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1,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简试
明医
青闱
从试
春铨
头场
登虎榜
辄试
寓试
主考
类省试
补考
殿军
四元
选书
《漢語大詞典》:简试(簡試)
铨叙考试。魏书·前废帝广陵王纪:“帝於 显阳殿 简试通直散骑常侍、散骑常侍、散骑侍郎、通直郎,剩员非才,他转之。”
分類:铨叙考试
《漢語大詞典》:明医(明醫)
(1).通晓医学。辽史·萧胡笃传:“曾祖 敌鲁 ,明医。人有疾,观其形色即知病所在。”
(2).高明的医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书凡一卷, 金 易州 明医 张元素 所著。”《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若请个明医来看,或者还有救星,也不可知。”
(3). 清 末维新派提出的考试科目名。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明医一科,以能通全体学,识万国药方,知中西病名证治者为及格。”
《漢語大詞典》:青闱(青闈)
(1).指太子东宫。也泛指皇子所居。陈书·鄱阳王伯山传:“第三皇子 伯山 ,发睿德於齠年,表歧姿於丱日,光昭丹掖,暉暎青闈。”
(2).借指古代门下省等中央官署。 唐 张籍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诗:“紫掖发章句,青闈更咏歌。”
(3).借指礼部考试进士之所。古代开科取士多在春季,故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王起 於 会昌 中放第二榜,内道场诗僧 广宣 以诗寄贺…… 起 答曰:‘ 延英 面奉入青闈,亦选功夫亦选奇。’”
《漢語大詞典》:从试(從試)
赴试;参加考试。 唐 韩愈 《复志赋》:“忽忘身之不肖兮,谓青紫其可拾……君之门不可逕而入兮,遂从试於有司。”
《漢語大詞典》:春铨(春銓)
唐 宋 时文武官荫授子弟、宗子荫补者的礼部考试。按例于每年三月上旬举行,故称。宋史·选举志三:“ 绍熙 二年,命今岁春銓太史局试,应三全通,一粗通合格者并特收取,时局生多闕故也。” 宋 陆游 《送子遹》诗自注:“初欲赴春銓,以兄弟皆出故輟行。”参阅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荫补未仕官人赴铨
《國語辭典》:头场(頭場)  拼音:tóu cháng
1.多场次活动的第一场。如:「这次剧团公演,头场观众即爆满,造成轰动。」
2.旧时科举乡试、会试全程都分为三场,每场三天,第一场即称为「头场」。《儒林外史》第二回:「那时头场,初九日,天色将晚,第一篇文章还不曾做完。」《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倒是那秀才赏识的史论三万选有些用处,这才佩服他们守旧的人,到底揣摩纯熟。头场出来,很不得意。」
《国语辞典》:登虎榜  拼音:dēng hǔ bǎng
虎榜,考试录取的榜单。登虎榜即中试、考试。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本是个跳龙门,登虎榜,青灯黄卷客。」
《漢語大詞典》:辄试(輒試)
及时考试。史记·儒林列传:“一岁皆輒试,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
《漢語大詞典》:寓试(寓試)
不在原籍,而在所居之地参加考试。宋史·选举志二:“ 嘉熙 元年,罢诸牒试,应郎官以上监司、守倅之门客及姑姨同宗之子弟,与游士之不便於归乡就试者,并混同试于转运司,各从所寓县给据,径赴司纳卷,一如乡举之法。家状各书本贯,不问其所从来,而定其名‘寓试’。”元史·百官志八:“ 宋 自 景祐 以来,百五十年,虽无兵祸,常设寓试名额,以待四方游士。”
《國語辭典》:主考  拼音:zhǔ kǎo
1.主持考试。如:「今年的高等考试由他主考。」《明史。卷七○。选举志二》:「成化十五年,御史许进请各省俱视两京例,特命翰林主考。」
2.职官名。明清时主持乡试的正副考官,亦泛指主持考试的人。《明史。卷七○。选举志二》:「初制,两京乡试,主考皆用翰林。」《儒林外史》第四二回:「现今主考已是将到京了,我们怎还不去?」
《漢語大詞典》:类省试(類省試)
宋 代科举制度的名称。相当于省试的考试。宋史·选举志二:“帝尝封 蜀国公 ,是年, 蜀州 举人以帝登极恩,径赴类省试,自是为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戊午,詔:‘ 川 陕 类省试合格第一名,依殿试第三名例推恩,餘并赐同进士出身。’”亦省称“ 类试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自 建炎 军兴, 蜀 士以险远,许就制置司类试,与省试同。间有愿赴行在省试者,亦听之。”宋史·选举志二:“﹝ 绍兴 ﹞九年,以 陕西 举人久蹈北境,理宜优异,非 四川 比,令礼部别号取放。 川 陕 分类试额自此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詔检正累降指挥,申严行下,於是遂罢诸路类试。”
《國語辭典》:补考(補考)  拼音:bǔ kǎo
因故不能参加考试或考试未能及格,再另行择期补行考试,称为「补考」。
《國語辭典》:殿军(殿軍)  拼音:diàn jūn
1.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晋书。卷七五。王湛传》:「故大禹、咎繇称功言惠而成名于彼,孟反、范燮殿军后入而全身于此。」
2.比赛时入选名次的第四名。如:「他得到这次羽毛球比赛的殿军。」
《漢語大詞典》:四元
(1).指科举时代州县、府、省和廷试四级考试均名列第一。金史·文艺传上·杨伯仁:“ 孟宗献 发解第一,是岁府试、省试、廷试皆第一,当时称为 孟四元 。”
(2).数学名词。 元 朱世杰 《四元玉鉴》以天、地、人、物代四个未知数。相当于现代代数的多元式。 章炳麟 《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 中国 曩时盖已明通算术矣。虽无代数,而四元不可谓不精。”
《漢語大詞典》:选书(選書)
(1). 唐 代应举者在考试前将所作诗文投送朝中显贵,以求赏识。 唐 孟郊 《初于洛中选》诗:“青云不我与,白首方选书。”
(2).指应举者于考试前所上显贵的诗文。 唐 张籍 《哭胡十八遇》诗:“幼子见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呈人。”
(3).选编诗文刻印成书,以供应试者仿作揣摩。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杭城 文瀚楼 选书的 马二先生 ,讳叫做 静 的,先生想也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