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恕思
谓以宽厚之心去考虑事情。《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邇安。”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柔而内能断。”
《漢語大詞典》:密虑(密慮)
周密的考虑。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太祖 龙跃俟时,作镇 淮 泗 ,如仁夕惕之志,中夜九迴;龕世拯乱之情,独用怀抱。深图密虑,众莫能窥。”
分類:考虑
《漢語大詞典》:着想
(1).设想;想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猜谜不能这等老实,总要从旁面着想,其中虚虚实实,各具神妙。” 郭沫若 《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感情的沸腾、着想的大胆、措辞的强烈、形式的越轨,都是古代人所不能接受的。”
(2).(为某人或某事的利益)考虑。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至于为青年着想的普及版,我以为印 明 本插画是不够的。” 巴金 《秋》四:“像你这样的人更应该为将来着想。没有知识,单有勇气,是不好的。” 丁玲 《县长家庭》:“今天既然县长亲身来了,我们大家还是考虑考虑,一切为着孩子前途着想。”
《漢語大詞典》:弱思
对琐碎细事的考虑。《文选·江淹〈杂体诗·谢光禄郊游〉》:“行光自容裔,无使弱思侵。” 张铣 注:“弱思,谓俗事。”
《國語辭典》:顺口(順口)  拼音:shùn kǒu
1.字句念得很顺当流畅。如:「这首诗很顺口。」
2.随口轻易的说。《红楼梦》第一九回:「宝玉见问,便忍著笑,顺口诌道:『扬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个林子洞。』」《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店小二顺口道:『吃饭记错了好不──』,说到此处,咽住了,他意思是要说『好不会帐呢。』」
3.适合口味。如:「这道甜点,愈吃愈顺口。」
《漢語大詞典》:议销(議銷)
(1).谓考虑注销。 明 鹿善继 《马房裁革再呈堂》:“国当经费不足之时,宜择其缓者而渐为减,尤宜覆其虚者而渐为销,如该厂马驴缓不足以尽之,是首当议销之处。”
(2).买卖双方或同业共同议定货品销售数量或价格。
《國語辭典》:瞻念  拼音:zhān niàn
瞻望思虑。如:「瞻念未来,忧心忡忡。」
分類:展望考虑
《漢語大詞典》:筹维(籌維)
谋划考虑。 清 林则徐 《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即以船礮而言,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必有筹维,方能举办。”
分類:谋划考虑
《漢語大詞典》:期较(期較)
犹言考虑计较。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琴趣:“鸣弦转軫,要先有鉤深致远之怀,不规规於絃手之间,期较工拙,便为造微入妙。”
分類:考虑计较
《漢語大詞典》:量交
谓考虑人的权势轻重而与之相交。《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故轮盖所游,必非 夷 惠 之室;苞苴所入,实行 张 霍 之家。谋而后动,毫芒寡忒,是曰量交。” 张铣 注:“量,度也,谓度其轻重而交也。”
《漢語大詞典》:笇量
衡量,考虑。《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若能翻然大举,建立元勋,以应显禄,福之上也;如其未能,笇量大小,以存易亡,亦其次也。” 吕延济 注:“笇,计。量,度也。大小谓 汉 大 吴 小。以存易亡,谓背 吴 归 汉 也。”
分類:衡量考虑
《漢語大詞典》:短略
谓识见短浅,考虑不周。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
《漢語大詞典》:话下(話下)
(1).指眼前的话题之内或所说的故事范围。小说戏曲中常用“……不在话下”或“……话下且慢説”作为表示转折的套语。《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只因他这般软弱朴实,多欺侮他。这也不在话下。且説 武大 无甚生意,终日挑担子出去街上,卖炊饼度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今见家主如此死了,恨不得登时咬他一块肉,断送得他在监里问罪,人人称快。不在话下。”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列公,话下且慢讲那姑娘的话,百忙里先把 安公子 合 张金凤 的情形交代明白。”
(2).引申指所谈论或考虑的范围。 峻青 《海啸》第二章:“‘再大的水,也不在它的话下。’ 老金头 自豪地说。”
《國語辭典》:不料量  拼音:bù liào liàng
不晓事理、见识不够。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四折:「你那里自参详,张将军不料量。」
分類:考虑
《國語辭典》:暗示  拼音:àn shì
1.用间接、含蓄的方法来表达意思。如:「如果主人看手表,就是暗示你应该告辞了。」
2.默为指示,使其服从,催眠家利用之以行其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