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矢
罗马 神话称 丘必特 为爱神,其艺术形象为一带有双翼的小孩。常携弓箭在空中飞翔,谁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爱情。后以“神矢”泛指爱情之箭。 鲁迅 《集外集拾遗·自题小像》:“灵臺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
分類:罗马
《国语辞典》:农神(农神)  拼音:nóng shén
在西方,罗马神话有专司农耕的神。罗马帝国即以十二月十七日为农神节,是人们相互馈赠、欢宴庆祝的日子;中世纪以后与耶稣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发生联系。在我国民间,则以神农氏、后稷或黄帝为农神。
《國語辭典》:十字军(十字軍)  拼音:shí zì jūn
本指十一世纪末到十三世纪末,罗马教皇和西欧的基督徒,为夺回被土耳其伊斯兰教徒占领的耶路撒冷,所号召组成的军队。因士兵皆以红十字章著于肩上,故称为「十字军」。后泛指任何经教会赞许、教宗核可,讨伐异教徒的军队;一般也引申指打击罪恶的团体。
《國語辭典》:维纳斯(維納斯)  拼音:wéi nà sī
罗马神话中职司爱情与美丽的女神。为英语Venus的音译。传说她是由塞浦路斯附近海面的泡沫中诞生的,因恃美而骄,被宙斯逼嫁给丑陋跛脚的希费斯特斯,并产下小爱神邱比特。是许多艺术家、文学家创作的灵感来源。也译作「凡纳斯」、「维那斯」、「维那丝」。
分類:罗马女神
《国语辞典》:尼禄(尼禄)  拼音:ní lù
Nero
人名。(西元37~68)古罗马皇帝,以暴虐、放荡闻名,曾杀害自己母亲、妻子及老师。西元六十四年罗马城遭大火,相传是他教唆纵火。六十七年巴勒斯坦爆发犹太人叛变,尼氏派兵镇压,遭到各省强烈反对,并为元老院及禁卫军唾弃,最后自杀身亡。
《国语辞典》:凯撒(凯撒)  拼音:kǎi sā
Cains Julius Caesar
1.人名。(西元前100~前44)古罗马的名将及政治家。西元前六十年与庞培、克拉苏结成前三头政治。曾经征服高卢,入侵日耳曼、不列颠、小亚细亚,并助埃及女王克里奥佩托拉争夺王位。西元前四十六年建立独裁政治,集执政官、护民官、独裁官等大权于一身。主政期间,除积弊,重农工,奖励文学,采用埃及的太阳历,威名卓著。后为共和党人刺杀。著有《高卢战记》、《内战记》。
2.罗马及西方对于帝王所习用的尊称。
《国语辞典》:元老院  拼音:yuán lǎo yuàn
1.古罗马的最高立法机关,由贵族代表组织而成。
2.日本明治初年曾设元老院比拟国会的上议院。
《國語辭典》:朱诺(朱諾)  拼音:zhū nuò
罗马神话里天后的名字,是主神朱比特的妻子,相当于希腊神话天后希拉。为英语Juno的音译。也译作「琪拿」、「裘诺」。
《國語辭典》:文艺复兴(文藝復興)  拼音:wén yì fù xīng
十四至十六世纪发源于义大利,有关思想、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文化运动。中古时期欧洲的政教学术,因受日耳曼民族入侵的破坏、基督教会的压抑,致使古代希腊罗马的灿烂文明几乎湮没。西元一四五三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希腊学者多避难义大利,讲授古典文化,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发展,自此文学艺术渐及于一般生活及思想,史家以为其时代特徵为人文思想的发扬。
《漢語大詞典》:斯巴达克起义
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公元前73年,被罗马人沦为角斗奴隶的色雷斯人斯巴达克,在罗马南部的加普亚城率七十余名角斗士起义。后起义军迅速扩大,转战意大利南北,屡次打败罗马军。前71年春,起义军在南方阿普里亚与罗马军进行决战,斯巴达克牺牲,起义失败。
《國語辭典》:条条大路通罗马(條條大路通羅馬)  拼音: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
(谚语)比喻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能将事情完成。如:「做事不要太钻牛角尖,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稍加变通,一定可以成功。」
《国语辞典》:帕耳美拉  拼音:pà ěr měi lā
Palmyra
地名。为古罗马时代的城市,位于今叙利亚沙漠绿洲内,因水源丰富,成为商旅停泊站。三世纪时曾被罗马摧毁,今发掘出神殿、凯旋门等遗迹。
《国语辞典》: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拼音:luó mǎ dì guó
Roman Empire
国名。在今义大利半岛。西元前二十七年屋大维(Octavius)统一罗马政治,改行帝制。当时文艺隆盛,版图扩张,东至小亚细亚,西至葡萄牙,南至非洲北岸,北至英国。在西元三六四年时,帝国分裂,义大利半岛及其以西为西罗马帝国,亡于四七六年;巴尔干半岛及其以东为东罗马帝国,亡于一四五三年。也称为「大秦」。
《国语辞典》:罗马法典(罗马法典)  拼音:luó mǎ fǎ diǎn
古代罗马所行的法律。起于西元前五世纪参考雅典法律所订立的《十二木表法》。其主要精神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在被證明为有罪之前,均应视为无辜。后查士丁尼为帝,令学者纂为法典,计为四部,集其大成。后来的《拿破崙法典》及《腓特烈法律》皆以此为范本。
《国语辞典》:罗马广场(罗马广场)  拼音:luó mǎ guǎng cháng
古罗马最重要的一个广场。为拉丁语Forum Romanum的音译。位于帕拉丁和卡彼托里恩山丘间的低地,是共和国时期公众集会、审判、斗剑的场所。帝国时期成为主要宗教仪式和世俗活动的场所,有许多宏伟的神庙和纪念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