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88,分6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缘深
缘起
缘悭
仙缘
区中缘
缘尽
本缘
缘阶
外缘
缘故
由缘
缘堤
化缘
人缘
未了缘
《韵府拾遗 侵韵》:缘深(缘深)
邹元标访郭司马诗人生独有此缘深可是风流在竹林
《國語辭典》:缘起(緣起)  拼音:yuán qǐ
1.事物的由来。
2.著书的人记其编著的原由,与序文略同。《金七十论。卷上》:「说此偈缘起。」
3.声明发起一事的文字,与启事略同。
4.一种流行于唐代的说唱艺术。叙述故事的始末缘由,作品均为宣扬佛教教义和讲述佛教故事。现存作品有《丑女缘起》、《目连缘起》等。
《高级汉语词典》:缘悭
无缘分
《漢語大詞典》:仙缘(仙緣)
(1).道家谓修道成仙的缘分。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访道》:“你宿有仙缘,我岂敢秘惜大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毕竟有一种具有仙骨,结得仙缘的,方可共炼共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仙有仙骨,亦有仙缘,骨非药物所能换,缘亦非情好所能结。”
(2).谓与仙人的情缘。 清 袁枚 《子不语·妓仙》:“女谓生曰:‘君诸亲友已在山下访寻,宜速返。’生不肯行。女曰:‘仙缘有待,君再来未晚。’”
《國語辭典》:区中缘(區中緣)  拼音:qū zhōng yuán
人世间的尘缘。南朝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唐。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诗:「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分類:尘世
《韵府拾遗 轸韵》:缘尽(缘尽)
淮郡仙释传娄道者安东人新知军雅不喜道者道者告其徒曰缘尽矣知军命焚之忽雷雨灭火口中出白烟自焚
《漢語大詞典》:本缘(本緣)
佛教语。由来,缘起。《维摩诘经·菩萨品》:“诸菩萨各各向佛説其本缘。”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东南七里有 雀离浮图 ……推其本缘,乃是如来在世之时,与弟子游化此土,指城东曰:‘我入涅槃后三百年,有国王名 迦尼色迦 ,在此处起浮图。’”
《韵府拾遗 佳韵》:缘阶(缘阶)
李白寄远诗长短春草绿缘阶如有情
《國語辭典》:外缘(外緣)  拼音:wài yuán
佛教用语:(1)谓外在条件。南朝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2)谓世俗的利益。唐。白居易〈朝归书寄元八〉诗:「自此聊以适,外缘不能干。」
《國語辭典》:缘故(緣故)  拼音:yuán gù
1.事情发生的因由。《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老残游记》第一二回:「初起不懂甚么缘故,既而想起,自己也就笑了。」也作「原故」。
2.意外、变故。《红楼梦》第九七回:「欲要叫人时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时自己同著雪雁和鹦哥等几个小丫头,又怕一时有什么缘故。」也作「原故」。
《漢語大詞典》:由缘(由緣)
(1).缘故。魏书·鹿悆传:“﹝ 鹿悆 ﹞仍叙由缘, 景儁 便记。”法苑珠林卷五二:“ 度 惊曰:‘汝那得 蓬莱 道人书唤我归耶?’乃説由缘,又将鉢与之。”
(2).机缘。 唐 独孤及 《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诗:“二华旧游如梦想,他时再会何由缘。”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起坐三嘆息,欲见无由缘。” 清 刘大櫆 《〈杨黄在文集〉序》:“先生数为余言 杨君 ,余心慕焉,而无由缘见也。”
(3).从循。 晋 陶潜 《杂诗》之九:“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唐 顾况 《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诗:“出门多岐路,命驾无由缘。”
分類:缘故机缘
《分类字锦》:缘堤(缘堤)
白居易 题王家庄临水柳亭诗 弱柳缘堤种,虚亭压水开。
分类:
《國語辭典》:化缘(化緣)  拼音:huà yuán
1.僧、尼、道士向人求乞布施。因布施者与仙佛结下善缘,故称为「化缘」。《西游记》第二○回:「那老儿听得这篇言语,哈哈笑道:『原来是个撞头化缘的熟嘴儿和尚。』」《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寺里有两个小和尚都去化缘,因此寺中冷静,无人走动。」也称为「募化」、「求化」。
2.与俗世的因缘。唐。白居易〈唐抚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铭〉:「随顺化缘,故坐甘露坛而誓众生盟者二十年。」《景德传灯录。天竺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吾化缘已终,当归寂灭。」
《國語辭典》:人缘(人緣)  拼音:rén yuán
1.恰合人意的条件,多指相貌、气度、性情等。如:「他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人缘一向很好。」
2.在尘世的缘分。明。屠隆《䌽毫记》第七出:「到得庐山,幸遇滕空尊师。他许我道骨可成,人缘未断,且暂回家,潜修密谛,后会有期。」
《漢語大詞典》:未了缘(未了緣)
见“ 未了因 ”。
《國語辭典》:未了因  拼音:wèi liǎo yīn
佛家称前生未了结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