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革流归土(革流歸土)
明 清 两代在 云南 、 贵州 等少数民族地区废除由政府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恢复土司世袭制的一种措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嘉靖 中,虽改 芒部 为 镇雄府 ,旋因 陇氏 之乱,仍革流归土。”参见“ 改土归流 ”。
《國語辭典》:改土归流(改土歸流)  拼音:gǎi tǔ guī liú
明、清时改土官为流官的政策。元代封滇、桂一带的土著酋长为土官,以治理土著,并采世袭制。明代原本沿用,但时有土官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故废除土官制,改以临时任命的流官。清代,云南巡抚鄂尔泰厉行明代的方式,使云、贵一带更加安定。
《國語辭典》:独裁者(獨裁者)  拼音:dú cái zhě
独揽一切政治大权的专制统治者。
《漢語大詞典》:独裁制(獨裁制)
实行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革命,只赚着一舆台、奴婢、匪徒、寇盗的独裁制。”
《國語辭典》:独立宣言(獨立宣言)  拼音:dú lì xuān yán
英属北美各殖民地在独立运动中,由杰弗逊、富兰克林等五人起草,于西元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发布的宣言。殖民地从此脱离英国而独立,成为自由的合众国。
《漢語大詞典》:独头政治(獨頭政治)
指独裁统治。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仁》:“君权国者,为君主独治之国家,故亦曰独头政治。”
分類:独裁统治
《漢語大詞典》:芬尼运动
爱尔兰人民反对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1801年爱尔兰被并入英国。1858年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美国纽约同时成立两个组织,统称芬尼(以爱尔兰传说中的盖尔人英雄芬尼·马库尔统帅的民团命名),纲领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共和国。组成的武装力量,称“爱尔兰共和军”。多次举行武装密谋活动和起义,均失败。19世纪70年代后衰落。
《漢語大詞典》:反革命战争
反动阶级为维护反动统治或实行民族压迫而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战争的表现形式之一。
《漢語大詞典》:戢御
约束统治。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戢御严明,鸡犬无挠,军庶悦伏。”
分類:约束统治
《漢語大詞典》:霍亨索伦家族
德意志的统治家族。1415年起领有勃兰登堡侯国。1525年起,这一家族的另一支系领有普鲁士公国。1618年,普鲁士公国因继承人断绝,勃兰登堡侯爵兼为普鲁士公爵,两国合并。1701年正式改为普鲁士王国。1871年后,霍亨索伦王朝又统治德意志帝国。1918年被推翻。
《國語辭典》:国际共管(國際共管)  拼音:guó jì gòng guǎn
由两个以上的国家共同统治或管理某一地区、国家或某一国家的部分领土。
《漢語大詞典》:国统区(國統區)
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统治区。在抗日战争期间,专指未被日寇占领的西南各省,又称大后方,系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广大游击区而言。 唐弢 《在生命的浩瀚的海洋里》:“就像后来把‘总理’这个普通名词当作专用名词一样,在国统区的公开场合,我们那时习惯地称他为 周恩来 将军,‘将军’也是一个专用词。”
《漢語大詞典》:鸿罗(鴻羅)
大网。比喻统治地区。晋书·秃发傉檀载记:“陛下虽鸿罗遐被, 凉州 犹在天网之外。”
《漢語大詞典》:波剌斯
即 萨桑王朝 统治下的 波斯 。参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波剌斯等三国
《漢語大詞典》:霸权主义(霸權主義)
指在国际关系中,凭借本国实力,通过侵略、颠覆、干涉、控制和欺负等手段以求取得统治和支配别国地位的一种反动政策。 胡耀邦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今天世界人民最重要的任务。”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举世之中,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怀着大恨深仇,正在埋葬霸权主义--这个野兽。”
《漢語大詞典》:百日王朝
拿破仑第二次统治法国时期的称谓。1815年3月,拿破仑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出,20日重返巴黎再次登位。6月18日,他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于22日第二次宣布退位。这次复辟前后约一百天,史称“百日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