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干练(幹練)  拼音:gàn liàn
能办事且有经验。《南史。卷二三。王惠传》:「时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专以政事为本,刀笔干练者,多被意遇。」
《國語辭典》:不在行  拼音:bù zài háng
不内行。指对某种事物不熟悉、不瞭解。《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门生并不会作八股文章,……门生觉得自己时文到底不在行。」《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姨太太出身虽是大姐,梳辫子却不在行。」也作「外行」。
《國語辭典》:抄袭(抄襲)  拼音:chāo xí
1.抄录他人作品以为己作。《红楼梦》第八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读书未成,那里弄得来?只好抄袭些旧稿。」
2.军队绕道前进,由敌军的侧面或背面突袭。
《國語辭典》:抽象  拼音:chōu xiàng
1.哲学上指从个别的、偶然的不同事物中,分析出其共同点的思想活动。相对于具体而言。
2.泛指笼统概括。亦相对于具体而言。如:「你的话说得太抽象了,能不能具体一点?」
《國語辭典》:油条(油條)  拼音:yóu tiáo
1.一种油炸的发酵面食。《老残游记》第二回:「园子里面顶著篮子卖烧饼油条的有一二十个,都是为那不吃饭来的人买了充饥的。」也称为「油鬼」、「油炸果」。
2.形容历练丰富、做事圆滑而老于世故的人。
《國語辭典》:嫩手  拼音:nèn shǒu
1.新手、生手。如:「对于做生意这档事,他还只是个嫩手。」
2.比喻没担当、不肯负责任,只希望把事情推开的人。《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不管便宜吃亏,只要没事便罢,从不肯讲求一点实在的。外国人碰著这般嫩手,只当他小孩子顽。」
《國語辭典》:友谊赛(友誼賽)  拼音:yǒu yì sài
为联络感情、切磋技艺而举行的比赛。如:「虽是友谊赛,双方仍精锐尽出。」
《漢語大詞典》:硬搬
犹生搬硬套。谓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经验等。 毛泽东 《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我奉劝诸位,切记不要硬搬 中国 的经验。”
《漢語大詞典》:抓点
在选择的单位重点加强某一项工作以获取经验,推广到其他部门或单位。例如:抓点带面。
《漢語大詞典》:直觉性
从直接经验的其他性质和关系中概括形成的空间的直接感觉。例如:我们把所有其他的性质与空间的直觉性联系起来。
《漢語大詞典》:土专家(土專家)
指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在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 石言 《秋雪湖之恋》:“我们 老储 现在是养羊的土专家了。”
《國語辭典》:温故知新(溫故知新)  拼音:wēn gù zhī xīn
语本《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指温习旧业,可增进新知。亦指复习学过的知识,而获得新的知识、体会。《汉书。卷一○。成帝纪》:「儒林之官,四海渊原,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起先教他经书,不上一年,温故知新,五经均已读熟。」
《漢語大詞典》:田油子
方言。指农村中处世经验多而油滑的人。 张天翼 《畸人集·菩萨的威力》:“那些田油子虽然别扭,一进屋子来可也对 施真人 作了个揖。”
《漢語大詞典》:以点带面(以點帶面)
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 竺可桢 《一年来的综合考察》:“它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地区的考察中,抓着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中心,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人民日报》1965.2.23:“领导者必须坚持点面结合,善于以点带面,不要以偏概全。”
《漢語大詞典》:闲接经验(閒接經驗)
亦作“间接经验”。 从书本或别人的经验中取得的经验,跟“直接经验”相对。 毛泽东 《实践论》:“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