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玄蕴
指道教经籍。 前蜀 杜光庭 《罗天醮太一词》:“是敢按遵玄格,崇启坛场,修黄籙宝斋,备罗天大醮,輒披玄蕰,敷露真文。”
《漢語大詞典》:一家章句
谓疏解经籍,自成一家之学。 汉 王充 论衡·程材:“是以世俗学问者,不肯竟经明学,深知古今,急欲成一家章句。”
《国语辞典》:经传释词(经传释词)  拼音:jīng zhuàn shì cí
书名。清王引之撰,十卷。广泛蒐集经籍及周、秦、西汉书中的助词虚字共一百六十个,分字编次,详述意义及用法,是研究训诂、文法的重要著作。后清孙经世所著《经传释词补》与《再补》,吴昌莹著的《经词衍释》,均有补充说明。
《國語辭典》:古文经(古文經)  拼音:gǔ wén jīng
先秦古文所写就的经籍,不同于用汉隶书写的今文经。如《古文尚书》。
《漢語大詞典》:古文经学(古文經學)
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的一个流派。 西汉 朝廷重视今文经籍,设立学官传授,而在 孔 壁和民间发现的古文经籍长期仅由民间传授。 王莽 为改制需要,重视《周官》,才列入学官, 东汉 初又被取消。 章帝 时,治古文经的 贾逵 受重视,古文经籍也随之风行,古文经学地位始提高。其后 马融 、 服虔 、 郑玄 等在讲解经义、训诂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经学兴盛,成为 魏 、 晋 、六朝、 隋 、 唐 研究经学的主流。现存《十三经》多采用古文经学的说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按字义讲解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反对谶纬,迷信成分少。 清 代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很有成就。
《國語辭典》:皓首穷经(皓首窮經)  拼音:hào shǒu qióng jīng
1.年老而仍持续地钻研经书。如:「这位学者皓首穷经,博学通览,可谓是位国学大师了。」也作「白首穷经」。
2.讽刺人虽一辈子努力读书,却没把书读通。《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國語辭典》:白首穷经(白首窮經)  拼音:bái shǒu qióng jīng
虽然年老,仍不断的研读经籍。《元史。卷一九九。隐逸传。张特立传》:「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也作「皓首穷经」。
《漢語大詞典》:尺籍短书(尺籍短書)
指儒家经籍之外的书籍。 汉 王充 论衡·谢短:“二尺四寸,圣人文语,朝夕讲习,义类所及,故可务知。 汉 事未载於经,名为尺籍短书,比於小道,其能知,非儒者之贵也。”参见“ 尺书 ”。
《國語辭典》:尺书(尺書)  拼音:chǐ shū
1.书信。唐。杜甫 逢唐兴刘主簿弟诗:「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太平广记。卷四一九。柳毅》:「尺书远达兮,以解君忧。」
2.简册。汉。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
《漢語大詞典》:侍读学士(侍讀學士)
(1).官名。 唐 始设,初属 集贤殿 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 宋 乐史 《广卓异记·柳公权》:“ 开成 五年,加散骑常侍出,凡三入翰林,为侍读学士。” 清 戴震 《范忠贞传》:“中 顺治 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 沈中堂 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 绅灵 ,号叫 绅筱庵 的便是。”
(2). 清 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漢語大詞典》:侍讲学士(侍講學士)
官名。 唐 始设,初属 集贤殿 书院,职司撰集文章、校理经籍。 宋 时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如 邢昺 以国子祭酒为侍讲学士。属翰林学士院。 元 明 清 翰林院均置此职,讲论文史,甚为清显。
《國語辭典》:经史笥(經史笥)  拼音:jīng shǐ sì
笥,书箱。经史笥指装经籍、史书的箱子。比喻学识广博的人。《梁书。卷四○。许懋传》:「与司马褧同志友善,仆射江祏甚推重之,号为『经史笥』。」也称为「经笥」。
《漢語大詞典》:丽正修书院(麗正脩書院)
亦作“ 丽正书院 ”。又称集贤殿书院。 唐 始置,为中央掌管刊辑、校理经籍,搜罗遗逸图书,承旨撰集文章的机构。新唐书·百官志二:“﹝ 开元 ﹞六年,乾元院更号丽正脩书院……十二年, 东都 明福门 外亦置丽正书院。十三年,改丽正脩书院为集贤殿书院。” 宋 戴埴 鼠璞卷上:“今行在内南门名曰 丽正 。本取重离丽正之义。然丽正乃 唐 集贤院名, 张説 谓丽正乃礼乐之司。丽正书院, 开元 五年建,十三年改为集贤院。”亦省称“ 丽正 ”。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圣上崇儒重德,亲自讲论,刊校图书,详延学者,今之丽正,即是圣主礼乐之司。”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文享媚香无忝:“ 张説 擕丽正文章謁友生时,正行宫中,媚香号化楼臺,友生焚以待 説 。”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惟丽正图书之府,盛 开元 礼乐之司。”
《漢語大詞典》:离经辨志(離經辨志)
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辨别学习之意向。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 郑玄 注:“离经,断句絶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 孔颖达 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絶也;辨志,谓辨其志意趋向习学何经矣。”
《漢語大詞典》:离经断句(離經斷句)
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爰初敬业,离经断句,奠爵崇师,卑躬待傅。”参见“ 离经辨志 ”。
《漢語大詞典》:离经辨志(離經辨志)
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辨别学习之意向。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 郑玄 注:“离经,断句絶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 孔颖达 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絶也;辨志,谓辨其志意趋向习学何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