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练裳(练裳)  拼音:liàn cháng
简单、朴素的衣裳。《幼学琼林。卷二。女子类》:「戴女之练裳竹笥、孟光之荆钗裙布,此女之贫者。」《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以至戴良之女练裳竹笥,梁源之妻裙布荆钗。」
《國語辭典》:疏率  拼音:shū shuài
粗略轻率。《南史。卷三一。张裕传》:「性疏率,朗悟有才略。」《北史。卷四七。祖莹传》:「珽性疏率,不能廉慎守道。」
《國語辭典》:单单(單單)  拼音:dān dān
仅仅。《水浒传》第一九回:「五位好汉,引著十数个打鱼的庄家,把这夥官兵都搠死在芦苇荡里,单单只剩得一个何观察,裍做粽子也似,丢在舡舱里。」《红楼梦》第五四回:「为什么单单的给那小蹄子一张乖嘴,我们都是笨的?」
《國語辭典》:漫画(漫畫)  拼音:màn huà
抓住人物特点,用誇张或歪曲的手法呈现,以产生滑稽讽刺的绘画。笔法简单,不拘形式;题材自由变换,或出于想像,或掇拾时事,或描绘片段人生,而以趣味为主。
《漢語大詞典》:矛槊
矛和矟。指简单兵器。 明 唐顺之 《镇江丹徒县洲田碑记》:“甚者搆亡命,挺矛矟,阴贼公鬨於丛苇高浪之间,相杀或数十人。”
分類:简单兵器
《國語辭典》:进化(進化)  拼音:jìn huà
生物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或自己内部的发展,逐渐由简单趋于复杂,由低等趋于高等的进展变化。
《漢語大詞典》:简礼(簡禮)
(1).谓疏忽礼仪;少礼。《淮南子·人间训》:“令尹 子国 啜羹而热,投卮浆而沃之…… 子朱 曰:‘令尹轻行而简礼。’” 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此吾友也,能好善者也,其官位又非骤高,不至简礼於我,其有他故焉,未可以是罪而弃之也。”
(2).简单的礼仪。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既睎古以遗累,信简礼而薄葬。”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宫闱·妃谥:“ 宪宗 虽嬖 万氏 ,而於 纪妃 犹备礼不少贬……非如 嘉靖 末年,动有久待之嫌,因立简礼於所生。”
《國語辭典》:简捷(簡捷)  拼音:jiǎn jié
简明迅捷。《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黄帝、夏禹之法,简捷径直,得于自然,故善作乐者以声为本。」
《国语辞典》:不容易  拼音:bù róng yì
困难、不简单。如:「这次比赛,他能一举夺魁,真是不容易。」
《國語辭典》:拐子  拼音:guǎi zi
1.瘸腿的人。如:「那个拐子总是站在路口卖口香糖。」
2.用诈术骗取人口或财物的人。《红楼梦》第四回:「这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
3.拐杖。如:「他拄著拐子,一跛一跛的走著。」
4.手肘。如:「比赛时他以拐子撞人而犯规。」
《漢語大詞典》:小刀
一种带柄的简单切割工具,由通常是钢制的锋利刀片构成
其刀口可折合在柄中、以便在口袋中携带的一种切割工具
《漢語大詞典》:贱陋(賤陋)
(1).简单粗陋。 唐 张鷟 游仙窟:“儿家堂舍贱陋,供给单疎。”
(2).微贱浅陋。 唐 白居易 《与杨虞卿书》:“当其在近职时,自惟贱陋,非次宠擢,夙夜腆愧,思有以称之。” 宋 叶适 《故朝奉大夫知峡州宋公墓志铭》:“公之来 永嘉 ,不以余贱陋,损邑大夫重,坐语常移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萧七:“女曰:‘身虽贱陋,配吏胥当不辱寞,何苦研穷?’”
《漢語大詞典》:同一性
(1).在辩证法中,指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是反映一切事物矛盾诸方面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和互相转化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现实的、具体的,是包含着差异、对立的同一性。
(2).指抽象的、简单的等同。在有些唯心主义哲学中,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解释成存在和思维、自然和精神没有区别。如 德国 谢林 的同一哲学。
(3).指性质完全相同。 秦关根 《法拉第》第九章一:“ 法拉第 埋头在实验室里。他用实验证实了不同形态的电的同一性。”
《國語辭典》:小修  拼音:xiǎo xiū
小规模的修整。如:「这堤防坏得不严重,赶快派人小修一下。」
《漢語大詞典》:二藏
(1).佛教大藏经的简单分类法。即声闻藏(小乘经)和菩萨藏(大乘经)。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一:“唯方广部,是菩萨藏;餘十一部,是声闻藏。佛为声闻、菩萨行出苦道,説修多罗;结集经者,集为二藏:声闻所行为声闻藏,菩萨所行为菩萨藏。”
(2).指佛藏与道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隋志》汉书,道家列於九流,而神仙符籙,列於二藏,其名悉不著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