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黄龙(黃龍)  拼音:huáng lóng
1.黄色的龙。《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
2.地名。金国都城。宋金交战时,岳飞曾说要直捣金国的都城黄龙府。后泛指敌人的都城。如:「直捣黄龙」。
3.佛教禅家七宗之一。参见「黄龙派」条。
4.年号:(1)三国吴大帝的年号(西元229~231)。(2)汉宣帝的年号(西元前49)。
《國語辭典》:端溪  拼音:duān xī
地名。在广东省高要县东南烂柯山西麓,产砚石。
《漢語大詞典》:溪石(谿石)
(1).溪流中的石头。 唐 皮日休 《临顿奉题屋壁》诗:“压酒移谿石,煎茶拾野巢。”
(2).指 端谿 砚石。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谿石含餘润,奚墨凝幽香。” 施国祁 注引东轩笔录:“ 端溪 砚石有三种:曰巖石,曰西坑,曰后歷。”
《漢語大詞典》:蛮溪(蠻溪)
指南方的溪流。 宋 梅尧臣 《杜挺之赠端溪圆砚》诗:“案头蛮溪砚,其状若圆璧。”按,此指 广东 高要 之 端溪 。 明 区大相 《入罗滂水》诗:“潮响蛮溪合,林光瘴峒消。”
《国语辞典》:青花  拼音:qīng huā
1.端溪砚上青色的点状花纹。
2.以蓝色釉彩在坯体上绘制花纹,外施无色透明釉,在高温中烧成的瓷器。始于元而盛行于明清。
《國語辭典》:汲绠(汲綆)  拼音:jí gěng
汲水的绳子。《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东都城内粮尽,布帛山积,乃以绢为汲绠,然布以爨。」宋。陆游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一○首之六:「百尺持汲绠,道长畏天暑。」
《國語辭典》:端石  拼音:duān shí
一种产于广东省高要县端溪的石头,为最佳砚材,自唐代已开采。也称为「端溪石」。
《漢語大詞典》:活眼
(1).端溪砚上圆形的斑点。其有白赤黄晕纹者,谓之“活眼”。 宋 李之彦 砚谱·死眼活眼:“巖石又分上下,又有活眼死眼之别。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精在内,晶莹可爱,谓之活眼。”
(2).诗文中精辟而点明要旨的字眼。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宪问》:“字字活眼,的是圣笔。”
(3).眼力。如:以活眼读活书。
《國語辭典》:端砚(端硯)  拼音:duān yàn
广东省端溪地方出产的石头所制成的砚台,为砚台中的上品。
《漢語大詞典》:火捺
亦作“ 火捺纹 ”。 广东 端溪 砚石的一种纹理,称“火捺纹”。因亦以为品种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石语·端石:“﹝端石﹞凡十餘种,其火捺以紫气奔而迴礴,又如血晕散开,有若云雾之气,或小而圆轮若金钱者。” 清 钮琇 觚賸·石言:“峡石矿凡十一,北岸坑曰‘阿婆’,曰‘白婆坟’,其石质黯黝不鲜佳者,亦有火捺纹、蕉叶白。”
《漢語大詞典》:端紫
为 端溪 紫石砚所取的拟人化的名字。 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 元狩 中,詔举贤良方正, 淮南王 安 举 端 紫以对策高第。”
《漢語大詞典》:白端
白色的 端溪 石。又名锦石。 广东省 高要县 七星岩 特产,可制砚或柱础、器皿,最白者磨细后可作搽面的干粉。 明 屠隆 砚笺·研:“有无眼而佳者,第白端、緑端,非眼不易辨也。”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锦石:“其纯白者产 七星巖 ,名白端,为柱为础及几案盘盂,皓然如雪,皆可爱……最白者,妇女以之傅面,名为乾粉。”
《漢語大詞典》:铁捺(鐵捺)
端溪 砚石之一种。 清 钮琇 觚賸·石言:“﹝老坑﹞中层下层火捺纹,如朝霞蔚起,散若马尾,若刷丝縈绕,绚采熊熊……黫然黑色,曰铁捺。”
分類:端溪砚石
《漢語大詞典》:眼生蕉叶白(眼生蕉葉白)
广东省 高要县 端溪 所产砚石中绝品的一种。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中层火捺纹、蕉叶白,其絶品‘东瓜穰青花’及‘眼生蕉叶白’。”
《漢語大詞典》:蟾蜍坑
广东 端溪 砚石产区之一,在 蟾蜍岩 下。所产砚石质细,色青紫,但多朱砂钉,多水线。参阅 清 吴兰修 《端溪砚史》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