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端坐  拼音:duān zuò
端正身体而坐。《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红楼梦》第五七回:「贾母便端坐在宝玉身旁。王太医进来见许多的人,忙上去请了贾母的安,拿了宝玉的手诊了一回。」
《分类字锦》:正巾端坐
襄阳耆旧传庞公躬耕妻子相待如宾休息则正巾端坐
《分类字锦》:端坐画卦(端坐画卦)
宋史朱子传幼颖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正坐
端坐;正身而坐。庄子·庚桑楚:“ 南荣趎 蹵然正坐曰:‘若 趎 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託业,以及此言邪?’”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僂身自卑。” 宋 曾巩 《宝月大师塔铭》:“其夕沐浴易衣,正坐而卒。”《再生缘》第六回:“只见 鄔必凯 与 神武真人 ,端身正坐,两旁排列得刀鎗密密,剑戟森森。”
《國語辭典》:颙坐(顒坐)  拼音:yóng zuò
端坐。唐。尹鸮〈菩萨蛮。锦茵閒衬丁香枕〉词:「颙坐遍红炉,谁知情绪孤。」
分類:端坐
《國語辭典》:突兀  拼音:tú wù
1.高耸的样子。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2.唐突意外。《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当下公民忽说出那句突兀的话来,大家惊问所以。」
《國語辭典》:兀坐  拼音:wù zuò
独自端坐不动。宋。苏轼 客位假寐诗:「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聊斋志异。卷二。林四娘》:「清夜兀坐,得勿寂耶?」
分類:独自端坐
《國語辭典》:静坐(靜坐)  拼音:jìng zuò
1.静心安坐。如:「我每天习惯静坐一会儿,以涤清思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久病新瘉,气虚多惊,倦视绮罗,厌闻弦管,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仲翔诸人只得静坐等候,邹宜保竟朦胧睡去。」
2.为表示抗议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安静坐著。如:「民众以理性静坐的方式来表达对工厂污染环境的抗议。」
《國語辭典》:趺坐  拼音:fū zuò
两脚盘腿打坐。唐。王维〈登辨觉寺〉诗:「软草从趺坐,长松响梵声。」《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正在房中趺坐,忽然祥风微热,彩云如蒸。」
《漢語大詞典》:趺跏
双足交迭而坐。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老人携 越 绕出屋后,入一土穴中,黝然如漆,正中设一蒲团,使 越 趺跏其上。”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假和尚》:“一日,晨兴,冠毘罗,服紫衣,据大殿之基,趺跏而坐。”参见“ 趺坐 ”。
分類:双足
《漢語大詞典》:趺座
亦作“ 趺坐 ”。 碑刻等的底座。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趺坐上铭云:‘ 晋 泰始 二年五月十五日侍中中书监 荀勗 造。’” 明 宋濂 《莆田林氏重建先祠记》:“於是列为神版者五,高四尺,博一尺有八寸,下设趺座,用粉涂而元书之。”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二》:“此石既非山中所产,又非寻常勒字之石,上有芝盖,下有趺坐,儼然成具,非未刻之石也。”
分類:碑刻底座
《國語辭典》:面壁  拼音:miàn bì
1.脸对著墙壁。如:「面壁罚站」、「面壁思过」。
2.不理、不睬、不介意。《晋书。卷七五。王湛传》:「述无所应,面壁而已。」
3.无所事事的样子。
4.本指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对墙壁默坐静修。见《五灯会元。卷一。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后用以比喻造诣纯熟高深。
《國語辭典》:跏趺  拼音:jiā fū
盘足而坐,脚背放在股上。即打坐的坐姿。唐。白居易 在家出家诗:「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漢語大詞典》:趋隅(趨隅)
(1).向隅。礼记·曲礼上:“毋践屨,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孔颖达 疏:“趋,犹向也;隅,犹角也。” 唐 张阶 《无声乐赋》:“是以素王闲居而观, 卜商 体政以妙,愿尽趋隅之礼,以闻愷悌之要。”
(2).佛教指端坐静修。 唐 杨衡 《宿陟岵寺云律师院》诗:“愿迴戚促劳,趋隅事休逸。”
《漢語大詞典》:禅坐(禪坐)
谓僧侣端坐静修。 唐 王维 《过福禅师兰若》诗:“欲知禪坐久,行路长春芳。”
《國語辭典》:坐化  拼音:zuò huà
佛教用语。指跏趺端坐,安然亡逝。《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长老上禅椅上,……合掌坐化。」《花月痕》第四八回:「生死者,人之常事,就像那草木春荣秋落一般;成仙的尸解,成佛的坐化,总是一死。」
《漢語大詞典》:压板(壓板)
一种中间有支撑,两端坐人可以彼此上下起落的儿童体育活动器械。又叫翘翘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