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泥牛入海 拼音:ní niú rù hǎi
泥塑的牛一旦掉入海中,立刻瓦解。比喻一去不复返。《五灯会元。卷一六。灵岩圆日禅师》:「九年面壁空劳力,三脚驴儿跳上天,泥牛入海无踪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此时那两个钱庄干事的人,等了好久,只等得一个泥牛入海,永无消息。」
分類:一去不返
《國語辭典》:四始 拼音:sì shǐ
1.旧说《诗经》有四始,其说法有二:(1)指风、小雅、大雅、颂。〈诗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2)指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2.农历元旦。因正月初一为年、时、月、日的开始,故名。《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四始者,候之日。」唐。张守节。正义:「谓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
2.农历元旦。因正月初一为年、时、月、日的开始,故名。《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四始者,候之日。」唐。张守节。正义:「谓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
《國語辭典》:四绝(四絕) 拼音:sì jué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的合称。参见「四离四绝」。
2.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缮写,邵竦篆额,都是一时精笔,世称为「四绝」。见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文儒》。
2.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缮写,邵竦篆额,都是一时精笔,世称为「四绝」。见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文儒》。
《國語辭典》:社会(社會) 拼音:shè huì
1.由人及其互动所形成的集合体,通常具有特定的文化与制度。
2.某一阶级或某些范围的人所形成的群体。其组合分子具有一定关系,依此关系,彼此合作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如:「上流社会」。《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一个小节级同个茶酒保,把著团书来请张员外团社。原来大张员外在日,起这个社会,朋友十人,近来死了一两人,不成社会。」
3.旧时里社逢节日的酬神庆祝活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诸军寨及殿司衙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会,结缚台阁,迎列于道,观睹者纷纷。」六十种曲本。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三出:「今年社会,可胜似上年么?(净)今年齐整,跳鬼判的,踹跷的,做百戏的,不能尽述。」
2.某一阶级或某些范围的人所形成的群体。其组合分子具有一定关系,依此关系,彼此合作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如:「上流社会」。《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一个小节级同个茶酒保,把著团书来请张员外团社。原来大张员外在日,起这个社会,朋友十人,近来死了一两人,不成社会。」
3.旧时里社逢节日的酬神庆祝活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诸军寨及殿司衙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会,结缚台阁,迎列于道,观睹者纷纷。」六十种曲本。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三出:「今年社会,可胜似上年么?(净)今年齐整,跳鬼判的,踹跷的,做百戏的,不能尽述。」
《國語辭典》:春幡(春旛) 拼音:chūn fān
立春时用䌽绸剪成的小旗子。是旧时的一种习俗,可挂在树枝上或簪于头上。清。纳兰性德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词:「玉虫连夜剪春幡,不禁辛苦况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