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主
(1).中等才德的君主。吕氏春秋·应同:“中主犹且为之,况於贤主乎?”后汉书·爰延传:“帝游 上林苑 ,从容问 延 曰:‘朕何如主也?’对曰:‘陛下为 汉 中主。’帝曰:‘何以言之?’对曰:‘尚书令 陈蕃 任事则化,中常侍黄门豫政则乱,是以知陛下可与为善,可与为非。’”清史稿·礼志三:“子孙但能守成,即为中主。” 梁启超 《立宪法议》:“专制之国,遇令辟则治,遇中主则衰,遇暴君则乱。”
(2).中心,主宰。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说目:“冥冥混沌,道为中主。”
(3). 南唐 立国,凡历三世, 宋 马令 《南唐书》仿三国志·蜀志之例,称之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 李璟 ,又称“中主”。如 宋 黄升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选 李澋 之词,即标为“ 李中主 ”。
《漢語大詞典》:造邦
创立国家。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昔 洙 泗 之啟圣兮,异才森其并出。大或僈於造邦兮,小犹易夫千室。” 明 王锜 寓圃杂记卷上:“时 高皇帝 造邦,法制严峻,其友復坚沮之。” 清 蒋湘南 《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三书》:“我朝造邦东土,拓界西疆,中外一家,昭回旁薄,精华全萃于 乾隆 时。”
《漢語大詞典》:常业(常業)
(1).固有之业。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故特指农业。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晋 陶潜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诗:“开春理常业,岁功卿可观。”
(2).各阶层人民的本业;主要的职业。 宋 曾巩 《兜率院记》:“古者为治有道,生民各有常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敬遵天命,奉之弗遑,各安常业,士农工商。” 沙汀 《困兽记》十三:“她的常业,是替市面上的单身汉洗浆衣服,充当娘姨奶妈的经纪。”
《漢語大詞典》:改置
(1).谓改立国君。国语·晋语三:“ 秦 将归寡人,寡人不足以辱社稷,二三子其改置以代 圉 也。” 韦昭 注:“欲令更命立他公子以代 子圉 ,言父子避位以感羣下。”
(2).另行设置。周书·武帝纪下:“﹝ 建德 四年﹞十一月己亥,改置司内官员。”
《漢語大詞典》:农本(農本)
(1).谓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语本韩非子·诡使:“仓廩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 洪诚 等校注:“本务,本业。法家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末。” 吴寄窗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章六:“自 韩非 始,方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形成农本工商末的简明口号。”
(2).指生产农产品所用的本钱。如:旱地育秧便于管理,省农本。
《國語辭典》:年祚  拼音:nián zuò
1.立国的年数。《南史。卷七六。隐逸下。陶弘景传》:「梁武帝尤深敬事,尝问年祚远近」。
2.寿命。《晋书。卷九二。文苑传。王沈传》:「弹琴咏典,以保年祚。」
《漢語大詞典》:窃鼎(竊鼎)
谓窃位。古代以鼎为立国重器,因喻王位、帝业。 明 高启 《读史·荀彧》诗:“犹缘死沮奸雄意,窃鼎迁延到五官。”
《漢語大詞典》:东真(東真)
金 元 之际, 蒲鲜万奴 据 辽东 立国曰 大真 ,历史上亦称 东真 ,意为东方 女真 。参见“ 东夏 ”。
分類:辽东立国
《漢語大詞典》:东夏(東夏)
(1).古代泛指 中国 东部。书·微子之命:“上帝时歆,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 孔 传:“正此东方华夏之国。 宋 在京师东。”后汉书·吴祐传:“ 祐 每行园,常闻讽诵之音,奇而厚之,亦与为友,卒成儒宗,知名东夏。”周书·武帝纪下:“东夏既平,王道初被, 齐 氏弊政,餘风未殄。” 清 侯方域 《赠倪荥阳序》:“友人 王君 侯服 者,东夏豪杰之士也。”
(2). 金 元 之际的国名。 金宣宗 时, 蒲鲜万奴 据 辽东 自立,国号 大真 ,历史上亦称 东真 。后降 元 ;复叛,称 东夏 。 元太宗 时灭于 元 。参阅元史·太祖纪《太宗纪》
《国语辞典》:立国号(立国号)  拼音:lì guó hào
建立国家的名号。《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曹操篡夺献帝的,立国号曰『魏』;刘先主图兴复汉室,立国号曰『蜀』;孙权自兴兵荆州,立国号曰『吴』」。
《国语辞典》:联邦国家(联邦国家)  拼音:lián bāng guó jiā
采取联邦体制以立国的国家。地方拥有自治权,并可选派代表组成议院,参加中央政府,行使立法及其他职权。如美国、瑞士等。如:「美国这个联邦国家建立之后,已成为现代联邦制度的典范。」
《国语辞典》:立国安邦(立国安邦)  拼音:lì guó ān bāng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圣朝卿相,一个个忠君上,立国安邦,扶持万载山河壮。」也作「立业安邦」。
《国语辞典》: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  拼音:jiào yù bù guó yǔ tuī xíng wěi yuán huì
以往为推行国语教育,我国国民政府于民国十七年成立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隶属于教育部,负责设计与促进本国语言文字整理及标准编订事项的工作。民国二十四年改组为国语推行委员会。于民国一○二年并入教育部终身教育司。
《国语辞典》:兴邦立国(兴邦立国)  拼音:xīng bāng lì guó
振兴、建立国家。《孤本元明杂剧。黄鹤楼。第三折》:「安排打凤牢笼计,准备兴邦立国基。」
《国语辞典》:苏美人(苏美人)  拼音:sū měi rén
最早定居在两河流域的民族之一。并未建立国家组织,而是由许多小城邦共同组成「苏美城邦」。其农业和商业十分发达,所发明的阴历、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及数学上的六十进位法等,后来为其他的西亚民族沿用,成为西亚文化的共同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