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虚悬(虚懸)
(1).犹虚设。《宋书·孝武帝纪》:“凡寰衞贡职,山渊採捕,皆当详辨产殖,考顺岁时,勿使牵课虚悬,睽忤气序。”明史·王元翰传:“九卿强半虚悬,甚者闔署无一人。” 孙中山 《第二次护法宣言》:“六年以来……护法事业,蹉跎数载,未有成就,而国民政府,遂以虚悬。”
(2).凭空设想。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新文字》:“难行者的好幌子,一定是完全和精密……然而它本身,却因为是虚悬的计划,结果总并无成就:就是不行。”
(3).空搁着;空缺着。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四:“假如我不回去,三厅就尽它虚悬在那儿。”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二:“三青团成立后, 陈诚 做书记长, 康泽 被调去做组织处长,而宣传处长一直是虚悬着的。”
(4).无着落。 沙汀 《淘金记》十九:“他的报酬,便连伙食也虚悬起的。但他十分乐意他的职务。”
《國語辭典》:填补(填補)  拼音:tián bǔ
1.补足缺额。《元史。卷八三。选举志三》:「行工部令史与六部令史一体,于应补人内挨次填补。」
2.将缺漏之处填实补满。如:「这条马路到处都是坑洞,实在应该立刻派人来填补,以免发生危险。」
《國語辭典》:补空(補空)  拼音:bǔ kōng
股票术语。指空头将卖出的股票买回。
《國語辭典》:遗缺(遺缺)  拼音:yí quē
因原任人员死亡或离职而遗留的职位。
《漢語大詞典》:摄空(攝空)
暂时代理空缺的官职。 宋 秦观 《进策·人材》:“随羣而入,逐队而趋,既无善最之可记,又无显过之可绳,摄空承乏,取位而已,此散材者也。”
《漢語大詞典》:缺位
职位空缺。如:国家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代任主席的职位。
分類:职位空缺
《國語辭典》:忧阙(憂闕)  拼音:yōu quē
前任官吏因丁忧返乡所遗留的空缺。宋。钱易〈南部新书壬〉:「杜佑自户部侍郎判度,为卢杞所恶,出为苏刺,时佑母在,杞以忧阙授之,佑不行,换饶州。」
《漢語大詞典》:阙车(闕車)
古时供填补空缺的兵车。周礼·春官·车仆:“车僕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闕车之萃。” 郑玄 注:“闕车,所用补闕之车也。” 孙诒让 正义:“ 郑 意战时列车为陈,或有疏闕,以此车补其数。《左》 桓 五年传云:‘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杜 注云:‘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闕漏。’盖无论车徒,皆有弥缝补闕之部队矣。”
《國語辭典》:悬缺(懸缺)  拼音:xuán quē
职位出缺。《清史稿。卷一一○。选举志五》:「悬缺迟久,劾署员肆贪,催新任速赴者,连章见告。」
《国语辞典》:馀缺(馀缺)  拼音:yú quē
1.人员异动后所留下的人事空缺。如:「主任晋升经理后,馀缺副主任递补。」
2.大陆地区指多馀和不足。如:「朋友之间,应互通有无,调剂馀缺。」
《国语辞典》:从缺(从缺)  拼音:cóng quē
使其空缺或缺额。如:「评审们认为此次参赛的作品水准不够高,决定第一名从缺。」
《國語辭典》:缺门(缺門)  拼音:quē mén
麻将上万、条、筒三色牌,缺少其中任何一样,或朴克牌游戏中,梅花、角砖、红心、黑桃、缺少其中任何花色,称为「缺门」。
分類:空缺门类
《漢語大詞典》:挖选(穵選)
谓挖取他人的空缺,使自己提前选用。《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大凡吏员考满,依次选去,不知等上几年;若用了钱,穵选在别人前面,指日便得做官,这谓之‘飞过海’。”
《漢語大詞典》:讨缺(討缺)
乞求填补空缺官位。 明 赵南星 《再剖良心责己秉公疏》:“二者(指巡抚、知府)官有大小,皆宜选择破格而用之,久任而优擢之者也。近闻多从人讨而得之,何怪乎謁选者以讨缺为常也。”
《国语辞典》:付之阙如(付之阙如)  拼音:fù zhī quē rú
1.如,助词词尾;阙如,脱落、空缺。「付之阙如」,让它空著。如:「对于所不知道的,只好付之阙如,暂不论述。」
2.指某些应该有的却仍缺乏。如:「目前有些偏乡学校的资讯教学设备,尚付之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