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心肝吐尽
  
狗苟蝇营
  
谢穷鬼
 
送穷文
  
韩氏有文曾饯汝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韩愈十一·送穷文〉~5640~2~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长,牛系轭下,引帆上墙,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长,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挈俦,去故就新,驾尘广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嚘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馀。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于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嗅臭香,糗长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主人应之曰:「子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奸欺,不忍害伤。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形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贵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我雠冤。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时,乃与天通。携持琬玉,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子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典故
相关人物
子路(仲由)
 
孔子


《论语注疏·卫灵公》~37~
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例句

自乐固穷心,天意在何处。 于濆 富农诗

道家贵至柔,儒生何固穷。 张九龄 杂诗五首

君子当固穷,无为仲由滥。 李咸用 西门行

吾道有谁同,深居自固穷。 郑谷 深居

典故
三公灌蔬
 
仲子廉
 
于陵一穷通
  
于陵辞聘
 
灌园人
 
灌园翁
 
灌园逃公卿
 
相关人物
陈仲子

参考典故
灌园


《高士传》卷中〈陈仲子〉
陈仲子者,齐人也。其兄戴为齐卿,食禄万钟,仲子以为不义,将妻子适楚,居于陵,自谓于陵仲子。穷不苟求,不义之食不食。遭岁饥,乏粮三日,乃匍匐而食井上李实之虫者,三咽而能视。身自织履,妻擘纑以易衣食。楚王闻其贤,欲以为相,遣使持金百镒,至于陵聘仲子。仲子入谓妻曰:「楚王欲以我为相,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意可乎?」妻曰:「夫子左琴右书,乐在其中矣。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乱世多害,恐生不保命也。」于是出谢使者,遂相与逃去,为人灌园。
《初学记》卷二十六
皇甫士安《高士传》曰:「陈仲,字子终,齐人。适楚,居于陵,自谓于陵子仲。穷,不苟求,非义之食不食。」
《昭明文选》卷三十九〈上书、启·上书·狱中上书自明〉
是以圣王觉悟,捐子之之心,而不悦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何则?欲善无厌也。夫晋文公亲其雠而彊霸诸侯,齐桓公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借也。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彊天下,而卒车裂之。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霸中国,遂诛其身。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今人主诚能去骄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隳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蹠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例句

金张好车马,于陵亲灌畦。 元镇 青云驿

应笑于陵子,遗荣自灌畦。 李德裕 山居遇雪道者相访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乾木富义,于陵辞聘。 李瀚 蒙求

寄书寂寂于陵子,蓬蒿没身胡不仕。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老氏齐宠辱,于陵一穷通。 顾况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典故
仲蔚园
 
仲蔚庐
 
仲蔚穷居
 
仲蔚蒿
 
依蒿篷
 
孟公不在兹
 
张仲蔚
 
张蔚庐
 
没蓬蒿
 
终岁杜门
  
蒿莱闭庐
  
衡门蒿莱
 
长蓬蒿

相关人物
张仲蔚
 
刘龚


《高士传》卷中《张仲蔚》
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

简释

张仲蔚:咏雅逸或贫困。唐李白《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例句

张弦鹍鸡弄,闭室蓬蒿深。 储光羲 贻王处士子文

园庐幸接近,相与归蒿莱。 岑参 春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

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 岑参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望秦岭微雨作贻友人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岑参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谁怜张仲蔚,日暮反蒿莱。 李元操 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

一叶闲飞斜照里,江南仲蔚在蓬蒿。 李咸用 陈正字山居

寂寞蓬蒿径,喧喧湫隘庐。 李峤

未谢留侯疾,常怀仲蔚园。 李德裕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

渊明菊犹在,仲蔚蒿莫剪。 李德裕 早秋龙兴寺江亭閒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

薄暮柴扉掩,谁知仲蔚园。 李德裕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之书楼晴望

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李白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李贺 感讽五首

寄书寂寂于陵子,蓬蒿没身胡不仕。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杜牧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

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杜牧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杜牧 赠宣州元处士

时来访老疾,步屧到蓬蒿。 杜甫 北邻

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 杜甫 贻阮隐居

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 杨衡 广州石门寺重送李尚赴朝时兼宗正卿

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 罗隐 春思

一去蓬蒿径,羡君閒有馀。 郎士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蓬蒿驻驺驭,鸡犬傍簪缨。 钱起 赠李十六

应念潜郎守贫病,常悲休沐对蓬蒿。 钱起 重赠赵给事

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 陈子昂 赠赵六贞固二首之二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韦庄 铜仪

聊安张蔚庐,讵扫陈蕃室。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典故
怀王迹穷

相关人物
楚怀王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列传》
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例句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杜牧 题武关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子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595~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唐·成玄英疏:「讳,忌也,拒也。穷,否塞也。通,泰达也。夫子命仲由来,语其至理云:『我忌于穷困,而不获免者,岂非天命也!求通亦久,而不能得者,不遇明时也。夫时命者,其来不可拒,其去不可留,故安而任之,无往不适也。』夫子欲显明斯理,故寄之穷讳,而实无穷讳也。」
典故
扃门卧
 
积雪卧园
 
袁安穷巷
 
袁安卧雪
 
袁安闭关
 
袁户
 
袁扉掩
 
袁生掩扉
 
袁生闭门

相关人物
袁安


《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袁安〉~57~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后举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爱之。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曰:「时大雪积地丈馀,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己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也。」

例句

雪霁凝光入座寒,天明犹自卧袁安。 吴仁璧 春雪

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姚康 礼部试早春残雪

谢监逢酒时,袁生闭门月。 杨巨源 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

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无可

绿径日长袁户在,紫荃秋晚谢庭空。 牟融 山寺律僧画兰竹图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皇甫曾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

全吴缥瓦十万户,惟君与我如袁安。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

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裴虔馀 早春残雪

三年婴酒渴,高卧似袁安。 许浑 病中二首

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许浑 看雪

挂缨守贫贱,积雪卧郊园。 韦应物 奉酬处士叔见示

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韦应物 对雪赠徐秀才

履敝行偏冷,门扃卧更羸。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

谢庭赏方逸,袁扉掩未开。 骆宾王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

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 高适 苦雪四首

典故
卷地图
   
献图
 
督亢图穷
 
藏匕首

相关人物
荆轲
 
秦武阳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36~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于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掺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简释

图穷:喻最终显露本意或真相。宋钱惟演《始皇》:“金椎漫筑甘泉道,匕首还献督亢图。”


例句

燕丹卷地图,陈平绾花绶。 元稹 说剑

典故
力穷鲁缟
  
强弩末


《史记》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286~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彊,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许慎曰:「鲁之缟尤薄。」
《汉书》卷五十二〈窦田灌韩列传·韩安国〉~2402~
安国曰:「不然。臣闻用兵者以饱待饥,正治以待其乱,定舍以待其劳。故接兵覆众众,伐国堕城,常坐而役敌国,此圣人之兵也。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彊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夫盛之有衰,犹朝之必莫也。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驱,难以为功;[五]从行则迫胁,衡行则中绝,疾则粮乏,徐则后利,不至千里,人马乏食。兵法曰:『遗人获也。』意者有它缪巧可以禽之,则臣不知也;不然,则未见深入之利也。臣故曰勿击便。」
典故
免俗未能
 
南北阮
  
南阮贫
 
二阮居南北
 
摊裈
  
晒裈
  
穷巷南阮
  
阮郎裈
 
晋阮
 
犊鼻挂长竿
 
聊复尔耳
 
阮郎贫

相关人物
阮咸(始平)
 
阮籍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2~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竹林七贤论》曰:「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犊鼻裈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七〈戴逵·竹林七贤论〉~2254~
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大布犊鼻恽于庭中。人问之,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兄子)阮咸〉~362~
咸字仲容。父熙,武都太守。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简释

阮家贫:指生活贫困。唐王维《郑梁州相过》:“中厨办粗饭,应恕阮家贫。”


例句

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

南阮贫无酒,唯将泪湿衣。 李端 送别驾赴晋陵即舍人叔之兄

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 王维 郑果州相过

迎接须衿疏傅老,祗供莫笑阮家贫。 白居易 酬郑二司录与李六郎中寒食日相过同宴见赠

悔下东山石,贫于南阮家。 陆翱 闲居即事

典故
且尽生前有限杯
 
无穷身外事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七〈绝句漫兴九首〉
〈绝句漫兴九首〉其四:「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莫辞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典故
厌穷愁
 
穷愁著书
 
著穷愁
 
虞卿
 
虞卿著书

相关人物
虞卿
 
魏齐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2375~
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閒行,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卒困于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魏齐,魏相,与应侯有仇,秦求之急,乃抵虞卿。卿弃相印,乃与齐閒行亡归梁,以托信陵君。信陵君疑未决,齐自杀。故虞卿失相,乃穷愁而著书也。」

例句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 李贺 南园十三首之十二

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段成式 送穆郎中赴阙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韩愈 李员外寄纸笔

典故
穷鸟客

相关人物
赵壹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传·赵壹传》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梧,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后屡抵罪,几至死,友人救得免。壹乃贻书谢恩曰:昔原大夫赎桑下绝气,传称其仁;秦越人还虢太子结脉,世著其神。设曩之二人不遭仁遇神,则结绝之气竭矣。然而糒脯出乎车軨,针石运乎手爪。今所赖者,非直车軨之糒脯,手爪之针石也。乃收之于斗极,还之于司命,使乾皮复含血,枯骨复被肉,允所谓遭仁遇神,真所宜传而著之。余畏禁,不敢班班显言,窃为《穷鸟赋》一篇。

例句

汉阳穷鸟客,梁甫卧龙才。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典故
穷似虱


《商君书·去彊》~37~
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三官者生虱官者六:曰岁,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六者有朴必削。三官之朴三人,六官之朴一人。以法去法者,强;以法致法者,削。常官法去则治。治大国,小;治小国,大。强之,重削;弱之,重强。夫以彊攻弱者,亡;以弱攻彊者,王。国彊而不战,毒输于内,礼乐虱官生,必削;国遂战,毒输于敌国,无礼乐虱官,必彊。举劳任功曰彊,虱官生必削。农少商多,贵人贫、商贫、农贫,三官贫,必削。
典故
丘轲自厄穷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05~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閒,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锄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孟子〉~2343~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漢語大詞典》:五穷(五窮)
唐 韩愈 作《送穷文》,谓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 宋 陆游 《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 金 边元勋 《七夕》诗:“高楼人散酒罇空,漫拟新文送五穷。”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廿载磨礱,薄命 刘蕡 心自懂;五穷搬弄,无缘 李广 数难封。” 清 张令仪 《不寐》诗:“一岁又将除,五穷復难送。”
《國語辭典》:五鬼  拼音:wǔ guǐ
1.知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鬼。见唐。韩愈〈送穷文〉。
2.南唐李璟所用的冯延巳、冯延鲁、陈觉、魏岑、查文徽等五位奸邪的臣子。
3.宋代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圭,奸邪险伪,时称为「五鬼」。见《宋史。卷二八三。王钦若传》。
《漢語大詞典》:五穷(五窮)
唐 韩愈 作《送穷文》,谓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 宋 陆游 《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 金 边元勋 《七夕》诗:“高楼人散酒罇空,漫拟新文送五穷。”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廿载磨礱,薄命 刘蕡 心自懂;五穷搬弄,无缘 李广 数难封。” 清 张令仪 《不寐》诗:“一岁又将除,五穷復难送。”
《漢語大詞典》:文穷(文窮)
旧时文人失意,自谓以能文而致穷。 唐 韩愈 《送穷文》:“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 宋 刘克庄 《一剪梅·中秋解宜春郡印》词:“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
《國語辭典》:齑盐(虀鹽)  拼音:jī yán
齑,咸菜。齑盐指人吃饭只配咸菜和盐。形容非常穷困。宋。朱松 招友生诗:「读书有味齑盐好,对境无情梦寐清。」《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四折》:「守儒业平登显职,受齑盐坐享堂食。」也作「齑盐」。
《國語辭典》:齑盐(齏鹽)  拼音:jī yán
齑,咸菜。盐,盐巴。齑盐指人吃饭只配咸菜和盐。形容非常穷困。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想著那古来的将相出寒门,则俺这夫妻现受著齑盐困,就似他那蛟龙未得风雷信。」也作「齑盐」。
《漢語大詞典》:送穷鬼(送窮鬼)
旧俗之一。祭送穷鬼。 唐训方 《里语徵实》《四时宝镜》:“正月晦日衣敝食糜,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 明 陈耀文 天中记·晦日·送穷鬼:“ 高阳氏 子瘦约,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南·洛阳风俗琐录》:“腊月三十送穷鬼,与南方送更饭相同。”
《國語辭典》:固穷(固窮)  拼音:gù qióng
安于贫困。《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漢語大詞典》:于陵子(於陵子)
即 於陵子仲 。 晋 张协 《杂诗》之十:“取志 於陵子 ,比足 黔娄生 。” 明 徐渭 《〈於陵子〉序》:“ 於陵子 自命出世者也。”参见“ 於陵子仲 ”。
《漢語大詞典》:于陵子仲(於陵子仲)
战国 时隐逸之士。或谓即 陈仲子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於陵子仲 辞三公为人灌园。” 裴駰 集解:“《列士传》曰: 楚 於陵子仲 , 楚王 欲以为相,而不许,为人灌园。” 司马贞 索隐:“孟子云 陈仲子 , 齐 陈氏 之族,兄为 齐 卿, 仲子 以为不义,乃适 楚 ,居于 於陵 ,自谓 於陵子仲 。 楚王 聘以为相, 子仲 遂夫妻相与逃,为人灌园。《列士传》云字 子终 。”
《漢語大詞典》:逃相
战国 时 齐 於陵仲子 居 楚 , 楚王 闻其贤,欲聘为相, 仲子 不从,偕妻逃去,与人灌园为生。见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於陵妻》、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陈仲子》。后因以为不仕之典。 唐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诗:“灌园亦何为, 於陵 乃逃相。” 唐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漢語大詞典》:蒿菜
泛指野草、杂草。例如:蒿菜中侧听徐行。——《聊斋志异·促织
分類:野草杂草
《國語辭典》:蓬蒿  拼音:péng hāo
1.蓬、蒿,皆野草名。蓬蒿,借指野地。唐。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2.茼蒿的别名。参见「茼蒿」条。
《漢語大詞典》:讳穷(諱窮)
谓嫌憎困厄潦倒。庄子·秋水:“ 孔子 曰:‘来!吾语汝。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成玄英 疏:“讳,忌也,拒也。穷,否塞也。” 宋 陈师道 《五子相送至湖陵》诗:“中年患别多作别,早日讳穷常得穷。” 清 孙枝蔚 《岁暮寓中遣怀》诗之四:“之子知宜室,吾家不讳穷。”
分類:困厄潦倒
《漢語大詞典》:图穷(圖窮)
比喻形迹败露,处境窘促。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参见“ 图穷匕见 ”。
分類:处境
《國語辭典》:图穷匕见(圖窮匕見)  拼音:tú qióng bǐ xiàn
战国时,燕太子丹派荆轲献燕国的地图,而藏匕首于图中,以谋刺秦王的故事。典出《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后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形迹败露,现出真相。如:「他私下挪用公款来周转,没想到图穷匕见,终于吃上官司。」也作「图穷匕现」、「图穷匕首见」。
分類:太子荆轲
《國語辭典》:强弩之末(強弩之末)  拼音:qiáng nǔ zhī mò
强弩射出的箭,到射程尽头,已经没有力道。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参见「彊弩之末」条。《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分類:强弩发出
《國語辭典》:南阮  拼音:nán ruǎn
晋代的阮咸与阮籍同负盛名,共居道南,合称为「南阮」。语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借指贫穷的人。唐。戴叔伦 旅次寄湘南张郎中诗:「闭门茅底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
《漢語大詞典》:晒犊鼻(曬犢鼻)
指 晋 阮咸 于阴历七月七日挂晒犊鼻褌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 阮咸 )、 步兵 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皆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挂大布犊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用为贫而豁达的典实。 唐 李商隐 《七夕偶题》诗:“明朝晒犊鼻,方信 阮郎 贫。”
《國語辭典》:未能免俗  拼音:wèi néng miǎn sú
未能免于世俗之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唐。杨烱〈送东海孙尉诗序〉:「未能免俗,何莫赋诗,缀集众篇。」
分類:常情
《漢語大詞典》:阮家贫(阮家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 阮咸 )、步兵,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挂大布犊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因以“阮家贫”为家境贫寒之典。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陈公》诗:“近水方同 梅市 隐,曝衣多笑 阮 家贫。”
分類:家境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