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达徒(達徒)
深通各种学问的弟子。吕氏春秋·遇合:“ 孔子 周流海内,再干世主,如 齐 至 卫 ,所见八十餘君,委质为弟子者三千人,达徒七十人。”
《漢語大詞典》:九源
指各种学术流派。北史·文苑传序:“虽时运推移,质文屡变。譬犹六代并奏,易俗之用无爽;九源竞逐,一致之理同归。”
《漢語大詞典》:擅业(擅業)
谓擅长某种学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谱牒之学﹞ 宋 惟 郑樵 、 罗泌 ,号能究心,然率蒐罗辽邈,增益见闻而已,非专门擅业者比也。”
《漢語大詞典》:五行家
古代以五行说解释人事和宇宙现象的一种学派。后亦以称星相卜筮之士。史记·日者列传褚少孙论:“ 孝武帝 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辨讼不决。”亦省作“ 五家 ”。后汉书·桓郁传:“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 李贤 注:“ 华嶠 曰‘帝自制《五行章句》’,此言‘五家’,即谓五行之家也。”
《漢語大詞典》:原子说
关于物质具有不连续结构的一种学说。最初由古希腊德谟克里特等人提出。认为宇宙间万物由叫做原子(不可分割的意思)的微小粒子组成,它们以不同方式组合、分离和运动,形成千变万化的现象和千差万别的物体。
《国语辞典》:分布学习(分布学习)  拼音:fēn bù xué xí
一种学习过程中采用的练习方式。将全部用于某种学习活动的总时间,分配为多个时段,只在时段中学习,在时段之间则休息。一般而言,此种方式的学习效果优于集中学习。也称为「分布练习」。
《国语辞典》:空中大学(空中大学)  拼音:kōng zhōng dà xué
利用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做为教学媒介的一种学制。主要以就业成人为教学对象,采学分制,教授大学课程。学生于家中透过广播媒体研习进修。我国于民国七十年(西元1981)七月筹设,七十一年(西元1982)十月成立「空中大学规划委员会」,七十二年(西元1983)九月试办空中大学选修课程,七十五年(西元1986)正式成立。
《国语辞典》:九流百家  拼音:jiǔ liú bǎi jiā
各种学术派别。唐。韩愈〈毛颖传〉:「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
《国语辞典》:教学节目(教学节目)  拼音:jiào xué jié mù
电视台播放的各种学科教学、学术讲座、常识介绍以及音乐、戏剧、舞蹈等技术指导节目。如空中大学即用电视播出各种学科课程内容,学生在家中收看教学节目,以便学习。
《国语辞典》:导师制(导师制)  拼音:dǎo shī zhì
一种学校中教师辅导学生的制度。此制由英国牛津、剑桥大学所发展而来,其主要目的在于辅导学生个性与群性的发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道德。
《国语辞典》:鍊金术(鍊金术)  拼音:liàn jīn shù
古代将一般金属转化成重金属,藉此追求却病延年、长生不老的一种学术研究及实践。在中国,鍊金与炼丹不可分;而印度、阿拉伯和欧洲各国则各有其研究重点。有人以为,鍊金术间接促进了近代化学的兴起。
《国语辞典》:研习班(研习班)  拼音:yán xí bān
专就某种学问或才艺所开设的短期课程。如插花研习班、书法研习班、电脑研习班。
《国语辞典》:研习营(研习营)  拼音:yán xí yíng
以研究讨论某种学问或技艺为主,所举办的露营或宿营活动。如编辑研习营、文艺研习营。
《国语辞典》:实在论(实在论)  拼音:shí zài lùn
哲学上的一种学说,主张外在的事物与关系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不依托主观的认识能力而存有,且认为一般的概念是真实存在与永恒的。
《国语辞典》:契约说(契约说)  拼音:qì yuē shuō
一种学说思潮。萌芽于希腊时代,经洛克、卢梭等发扬光大。主张宇宙万物为人民所共有,国家必经由人民的同意成立。也称为「民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