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朱明  拼音:zhū míng
1.夏季。《尔雅。释天》:「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朱明感长,敷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也称为「朱光」。
2.太阳。《楚辞。宋玉。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3.明朝为朱氏所创建,故后世亦称明朝为「朱明」。
《漢語大詞典》:祝诵(祝誦)
即祝融。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八·祝诵氏:“ 祝诵氏 ,一曰 祝龢 ,是为 祝融氏 ……以火施化,号 赤帝 。”参见“ 祝融 ”。
分類:祝融
《國語辭典》:祝融  拼音:zhù róng
1.火神。《吕氏春秋。孟夏纪。孟夏》:「其神祝融。」汉。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后用以指火或火灾。如:「因祝融肆虐,这些人顿时无家可归。」
2.南方之神或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唐。韩愈 南海神庙碑:「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漢語大詞典》:回祝
回禄 祝融 的并称。两者均为传说中的火神名,后因以代称火灾。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咸丰 庚申,西事孔棘, 津门 被兵,灵囿曲臺付之回祝。”参见“ 回禄 ”、“ 祝融 ”。
分類:祝融火神
《國語辭典》:祝融  拼音:zhù róng
1.火神。《吕氏春秋。孟夏纪。孟夏》:「其神祝融。」汉。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后用以指火或火灾。如:「因祝融肆虐,这些人顿时无家可归。」
2.南方之神或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唐。韩愈 南海神庙碑:「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國語辭典》:融风(融風)  拼音:róng fēng
东北风。《说文解字。风部》「风」字。清。段玉裁。注:「东北曰融风。」《后汉书。卷六○。蔡邕传》:「日南至则黄钟应,融风动而鱼上冰。」也称为「条风」。
《國語辭典》:八风(八風)  拼音:bā fēng
1.八方所吹的风。《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风曰:『寒风』。」
2.比喻天下民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敷训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
3.佛教用语。指世间能煽动人心的八件事,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摩诃止观。卷五上》:「止是壁定,八风恶觉所不能入。」
《漢語大詞典》:五神
(1).五脏之灵气。《老子》“谷神不死” 汉 河上公 注:“神,谓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
(2).指五脏。 宋 范仲淹 《谢赐凤茶表》:“濯五神之精爽,祛百疾之冥烦。”
(3).指五帝。《汉书·礼乐志》:“五神相,包四邻,土地广,扬浮云。”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五帝为 太一 相也。”参见“ 五帝 ”。
(4).五德。 唐 柳宗元 《沛国汉原庙铭序》:“五神环运,炎德復起。” 孙汝听 注:“五神,五德也。”参见“ 五德 ”。
(5).五方之神,指 勾芒 、 祝融 、 后土 、 蓐收 、 玄冥 ,亦称五行之神。《淮南子·要略训》:“顺时运之应,法五神之常。”《南齐书·礼志上》:“ 勾芒 等五神,既是五帝之佐,依 郑玄 説,宜配食于庭。” 南朝 梁简文帝 《吴兴楚王神庙碑》:“昔者 武王 询於 太公 ,五神之礼正。”
《國語辭典》:五帝  拼音:wǔ dì
1.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因出自传说,故说法不尽相同,较主要者为:(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南朝宋。裴骃。集解:「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2)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2.东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颛顼、黄帝。《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汉。郑玄。注:「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与向服。」汉。王逸。注:「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白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國語辭典》:五德  拼音:wǔ dé
1.古时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以五行生剋为帝王嬗代之应,其说尤盛于秦汉间。《史记。卷九六。张丞相列传》:「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2.玉有五德。即仁、智、义、礼、信五德。《礼记。聘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孚尹旁达,信也。」
3.鸡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五德。《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漢語大詞典》:四神
(1).指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 前蜀 杜光庭 《道门为皇帝醮太一并点金箓灯词》:“昨者以四神行运,在咸池之宫。”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四神四灵四祥:“天有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降而在地则为龙、虎、鸟、龟四兽之象,兵家为之四神。”
(2).指南海 祝融 、北海 玄冥 、东海 勾芒 、西海 蓐收 四神。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 河 浮五老,启赤文於帝期;海荐四神,奉丹书于王会。” 陈熙晋 注引 师尚父 曰:“南海神名 祝融 ,北海神名 玄冥 ,东海神名 勾芒 ,西海神名 蓐收 。”
《漢語大詞典》:八姓
(1). 祝融 之后的八姓,即 己 、 董 、 彭 、 秃 、 妘 、 曹 、 斟 、 芈 。国语·郑语:“ 祝融 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於 周 未有侯伯。” 韦昭 注:“八姓, 祝融 之后八姓, 己 、 董 、 彭 、 秃 、 妘 、 曹 、 斟 、 芈 也。”
(2). 晋 八姓,即 栾 、 郤 、 胥 、 原 、 狐 、 续 、 庆 、 伯 。左传·昭公三年:“ 欒 、 郤 、 胥 、 原 、 狐 、 续 、 庆 、 伯 ,降在皂隶。” 杜预 注:“八姓, 晋 旧臣之族也。”
(3). 北魏 八姓,即 穆 、 陆 、 贺 、 刘 、 楼 、 干 、 嵇 、 尉 。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八姓( 后魏 ): 穆 、 陆 、 贺 、 刘 、 楼 、 干 、 嵇 、 尉 。”
(4). 五代 八姓,即 梁 ( 朱 氏)、 唐 ( 庄宗 李 氏; 明帝 出身 沙陀 平民,姓氏不明; 废帝 王 氏)、 晋 ( 石 氏)、 汉 ( 刘 氏)、 周 ( 太祖 郭 氏, 世宗 柴 氏)的八姓。 宋 欧阳修 《王彦章画像记》:“ 五代 终始,纔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
分類:祝融八姓
《漢語大詞典》:吴回
传说中的人名。即 祝融 。一说 祝融 之弟, 帝喾 之火正,相传死后为火神。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名 吴回 ,奇左,是无右臂。” 郭璞 注:“ 吴回 , 祝融 弟,亦为火正也。”吕氏春秋·孟夏“其帝 炎帝 ,其神 祝融 ” 汉 高诱 注:“ 祝融 , 顓頊氏 后, 老童 之子 吴回 也,为 高辛氏 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前驱 吴回 后炎星,絳旂丹轂朱冠裳。” 章炳麟 《訄书·尊史》:“ 老童 之子,实曰 吴回 ,斯 祝融 矣。”参阅史记·楚世家
分類:祝融
《漢語大詞典》:广利王(廣利王)
南海 海神 祝融 的封号。旧唐书·仪礼志四:“﹝ 天宝 ﹞十载正月,四海并封王。遣……太子中允 李随 祭 东海 广德王 ,义王府长史 张九章 祭 南海 广利王 ,太子中允 柳奕 祭 西海 广润王 ,太子洗马 李齐荣 祭 北海 广泽王 。”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由是册尊 南海 神为 广利王 ,祝号祭式与次俱昇。”
《漢語大詞典》:祝融氏
即火神 祝融 。借指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其家虑恐兵遁图讖干犯禁条,悉付 祝融氏 ,及收拾烬餘,存者又无几矣。”参见“ 祝融 ”。
分類:火神祝融
《國語辭典》:祝融  拼音:zhù róng
1.火神。《吕氏春秋。孟夏纪。孟夏》:「其神祝融。」汉。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后用以指火或火灾。如:「因祝融肆虐,这些人顿时无家可归。」
2.南方之神或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唐。韩愈 南海神庙碑:「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漢語大詞典》:属续(屬續)
(1).继承。 汉 班固 《白虎通·号》:“谓之 祝融 何?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属续 三皇 之道而行之,故谓 祝融 也。”
(2).指 祝融 所作之乐。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 唐 贾公彦 疏:“案《孝经纬》云:‘…… 祝融 之乐曰《属续》。’”史记·乐书 唐 司马贞 述赞:“乐之所兴,在乎防欲。陶心畅志,舞手蹈足。 舜 曰《簫韶》, 融 称《属续》。”
分類:继承祝融
《漢語大詞典》:祝和(祝龢)
即 祝融 。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八·祝诵氏:“ 祝诵氏 ,一曰 祝龢 ,是为 祝融氏 。”参见“ 祝融 ”。
分類:祝融
《國語辭典》:祝融  拼音:zhù róng
1.火神。《吕氏春秋。孟夏纪。孟夏》:「其神祝融。」汉。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后用以指火或火灾。如:「因祝融肆虐,这些人顿时无家可归。」
2.南方之神或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唐。韩愈 南海神庙碑:「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國語辭典》:仆程(僕程)  拼音:pú chéng
古代神话传说中帮助祝融治理南方的人。汉。袁康《越绝书。卷四。越绝计倪内经五》:「使融治南方,仆程佐之,使主火。」
《漢語大詞典》:祝回
祝融 、 回禄 的并称。皆为火神。亦作为火灾的代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天殆怒其妖邪,使海市蜃楼尽付于 祝 回 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