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硕人(碩人)  拼音:shuò rén
1.美人。《诗经。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2.隐士。《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3.大德、贤德的人。《诗经。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魏书。卷七。高祖纪上》:「顷者州郡选贡,多不以实,硕人所以穷处幽仄,鄙夫所以超分妄进。岂所谓旌贤树德者也?」
4.宋代妇人的封号。侍郎以上职官的妻封为「硕人」。元以后废。
《國語辭典》:硕果(碩果)  拼音:shuò guǒ
语出《易经。剥卦。象曰》:「上九,硕果不食。」指巨大的果实或仅存的东西。《文选。左思。魏都赋》:「硕果灌丛,围木竦寻。」
《國語辭典》:硕果仅存(碩果僅存)  拼音:shuò guǒ jǐn cún
仅残存下来的大果实。比喻唯一仍然存在的人或物。清。叶廷琯《吹网录。卷六。胡心耘辑宇文绍奕事实》:「惟宇文氏考异,实为硕果仅存。」
《漢語大詞典》:硕德(碩德)
(1).指大德之人。晋书·隐逸传·索袭:“ 索先生 硕德名儒,真可以諮大义。”南史·周弘正传:“ 弘正 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德名僧,莫不请质疑滞。”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可谓古之老成,朝之硕德。” 明 宋濂 《送璞原师还越中序》:“ 白云悦公 ,时硕德也,身居巖壑,名闻禁闕。”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寄巢墓志铭》:“ 桐 多名家, 方 为巨族,硕德英贤,联行并育。”
(2).大德。 唐 刘禹锡 《为京兆李尹答于襄州第一书》:“其宗勋有八柱之贵,其硕德有三老之重。” 宋 苏轼 《上监司谢礼上启》:“此盖伏遇某官硕德庇民,宏才伟世。”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侯既以硕德宏量高出一时,而君復以忠厚济之。” 沈从文 《边城》二:“惟运用这种习惯规矩排调一切的,必需一个高年硕德的中心人物。”
分類:大德
《漢語大詞典》:硕辅(碩輔)
贤良的辅弼之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挚恂:“ 永和 中,常博求名儒,公卿荐 恂 行侔 颜閔 ,学拟 仲舒 ,文参 长卿 ,才同 贾谊 ,实瑚璉器也,宜在宗庙,为国硕辅。”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厖臣硕辅,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清 钱谦益 《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叔元授中大夫制》:“硕辅名卿,往往辈出。”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为国家得能吏百,不若得硕辅一。”
分類:贤良辅弼
《國語辭典》:硕望(碩望)  拼音:shuò wàng
重望。亦指有贤德、负重望的人。唐。李德裕授石雄晋绛行营节度使制〉:「资其硕望,任以指踪。」《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茂岩廊之硕望,分屏翰之剧权。」
分類:重望高名
《國語辭典》:硕大(碩大)  拼音:shuò dà
巨大。如:「今年的果实特别硕大鲜美,市场反映良好。」
《漢語大詞典》:硕学(碩學)
(1).博学;学问渊博。后汉书·儒林传论:“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硕学之徒,莫之或徙,故通人鄙其固焉。”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 班固 硕学,尚云赞颂相似; 陆机 鉤深,犹称碑赋如一。”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 欧阳文忠公 脩 鸿文硕学,宗工大儒。”
(2).指博学的人。西京杂记卷一:“ 成子 ( 弘成子 )后病,吐出此石,以授 充宗 ( 五鹿充宗 ), 充宗 又为硕学也。”宋书·百官志下:“ 汉东京 图籍在 东观 ,故使名儒硕学,著作 东观 ,撰述国史。”明史·儒林传序:“制科取士,一以经义为先,网罗硕学。” 梁启超 《译印政治小说序》:“在昔 欧洲 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歷,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於小説。”
《國語辭典》:硕儒(碩儒)  拼音:shuò rú
大儒。《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馀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晋。范宁 春秋谷梁传序:「而汉兴以来,瑰望硕儒,各信所习。」
分類:大儒绪言
《漢語大詞典》:硕画(碩畫)
远大的谋划。 晋 左思 《魏都赋》:“硕画精通,目无匪制。” 唐 刘禹锡 《武陵北亭记》:“莅止三月,以硕画佐元侯平裔夷,降渠魁。”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韩琦》:“此果圣王不能霽威而虚受耶?抑亦实未有奇谋硕画足以耸九重之听乎?” 清 冯桂芬 《公启曾协揆》:“执事远犹硕画,所见者大。”
分類:远大谋划
《國語辭典》:硕鼠(碩鼠)  拼音:shuò shǔ
《诗经。魏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硕鼠,刺重敛也。」首章二句为:「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漢語大詞典》:孔硕(孔碩)
硕大。《诗·大雅·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 朱熹 集传:“硕,大也。” 唐 韩愈 《祭董相公文》:“肫肫元臣,其德孔硕。” 宋 司马光 《潞国公文公先庙碑》:“豢牲孔硕,导黍及稷。” 明 李东阳 《篁墩赋》:“彼阜兮孔硕,莽修竹兮藂生。”
分類:硕大
《國語辭典》:耆硕(耆碩)  拼音:qí shí
年高有德望的人。《新唐书。卷一八二。卢钧传》:「以钧耆硕长者,顾不任职,咎绹为娼贤。」唐。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况今俊乂至多,耆硕咸在,苟以登用,皆踰于臣。」
分類:高年
《漢語大詞典》:鸿硕(鴻碩)
(1).指学识渊博。 唐 吕温 《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所与者不唯鸿硕之老,博洽之士,与我同志者则为吾师。” 宋 陆游 《贺周参政启》:“维时鸿硕之彦,早冠清华之途。”
(2).指学识渊博的人。 唐 苏颋 《封东岳朝觐颂》:“而左辅右弼,杂縉绅鸿硕之伦。” 宋 尹拙 《请令张昭田敏等校勘〈经典释文〉状》:“况今朝廷,富有鸿硕。”
(3).指宏富的学术流派。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夫其渊源六籍,藪泽九流,紬绎百家,溯洄千古,固文明之盛集,鸿硕之大观也。”
《漢語大詞典》:硕肤(碩膚)
大的美德。亦指德高望重之人。《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毛 传:“硕,大;肤,美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屡还休册,专逊硕肤。” 明 王世贞 《太保刘文安公挽诗》之一:“海宇推黄髮,朝廷念硕肤。青宫新太保,赤舄旧东都。”
《漢語大詞典》:儒硕(儒碩)
博通的学者。 唐 李绛 《请崇国学疏》:“儒硕解散,国学毁废,生徒无鼓篋之志,博士有倚席之讥。” 明 李东阳 《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蹟》:“ 理宗 号为崇尚儒硕,而 真 魏 二贤贬逐不暇,则其为治可知矣。” 清 邓显鹤 《例授修职郎岁贡生邹君墓志铭》:“近时儒硕,又厌薄 程 朱 ,务争胜于一名一物,拾末而遗本。”
分類:博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