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毁裂
(1).破坏,分裂。后汉书·董卓传论:“ 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
(2).撕破。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学规》:“大门甲头以手对众,将有罪者就下堂毁裂襴衫押去。”
(3).哀毁。 明 文徵明 《祭王钦佩文》:“朝命甫下,而太夫人顾已辞堂,惟君顾復情深,毁裂为甚。”
《國語辭典》:靡敝  拼音:mǐ bì
离散衰败。《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当此之时,外内骚动,百姓靡敝,行者不还,往者莫反,皆不聊生。」
《國語辭典》:冲撞(沖撞)  拼音:chōng zhuàng
1.冒犯。《西游记》第二六回:「弟子不识镇元大仙,毁伤了他的人参果树,冲撞了他,他就困滞了我师父,不得前进。」《红楼梦》第六○回:「宝玉是哥哥,不敢冲撞他罢了。」
2.撞击。如:「海浪不停地冲撞岸边的岩石。」
《國語辭典》:冲撞(衝撞)  拼音:chōng zhuàng
1.冲击碰撞。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适间小官马头前冲撞著老母,是必恕罪也。」《儒林外史》第九回:「不想就冲撞了三老爷的船,小的们该死了!」
2.冒犯顶撞。《水浒传》第二回:「高俅不敢过去冲撞,立在从人背后伺候。」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这个是叔叔,早是您侄儿不曾冲撞著叔叔也。」
《國語辭典》:危害  拼音:wéi hài
1.危难灾害。《韩非子。奸劫弑臣》:「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罽宾国》:「险阻危害,不可胜言。」
2.破坏、损害。《后汉书。卷七○。郑孔荀列传。孔融》:「怨毒渐积,志相危害,闻之怃然,中夜而起。」《南史。卷二五。列传。垣护之》:「元徽末,苍梧凶狂,恒欲危害高帝。」
《漢語大詞典》:破毁(破燬)
攻破烧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花老虎:“公率百餘骑长驱直入,破燬 苗 寨数十。”
(1).摧毁,破坏;残破毁坏。管子·七法:“是故张军而不能战,围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实,三者见一焉,则可破毁也。”
(2).破灭。 李大钊 《再论新亚细亚主义》:“在 日本 的大亚细亚主义既经破毁以后, 亚洲 全民众联合起来加入世界的组织。”
《國語辭典》:中毒  拼音:zhòng dú
1.人或动物由于某些有害的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导致生理机能障碍或死亡的现象。患者一般会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等症状。
2.思想受到蛊惑,信服邪说谬论。如:「不要随便接受秘密宗教,以免中毒而误了自己的前途。」
《國語辭典》:剩下  拼音:shèng xià
剩馀、残留。《红楼梦》第七一回:「我正要吃晚饭,你在这里打发我吃,剩下的你就和珍儿媳妇吃了。」
《漢語大詞典》:析律
(1).谓曲解破坏律令。《后汉书·和帝纪》:“巧法析律,饰文增辞,货行於言,罪成乎手。”参见“ 析言破律 ”。
(2).分析律令法理。 明 文徵明 《周康僖公传》:“公析律详明,练於时政。”
《漢語大詞典》:析言破律
谓巧说诡辩,曲解律令。《礼记·王制》:“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郑玄 注:“析言破律,巧卖法令者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尚书奏:‘……今 楷 ( 襄楷 )不陈损益,而务析言破律,违背经义,伪託神灵。’於是论 楷 司寇。”
《漢語大詞典》:破敝
亦作“ 破弊 ”。
(1).破坏损害。史记·苏秦列传:“ 齐宣王 卒, 湣王 即位,説 湣王 厚葬以明孝,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破敝 齐 而为 燕 。”
(2).破旧;破烂。北史·郑子翻传:“傲诞不自羈束,或有所之造,乘驴衣韀,破弊而往。”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 赵昇 和同辈在田间收穀,忽见路旁一人叩头乞食,衣裳破弊,面目尘垢,身体疮脓,臭秽可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童年约十四五,衣履破敝,而眉目极姣好。” 曹禺 《日出》第三幕:“屋子正面有两个门,一左一右,都通外院,各有一蓝布帘子来遮风,破敝不堪。”
《國語辭典》:薄弱  拼音:bó ruò
单薄柔弱。如:「意志薄弱」。汉。王充《论衡。气寿》:「寿短始生而死,未产而伤,禀之薄弱也。」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顾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
《國語辭典》:水鬼  拼音:shuǐ guǐ
1.传说中的水中鬼怪,或被水淹死的鬼魂。如:「传说鬼月时不要去河边戏水,以免被水鬼抓走。」
2.受过特殊训练而潜水进行破坏、侦察、偷袭的人。如:「敌军会派水鬼上岸偷袭,大家应提高警觉。」
《國語辭典》:阻挠(阻撓)  拼音:zǔ náo
故意妨碍、阻拦。《福惠全书。卷三○。庶政部。条陈兴革》:「虽或他有所不便,阴相阻挠,亦毅然行之。」
《國語辭典》:伐交  拼音:fā jiāo
从外交上战胜敌人。《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兵,下政攻城。」
《國語辭典》:内奸(內奸)  拼音:nèi jiān
潜伏在团体、组织中,从事破坏、分化的敌对分子。也称为「内奸」。
《國語辭典》:魔力  拼音:mó lì
1.魔术、魔法的力量。如:「可怕的魔力摧毁了一切。」
2.迷惑人的力量。如:「不知是何魔力使他沉迷于赌博。」
3.使人崇拜的特殊吸引力。如:「他头发虽已花白,但仍有一股慑人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