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普法  拼音:pǔ fǎ
1.三阶教对修行方式、态度的一种方法。分为普法和别法两类,普法是指对法不分大、小乘,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这是第三阶众生最适合修行的方法。
2.大陆地区指普及法律知识。
《國語辭典》:实习(實習)  拼音:shí xí
实地练习及操作。如:「他还得实习一年,才能成为正式老师。」
《漢語大詞典》:寡闇
犹寡昩。知识浅陋,不明事理。 南朝 梁 沈约 《改天监元年恩诏》:“朕以寡闇,命不先后,寧济之功,属当期运。” 南朝 梁 沈约 《与谢朏敕》:“吾以菲德,属当期运,鉴与吾言,思隆治道,而明不远烛,所蔽者多,实寄贤能,匡其寡闇。”
《漢語大詞典》:红专(紅專)
谓又红又专。红,指具有政治觉悟;专,指掌握专业知识。如:红专学校。
《國語辭典》:不在行  拼音:bù zài háng
不内行。指对某种事物不熟悉、不瞭解。《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门生并不会作八股文章,……门生觉得自己时文到底不在行。」《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姨太太出身虽是大姐,梳辫子却不在行。」也作「外行」。
《國語辭典》:手册(手冊)  拼音:shǒu cè
1.一种便于浏览的记事小册。如:「健康纪录手册」。明。张芹《备遗录。兵部尚书齐公》:「尝被召问边将姓名,泰历数无遗,又欲考诸图籍,泰出袖中手册以进,自是益承眷遇。」
2.介绍一般性或专业性知识的小册子。如:「急救手册」、「重订标点符号手册」。
《國語辭典》:露怯  拼音:lòu què
1.显出畏缩的脸色。如:「国小学童初入学,露怯是难免的。」
2.因缺乏知识,致使举止错误可笑,而显现畏缩的脸色。如:「初次出国,不知异国习俗,经常发生露怯的事。」
《國語辭典》:智育  拼音:zhì yù
五育之一。教导有关知识、技能的学习,以及心智能力的陶冶或锻鍊的教育活动。
《国语辞典》:混虫(混虫)  拼音:hùn chóng
骂人没有知识、不明理的话。如:「你这个混虫!事情还没弄清楚,就这么冲动!」
《漢語大詞典》:逞博
谓显示自己知识渊博。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下:“若有意逞博,搦管时翻书抽帙,搜求新事新字句,以此炫长,此贫儿称贷营生,终非己物,徒见蹴踖耳。”《四库全书总目·小学三·诗本音》:“若 毛奇龄 之逞博争胜,务与 炎武 ( 顾炎武 )相詰难,则文人相轻之习,益不足为定论矣。”《语文导报》1986年第8期:“传统训诂学由于理论单薄、包罗万象、墨守经传、逞博烦琐、穿凿附会等弊病受到人们指摘。”
《國語辭典》:法医(法醫)  拼音:fǎ yī
传统上通称协助侦查因意外、伤害致死、杀害等案件,而需检验尸体或其他相关鉴定之人员。依现行《法医师法》之规定,此类人员须经法医师考试及格,并经主管机关核发證书,其正式名称现为「法医师」。
《國語辭典》:墙外汉(牆外漢)  拼音:qiáng wài hàn
局外人。《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横吹曲辞五。慕容垂歌辞》:「我身分自当,枉杀墙外汉。」
《漢語大詞典》:讲习所(講習所)
讲议学习之所。今亦指为传授某一专业知识而设立的短期速成学习机构。 明 海瑞 《借山亭记》:“ 鸣阳 蔡 二守就 阳江 邑中之隙,捐俸构亭为讲习所,扁之曰‘借山’。” 周俟松 《许地山传略》:“幼习经史,十三岁肄业 广东 韶舞讲习所,复入随宦学堂。”
《國語辭典》:科盲  拼音:kē máng
大陆地区指缺乏普通科学知识的人。
《國語辭典》:愚昧无知(愚昧無知)  拼音:yú mèi wú zhī
愚笨而不明事理。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红铅火龙诀》:「为上智之人,明达而自知,无劳论也。愚昧无知,勉论不及也。」《明史。卷一三七。吴伯宗传》:「倘愚昧无知,亦听其所为,不在旌表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