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相为表里(相為表裡)  拼音:xiāng wéi biǎo lǐ
外表和内里相互配合。指彼此两相应合。《三国志。卷一○。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荀彧》:「彼惩往年之败,将惧而结亲,相为表里。」《宋史。卷四○四。列传。徐邦宪》:「发仓粟以赈饿殍,及农时而复民业。如此则建储之义,正与息兵相为表里也。」
《漢語大詞典》:相得益章
谓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亦作“ 相得益彰 ”。 清 周亮工 《袁周合刻稿序》:“先生有得贤之誉,弟子获稽古之荣,发声扬烈,相得益彰。” 吴晗 《社会贤达考》:“从这一历史故实看,作官和作隐士并不冲突,而且相得益彰。”
《漢語大詞典》:星禽术(星禽術)
以五行二十八宿与各禽相配占吉凶祸福的方术。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华阳洞门》:“ 李大川 , 抚州 人,以星禽术游 江 淮 。”
《国语辞典》:适材适用(适材适用)  拼音:shì cái shì yòng
与才能相配而得以发挥。如:「广告工作对头脑灵活的他而言,真是适材适用。」
《国语辞典》:肩膀不齐(肩膀不齐)  拼音:jiān bǎng bù qí
身分地位相差悬殊,无法相配。《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谁知晁大舍道这班人肩膀不齐了,虽然也还勉强接待,相见时大模大样,冷冷落落。」
《国语辞典》:交门亲眷(交门亲眷)  拼音:jiāo mén qīn juàn
因两家儿女互相配婚而形成的亲戚。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将妹子玉姐与兄弟为妻,做一个交门亲眷,可不好那!」
《国语辞典》: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  拼音:gān zhī jì nián fǎ
利用十天干及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成为以六十为周期的序数记录年岁的方法。依序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至癸亥,周而复始。殷代卜辞已用干支纪日,秦汉以后才用以纪年、月,并以地支纪时。
《国语辞典》:单婚制(单婚制)  拼音:dān hūn zhì
一男一女相配,夫妻双方均不得多于一个。也称为「一夫一妻制」。
《漢語大詞典》:凤舞龙蟠(鳳舞龍蟠)
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不想这一拜,恰恰的合成一个‘名花并蒂’;儼然是金厢玉琢,凤舞龙蟠。”
《漢語大詞典》:共同犯罪
简称“共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必须对某一犯罪有同一的故意和围绕同一目的互相配合的行为。比单个人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按组织情况不同,分为结伙和犯罪集团。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的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四类,并规定按照他们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分别处罚。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漢語大詞典》:钩膺镂钖(鉤膺鏤鍚)
古代与金路相配的马匹盛饰。《诗·大雅·韩奕》:“玄衮赤舄,鉤膺鏤鍚。” 毛 传:“鏤鍚,有金鏤其鍚也。” 马瑞辰 通释:“鍚,説文作鐊,云‘马头饰也’。今作鍚者,鐊之省。人眉上谓之扬,马眉上之饰亦曰鍚,其义一也。” 宋 宋祁 《许康诗》:“不戁不惊,鉤膺鏤鍚。”参见“ 鉤膺 ”。
《漢語大詞典》:钩膺(鉤膺)
马颔及胸上的革带,下垂缨饰。《诗·小雅·采芑》:“簟茀鱼服,鉤膺鞗革。” 毛 传:“鉤膺,樊缨也。” 马瑞辰 通释:“《周官·巾车》:‘玉路,鍚樊缨。金路,鉤樊缨。’樊缨为五路所同,而言‘鍚’言‘鉤’各异,则鉤与樊缨不得为一。盖鍚当面,最上;鉤当頷,次之;樊缨当胷,又次之。”文选·张衡〈东京赋〉:“方釳左纛,鉤膺玉瓖。” 薛综 注:“鉤膺,当胸也。” 唐 刘禹锡 《伤我马词》:“烈火之具举,鉤膺之叠舞。”
分類:革带下垂
《國語辭典》:跟上  拼音:gēn shàng
追上。如:「他经过两天的日夜追赶,终于跟上他们了。」
《漢語大詞典》:火序
夏季。古以五行与四季相配,夏为火,故称。 唐 王勃 《乾元殿颂》:“温房佇幸,煦芳景於佳辰;凉室乘閒,凛徂飈於火序。”
《國語辭典》:横批(橫批)  拼音:héng pī
与对联搭配的横幅。
《國語辭典》:横披(橫披)  拼音:héng pī
横向吊挂的字画。《通俗常言疏證。什物。横披》引《洞天清录》:「古画多直,有长八尺者,横披始于米氏父子。」也称为「横幅」。
《國語辭典》:不按君臣  拼音:bù àn jūn chén
中医称药方中主药为「君」,辅药为「臣」。「不按君臣」指不依正规方式配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如此两三度,搅入一两样,不按君臣的药末,饎起成糕。」《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宋四公怀中取出酸馅,著些个不按君臣作怪的药,入在里面,觑得近了,撇向狗子身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