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契会(契會)
(1).约会;盟会。南史·张兴世传:“ 欣泰 与弟前 始安 内史 欣时 密谋结太子右率 胡松 ……直后 刘灵运 等,并同契会。” 唐 黄滔 《周以龙兴赋》:“遂使 盟津 契会,此时莫愧於云从; 羑里 栖迟,昔日何伤於鱼服。”
(2).符合;相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勉:“傍有胡雏,质貌肖逝者。 勉 即询访,果与逝者所叙契会。” 明 李东阳 《题姚少师所书刘太保诗》:“两翁虽遭际不同,跡颇相类。观 姚 书 刘 作,有契会之意焉。”
(3).谓关系融洽。 明 陆深 《谿山馀话》:“祖宗时君臣之间契会如此, 孝庙 有意修復,真圣政也。”
(4).领悟,领会。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 让 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 什公 相从之助手,学问文章,均极优胜。而且於教理之契会,译籍之瞭望,尤非常人所可企及。”
《國語辭典》:沟通(溝通)  拼音:gōu tōng
1.开凿沟渠使二水相通。《左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2.使彼此融会或通连。如:「文化沟通」、「情感沟通」。《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列传三。林纾列传》:「世谓纾以中文沟通西文,复以西文沟通中文,并称『林严』。」
《漢語大詞典》:洪洞
相通。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神光燿暉,洪洞朗天。” 李周翰 注:“洪洞,相通也。”参见“ 洪同 ”。
宏大虚空。太平御览卷三七一引 南朝 梁 沈约 《俗说》:“有人指 周伯仁 腹曰:‘此中何有?’答曰:‘此中洪洞,容卿等数百人。’”
《漢語大詞典》:港洞
相通。文选·马融〈长笛赋〉:“庨窌巧老,港洞坑谷。” 李善 注:“港洞,相通也。”
分類:相通
《漢語大詞典》:洪同
相通。文子·道原:“禀受万物而无所先后,无私无公,与天地洪同,是谓至德。”
分類:相通
《國語辭典》:一气(一氣)  拼音:yī qì
1.太一混然之气。《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晋书。卷八七。列传。凉武昭王李玄盛》:「王者受图,咸资世德,犹混成之先大帝,若一气之生两仪。」
2.一口气、不间断。如:「一气呵成」。《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取了一管败笔,蘸饱了墨,把纸相了一会,一气就写了一行。」《红楼梦》第五四回:「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乾。」也作「一气子」、「一气儿」。
3.声气相通。《清史稿。卷四二三。列传。王拯》:「信宜陈金缸尤为巨憝,群贼相为一气,滋蔓难图。」《红楼梦》第二一回:「黛玉道:『我不依,你们是一气的。』」也作「一气儿」。
4.一阵。如:「骂了一气」、「打了一气」。《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吃了早饭,摇个串铃上街去了,大街小巷乱走一气。」《文明小史》第四九回:「正在藤椅子上睡著,眼面前觉得有样物件在床底下放光出来,白铄铄的,仔细一望,原来是他早晨闹了一气,要店主人赔的那个表。」也作「一气子」。
5.生气。如:「他一气之下将花瓶摔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今日穷了,休说是外人,嫡亲儿媳也受他这般冷淡,回头自思,怎得不恼?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多绝了。」
《國語辭典》:问讯(問訊)  拼音:wèn xùn
1.询问。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问候。《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清河孝王庆传》:「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唐。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诗:「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3.佛教徒合掌问候的礼节。《敕修百丈清规》卷六:「问讯开示毕,众散,归寮药石。」《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连忙收掩经卷,立起身向前问讯。」也作「闷信」。
《漢語大詞典》:一条(一條)
(1).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自记:“ 韩非 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
(3).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 阎婆惜 吴伟 两个杀了。”
《漢語大詞典》:相闻(相聞)
(1).彼此都能听到。极言距离之近。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宋 苏轼 《表忠观碑》:“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2).互通信息;互相通报。后汉书·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有十餘年不相闻了,何期今日得遇?”清史稿·诸王传三·贝子彰泰:“将军 蔡毓荣 调遣 汉 兵,今进取 贵州 ,若不相闻,恐碍军机。”
《国语辞典》:洞门(洞门)  拼音:dòng mén
1.重重相对而相通的门。形容壮丽的宫殿或深邃的宅第。《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董贤传》:「诏将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木土之功,穷极技巧,柱槛衣以绨锦。」唐。颜师古。注:「洞门,谓门门相当也。」唐。王维〈酬郭给事〉诗:「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2.洞穴的门口。唐。白居易〈太湖石〉诗:「风气通严穴,苔文护洞门。」《西游记》第一回:「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
《國語辭典》:客星  拼音:kè xīng
1.没有固定轨道、周期,突然出现的亮星。古代常指新星和彗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客星出天庭,有奇令。」《南史。卷二。宋文帝本纪》:「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
2.古代认为不属本座的外来亮星代表造访的客人。后借指来访的宾客。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尘筵躬洒,专候客星来。」
《國語辭典》:洞房  拼音:dòng fáng
1.深邃的内室。《楚辞。宋玉。招魂》:「姱容修态,縆洞房些。」《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甲第崇高闼,洞房结阿阁。」
2.新婚夫妇的新房。唐。梁锽 代征人妻喜夫还诗:「征夫走马发渔阳,少妇含娇开洞房。」《红楼梦》第六五回:「那尤老见二姐身上头上焕然一新,不似在家模样,十分得意,搀入洞房。」
《國語辭典》:相通  拼音:xiāng tōng
1.彼此连贯。《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宋。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而深山长谷之水,四面而出,沟渠浍川,十百相通。」
2.与敌人勾结。《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朕闻抗在边境与敌人相通,今果然矣!」
《漢語大詞典》:沙堤(沙隄)
(1). 唐 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凡拜相,礼絶班行,府县载沙填路。自私第至於子城东街,名曰沙堤。” 唐 白居易 《官牛》诗:“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载向五门官道西,緑槐阴下铺沙堤。昨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后用为典实。指枢臣所行之路。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此去沙堤步稳,调金鼎,七叶貂蝉。”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赠》:“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
(2).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 元 乔吉 《满庭芳·渔父词》曲:“沙隄缆船,樵夫问讯,溪友留连。”
《國語辭典》:交通  拼音:jiāo tōng
1.通达无阻。《管子。度地》:「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交感、感应。《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3.沟通。《礼记。乐记》:「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4.往来、交往。《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
5.勾结串通。《三国演义》第一○回:「樊稠何故交通韩遂,欲谋造反?」《红楼梦》第一○五回:「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
6.汽车、船舶、飞机等各种运输工具在陆地、水上或空中的往来。亦指信函、电报等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