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空空  拼音:kōng kōng
1.虚心诚恳的样子。《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岂但空空无违而已哉!」
2.淳朴诚实的样子。《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
3.佛教用语。指空的概念也是没有实性。《大智度论》卷三一:「是故以空舍空,是名『空空』。」
《國語辭典》:虚度(虛度)  拼音:xū dù
1.无所事事,让时间空过。唐。顾云〈咏柳〉诗二首之二:「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真是到手佳期,却成虚度,闷闷不乐。」
2.年龄徒长的自谦词。《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听罢,流下泪来,说道:『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世兄今年贵庚多少了?』蘧公孙道:『虚度十七岁。』」
《國語辭典》:开明(開明)  拼音:kāi míng
1.由野蛮进化到文明。
2.思想开通,不顽固守旧。如:「他的父母亲都是思想开明的人。」
《漢語大詞典》:开明兽(開明獸)
传说中的神兽名。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仑 南渊深三百仞。 开明兽 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嚮立 昆仑 上。” 袁珂 校注:“ 开明兽 即《西次三经》神 陆吾 也。”按,庄子·大宗师称 肩吾 。亦省称“ 开明 ”。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海内西经·开明》:“ 开明 天兽,禀兹金精;虎身人面,表此桀形;瞪眎 崑山 ,威慑百灵。” 明 刘基 《述志赋》:“ 开明 怒目而电视兮,貔豹吼而山裂。”
分類:神兽
《漢語大詞典》:枉自
徒然,白白地。《水浒传》第二四回:“如今枉自有三五七口人喫饭,都不管事。” 清 李渔 《慎鸾交·雪愤》:“狂徒枉自把奸邪逞,一事无成只落得命早倾。”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緑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 无奈小虫何!”
《漢語大詞典》:清清
(1).清洁明澈貌。晏子春秋·问下四:“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 刘半农 《学徒苦》诗:“清清河流,鉴别发缕。”
(2).犹言白白地。《西游记》第一百回:“ 陈家庄 救生寺 内多人,天晓起来,仍治果肴来献,至楼下,不见了 唐僧 ……叫苦连天的道:‘清清把个活佛放去了!’”
(3).清越。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独坐无聊,偶在门侧临街小轩内,拿壁间紫玉鸞簫,手中按着宫、商、角、徵、羽,将时样新词曲调清清地吹起。”
(4).清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许公 ﹞吃了一惊,颯然觉来,乃是一梦。那四句却记得清清,仔细思之,不解其意。”
《國語辭典》:昭告  拼音:zhāo gào
明白的告知。《左传。成公十三年》:「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
《漢語大詞典》:虚费(虚費)
犹糜费。白白地消耗。后汉书·耿秉传:“以父任为郎,数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寧,其患专在 匈奴 。” 宋 范成大 《怀归寄题小艇》诗:“日出尘生万劫忙,可怜虚费隙驹光。”《水浒传》第八九回:“ 赵枢密 又道:‘放着下官为证,怎肯教虚费了将军大功!’” 明 袁宏道 《送刘都谏左迁辽东苑马寺簿》诗:“ 倭 奴逼 朝鲜 ,虚费百亿万。”
《國語辭典》:虚掷(虛擲)  拼音:xū zhí
浪费、虚度。《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不从事弓刀间立著功名,取那富贵,怎不枉了一生?虚掷光阴。」
《國語辭典》:刬地(剗地)  拼音:chǎn dì
1.依然、依旧。宋。陈允平〈丹凤吟。暗柳烟深何处〉词:「过了几番花信,晓来刬地寒意恶。」明。许三阶《节侠记》第九出:「愁听啼鸟频求侣,怜知己刬地分离。」
2.平白无故。宋。卢祖皋 夜飞鹊慢。骄嘶破清晓词:「牵衣揾弹泪,问凄风愁露,刬地东西。」《董西厢》卷一:「刬地相逢,引调得人来眼狂心热。」
3.怎的,为反诘语。宋。赵长卿 满江红。懊恼平生词:「记得当初低耳畔,是谁先有于飞约。惟到今、刬地误盟言,还先恶。」明。朱权《冲莫子》第二折:「你刬地敢伶牙俐嘴,誇强说会,使不著你唬鬼瞒神。」
4.反而。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往常我春心寄锦笺,离情接断弦,风流煞谢家庭院。到如今刬地教共猪狗同眠。」明。朱权《冲莫子》第三折:「你既觉悟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却怎么刬地怕风涛。」
《漢語大詞典》:刬的
见“ 剗地 ”。
《國語辭典》:坐失  拼音:zuò shī
白白失去。唐。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自然坐失盐利常数,所云获利一倍,臣所未见。」宋。苏轼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若价高本重,至时每斗只减十文,亦须坐失五十万馀贯。」
《國語辭典》:枵然  拼音:xiāo rán
1.大的样子。 南朝宋。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赵氏璧,徒乖魏王瓠。」李善注引《庄子》:「非不枵然大也。」
2.空虚的样子。唐。刘禹锡〈犹子蔚适越诫〉:「若知彝器乎?始乎斲轮,因入规矩,刳中廉外,枵然而有容者。」
3.饥饿的样子。宋。苏轼〈送笋芍药与公择〉诗二首之一:「久客厌虏馔,枵然思南烹。」
《漢語大詞典》:坐受
白白地承受。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臣以为盐商纳榷,为官糶盐,子父相承,坐受厚利,比之百姓,实则校优。”元史·世祖纪九:“ 瀘州 管军总管 李从 ,坐受军士贿,纵其私还,致万户 爪难 等为贼所杀,伏诛。”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吾老矣,岂可使 筦 筤 二子,坐受其累哉!” 张鼎丞 等《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他们不是让群众坐受敌人摧残,便是迫使群众作无希望的斗争。”
《漢語大詞典》:虚过(虚過)
白白地度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人生难得,无虚过也。” 唐 王建 《宫中调笑》词之三:“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宋 黄庭坚 《望远行》词:“自见来,虚过却、好时好日。”
《漢語大詞典》:珠贝(珠貝)
(1).产珠之贝,泛指珍珠宝贝。管子·侈靡:“若江湖之大也,求珠贝者不舍也。” 南朝 梁 江淹 《贻袁常侍》诗:“珠贝性明润,兰玉好芳坚。” 宋 苏轼 《与封守朱朝请书》:“某方治此书,得之颇有所开益。拜赐之重,若获珠贝。” 清 唐孙华 《冬日书怀》诗之二:“餘皇张旌旟,冶女炫珠贝。”
(2).指白地红纹的贝壳,可以入药。珠,通“ 朱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部二·贝子:“素质红章,谓之珠贝。”珠,一本作“ 朱 ”。
《國語辭典》:白地  拼音:bái dì
1.白色质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道:『曹辅佐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裤,非无文采,酷无裁制。』」《唐书。卷二三。仪卫志》:「第四行,小戟、刀、楯,白地雪花袄、冒。」
2.空地。《水浒传》第五三回:「若还不肯出来,放一把鸟火,把你家当都烧做白地。莫言不是。早早出来!」
3.平白无故。唐。李白 越女词:「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漢語大詞典》:白地明光锦(白地明光錦)
十六国时 后赵 织锦署所织的一种白底有文彩的丝织品。多比喻文质兼美的词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 孙绰 )道 曹辅佐 ( 曹毗 )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絝,非无文采,酷无裁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