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一枝草,一点露(一枝草,一点露)  拼音:yī zhī cǎo,yī diǎn lù
(谚语)每一个生命,老天都会赐与存活的条件,就如同每一枝草都可得到一滴露水的滋润。引喻为天无绝人之路。
《国语辞典》: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拼音:rén wèi cái sǐ,niǎo wèi shí wáng
(谚语)人为谋取钱财而不惜生命,就像鸟为了觅食而丧生一样。《官场维新记》第一三回:「俗语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说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国语辞典》:蝼蚁尚且偷生(蝼蚁尚且偷生)  拼音:lóu yǐ shàng qiě tōu shēng
(谚语)连蝼蚁都爱惜生命,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比喻一个人要能爱惜生命,不可轻生。也作「蝼蚁尚且贪生」。
《国语辞典》:蟪蛄不知春秋  拼音:huì gū bù zhī chūn qiū
蟪蛄夏生秋死,所以不知春秋。比喻生命短促或见识短浅。《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国语辞典》:紧急避难行为(紧急避难行为)  拼音:jǐn jí bì nàn xíng wéi
法律上指为避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身体、自由、财产遭受紧急危难,出于不得已的侵害他人行为。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明定为不罚,若行为过当亦得减轻或免除刑罚。
《国语辞典》:士为知己者死(士为知己者死)  拼音: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为了知心朋友不惜牺牲生命。汉。刘向《说苑。卷六。复恩》:「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豫让》:「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国语辞典》:杀生不如放生(杀生不如放生)  拼音:shā shēng bù rú fàng shēng
(谚语)指不宜随意残害生命。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师父息怒。本不干我事,是庞元帅使我来。师父,杀生不如放生,怎生饶过我来,可也好那。」
《国语辞典》:抛头颅洒热血(抛头颅洒热血)  拼音:pāo tóu lú sǎ rè xiě
比喻纵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如:「为了捍卫家国,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奋勇杀敌。」
《国语辞典》:不死也半条命(不死也半条命)  拼音:bù sǐ yě bàn tiáo mìng
就是不会危及生命也会受重伤。形容处境的险恶。如:「他这一掉下去,不死也半条命。」
《国语辞典》:不自由毋宁死(不自由毋宁死)  拼音:bù zì yóu wú níng sǐ
意指自由比生命更可贵。西元一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推动美国独立革命的政治家派屈克。亨利(Patrick Henry)在维吉尼亚州里奇蒙的圣约翰教堂发表了著名的「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or give me Death.)演说。这个句子在法国大革命及后来各地革命运动中成为常见的口号。此语在中国晚清革命思潮中亦颇为流行,改革家和思想家梁启超一九○二年在其《新民说》中即曾写道:「『不自由毋宁死!』斯语也,实十八、九两世纪中,欧美诸国民所以立国之本原也。」
《国语辞典》:殉义忘生(殉义忘生)  拼音:xùn yì wàng shēng
为正义而捐献生命。唐。陈子昂〈为副大总管屯营大将军苏宏晖谢表〉:「臣等殉义忘生,报恩惟死,不任感激庆戴。」也作「殉义忘身」。
《国语辞典》:殉义忘身(殉义忘身)  拼音:xùn yì wàng shēn
为正义而奉献生命。《陈书。卷三十一。萧摩诃等传。史臣曰》:「鲁广达全忠守道,殉义忘身,盖亦陈代之良臣也。」也作「殉义忘生」。
分类:奉献生命
《国语辞典》:心脏移植(心脏移植)  拼音:xīn zàng yí zhí
将一活体心脏移植到另一活体,以延续其生命的手术。手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活体心脏的取得与患者对移植心脏的适应。
《国语辞典》:欣生恶死(欣生恶死)  拼音:xīn shēng wù sǐ
喜爱生命,厌恶死亡。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八。妙林经二十七戒》:「一切众生,贪著有为,欣生恶死,意虽求生,由造死业。」
《国语辞典》:性命之忧(性命之忧)  拼音:xìng mìng zhī yōu
形容事态险恶,而有生命存续的顾虑。《老残游记》第九回:「路极险峻,很不好走,又有这场大雪,路影看不清楚,跌下去有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