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生员(生員)  拼音:shēng yuán
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入各府、州、县学读书的学生,统称为「生员」。《金瓶梅》第四九回:「军卫官员,吏典生员,僧道阴阳,都具连名手本,伺候迎接。」《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漢語大詞典》:武生员(武生員)
明 清 时代,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武童生,通称武生员。习称武秀才。《清文献通考·选举二》:“文生员举人内愿就武场,武生员举人内愿就文场,应各听其考试。”
《漢語大詞典》:卫生员(衛生員)
受过短期卫生训练,具有医疗卫生基本知识和急救护理等技术的初级卫生技术人员。 茹志鹃 《百合花》:“我问清了卫生员,原来因为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
《国语辞典》:廪膳生员(廪膳生员)  拼音:lǐn shàn shēng yuán
明清时代由官府供给粮食、俸禄的生员。《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增广既多,于是初设食廪者谓之廪膳生员,增广者谓之增广生员。」《儒林外史》第五回:「一个叫王仁,是县学廪膳生员。」简称为「廪生」。
《国语辞典》:增广生员(增广生员)  拼音:zēng guǎng shēng yuán
明代科举制度中,在固定的名额外,另增加录取的生员。不领月米,地位次于廪生。简称为「增生」。
《國語辭典》:附学生员(附學生員)  拼音:fù xué shēng yuán
古时考入府、州、县学中的生员,而无廪膳可领的称为「附学生员」。也称为「附生」。
《漢語大詞典》:附学生(附學生)
明 清 科举时代生员名称之一。 明 洪武 初,生员虽定额,但不久即增广,不拘额数。至 宣德 时,以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增广者称增广生员,各有一定额数。到 正统 元年,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则称附学生员,省称附生。 清 代凡童生入学者皆称附生,即秀才。 清 福格 《听雨丛谈》卷十一:“考此制准乎 明 季之法……其后添置名额,谓之增广生。又益置名额,谓之附学生。盖谓附於庠序,不更膳以廪禄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释社:“﹝官立社学﹞学生有五等,学生亦曰廪生,一也;增广生,二也;附学生,三也;青衣附学生,四也;社学俊秀生,五也。”
《國語辭典》:救生员(救生員)  拼音:jiù shēng yuán
在游泳池或海滨浴场,担任救护溺水者的工作人员。
《漢語大詞典》:辽生(遼生)
指 明 代因捐纳助 辽 饷而入监的生员。《梼杌闲评》第三八回:“先因 辽 餉不足,户部请开了个 辽 生例,纳银一百两准充附学纳监。”
《國語辭典》:诸生(諸生)  拼音:zhū shēng
1.众儒生。泛指在学的人。《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臣愿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2.老师对众多弟子的称呼。唐。韩愈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
3.科举时代对秀才的通称。《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宁疑为赴试诸生,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
4.众生物。《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
《國語辭典》:朋友  拼音:péng yǒu
友人的通称。《孟子。滕文公上》:「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文选。曹植。赠丁翼诗》:「我岂狎异人,朋友与我俱。」
《國語辭典》:儒学(儒學)  拼音:rú xué
1.儒家的思想教义。如:「中国向来以儒学为宗。」
2.称旧时府厅州县的教官为「儒学」。《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你既是生员,如何黑夜酗酒!带著送在儒学去!」
《國語辭典》:青衣  拼音:qīng yī
1.青色的衣服。古代低阶文官或卑贱者所穿的衣服。也称为「青衫」。
2.便服。如:「青衣小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换了一身青衣,教一个丫鬟随了。」也称为「青衫」。
3.春服。《礼记。月令》:「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
4.婢女。《三国演义》第八回:「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红楼梦》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
5.国剧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衣」。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也称为「青衫」、「衫子」。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蚕丛氏 。教民蚕桑,民尊之为神。路史·前纪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罗苹 注:“﹝ 南朝 齐武帝 ﹞ 永明 二年, 萧鑑 刺 益 ,治园 江 南,凿石冢,有椁无棺……有篆云: 蚕丛氏 之墓。 鑑 责功曹 何佇 坟之,一无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庙。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
分類:教民蚕桑
《國語辭典》:老师(老師)  拼音:lǎo shī
1.对传授道业、学问或技艺者的尊称。
2.学生对先生的尊称。
3.科举时代门生对座主的称呼。
《國語辭典》:老友  拼音:lǎo yǒu
1.相交多年情感深厚的朋友。《文明小史》第一回:「有一个老友,姓姚名士广,别号遁盦,本贯徽州,年纪七十多岁。」《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友与我相别二十年,不通音问;他今做官适意,可喜!可喜!」
2.明代士大夫对已考中秀才的儒学生员的称呼。《儒林外史》第二回:「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儒林外史》第二回:「你众位是不知道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
《國語辭典》:县学(縣學)  拼音:xiàn xué
科举时代,每县均设学堂,以教育人才,故称为「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