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理事  拼音:lǐ shì
1.治事,处理事务。《书经。武成》:「建官惟贤,位事惟能」汉。孔安国。传:「居位理事,必任能事。」《红楼梦》第六六回:「那时凤姐已大愈,出来理事行走了。」
2.职官名:(1)清置理事官,掌理旗务;又置理事同事,掌旗民狱讼之事。(2)清置,为驻外之官,后改称为「领事」。
3.代表公司、团体执行事务、行使权力的人。如:「常务理事」、「名誉理事」。
4.本体和现象。〈华严金师子章〉:「金与师子,相容成立,一多无碍;于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各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门。」
《国语辞典》:理事长(理事长)  拼音:lǐ shì zhǎng
由常务理事选出,代表理事会执行事务、行使权利的主持人。
《国语辞典》: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拼音:lián hé guó ān quán lǐ shì huì
联合国为维持国际和平、安全所设置的机构。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及由大会选举的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除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纷争外,并对侵略国实施经济及武力制裁的权利。简称为「安全理事会」。缩称为「安理会」。
《国语辞典》:海湾合作理事会(海湾合作理事会)  拼音:hǎi wān hé zuò lǐ shì huì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西元1981年,由波斯湾六国──沙乌地阿拉伯、卡达、巴林、阿拉伯联合大公国、阿曼与科威特,所组成的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主要目的在促进六国的经贸、文化、军事与科技、海关、旅游、立法和行政等各项交流活动。总部设于沙乌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也称为「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为「海合会」。
《國語辭典》:安全理事会(安全理事會)  拼音:ān quán lǐ shì huì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简称。参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条。
《國語辭典》:理事会(理事會)  拼音:lǐ shì huì
采取理事制组织的机构,由会员中选出之理事若干人组成,依会员大会决议章程之规定,执行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