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点上眉黄
 
一点红黄眉上秀
 
两眉黄彻
 
珠庭见微黄
 
眉间黄
 
眉间黄色
 
黄气珠庭渐满

相关人物
韩愈
 
冯宿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四〈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案:宿。】李【案:宗闵。】二员外〉【案:冯李时从裴度东征。】
城上赤云呈胜气,眉间黄色见归期。幕中无事惟须饮,即是连镳向阙时。
典故
小槽红,真珠滴
 
小槽红酒
 
小槽酒珍珠滴
 
酒滴小槽红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一〈白香山〉
苕溪渔隐曰:「江南人家造红酒,色味两绝。李贺《将进酒》云:『小槽酒滴真珠红』,盖谓此也。」

例句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 李贺 将进酒

典故
卷绡人
  
泪成珠


《汉武帝别国洞冥记》卷二
吠勒国……此国去长安九千里,在日南。人长七尺,被发至踵,乘犀象之车,船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
《昭明文选》卷五〈赋丙·京都下·吴都赋〉~24~
泉室潜织而卷绡,渊客慷慨而泣珠。开北户以向日,齐南冥于幽都。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原隰殊品,窊隆异等。象耕鸟耘,此之自与。穱秀菰穗,于是乎在。海为盐,采山铸钱。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晋·刘渊林:「俗传鲛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卖绡,绡者,竹孚俞也。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

例句

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李白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

恨无泉客泪,尽泣感恩珠。 李群玉 病起别主人

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王维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王维 送李判官赴东江

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 陶翰 送金卿归新罗

惭非海人别,泪下不成珠。 鲍溶 留辞杜员外式方

典故 
唾成珠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下·赵壹〉~263~
鲁生闻此辞,系而作歌曰:埶家多所宜,欬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典故
连珠璧


《汉书》卷二十一上〈律历志上〉~976~
宦者淳于陵渠复覆太初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师古曰:「言其应候不差也。」
典故  
照乘宝
  
魏国明珠

相关人物
梁惠王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齐)威王二十三年,与赵王会平陆。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韩婴《诗外传》以为齐宣王,其说异也。」

例句

玩馀轻照乘,谢欲等悬黎。 李咸用 谢友生遗端溪砚瓦

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权德舆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两省阁老院长

天真来照乘,成性却沉泉。 独孤绶 投珠于泉

润川终自媚,照乘且何由。 王起 浊水求珠

色共梁珠远,光随赵璧圆。 褚亮 奉月望应魏王教

典故  
绿帻卖珠儿
 
缘帻厨人
 
谒董君
 
卖珠儿

相关人物
红夫(馆陶公主)
 
董偃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初,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馀矣,近幸董偃。始偃与母以卖珠为事,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见,曰:『吾为母养之。』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至年十八而冠,出则执辔,入则侍内。为人温柔爱人,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号曰董君。主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安陵爰叔者,爰盎兄子也,与偃善,谓偃曰:『足下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欲安处乎?』偃惧曰:『忧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顾城庙远无宿宫,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上所欲也。如是,上知计出于足下也,则安枕而卧,长无惨怛之忧。久之不然,上且请之,于足下何如?』偃顿首曰:『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奏书献之。上大说,更名窦太主园为长门宫。主大喜,使偃以黄金百斤为爰叔寿。叔因是为董君画求见上之策,令主称疾不朝。上往临疾,问所欲,主辞谢曰:『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入,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一日卒有不胜洒扫之职,先狗马填沟壑,窃有所恨,不胜大愿,愿陛下时忘万事,养精游神,从中掖庭回舆,枉路临妾山林,得献觞上寿,娱乐左右。如是而死,何恨之有!』上曰:『主何忧?幸得愈。恐群臣从官多,大为主费。』上还。有顷,主疾愈,起谒,上以钱千万从主饮。后数日,上临山林,主自执宰敝膝,道入登阶就坐。坐未定,曰:『愿谒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顿首谢曰:『妾无状,负陛下,身当伏诛。陛下不致之法,顿首死罪。』有诏谢。主簪履起,之东箱自引董君。董君绿帻傅韝,随主前,伏殿下。主乃赞:『馆陶公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谒。』因叩头谢,上为之起。有诏赐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进觞。当是时,董君见尊不名,称为『主人翁』,饮大驩乐。主乃请赐将军列侯从官金钱杂缯各有数。于是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唐·颜师古注:「绿帻,贱人之服也。」

例句

帝问主人翁,有自卖珠儿。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李白 古风之八

典故
孟家珠

相关人物
孟珠


《乐府诗集》卷四十九〈清商曲辞·西曲歌下·孟珠〉
一曰〈丹阳孟珠歌〉。《古今乐录》曰:「〈孟珠〉十曲,二曲,倚歌八曲。旧舞十六人,梁八人。」词曰:「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道逢游冶郎,恨不早相识。望欢四五年,实情将懊恼。愿得无人处,回身与郎抱。」

例句

想得越人今夜见,孟家珠在镜中央。 徐凝 八月灯夕寄游越秀才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孺


《梁书》卷四十一〈刘孺列传〉~59~
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宋司空忠昭公。父悛,齐太常敬子。孺幼聪敏,七岁能属文。年十四,居父丧,毁瘠骨立,宗党咸异之。服阕,叔父瑱为义兴郡,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既长,美风采,性通和,虽家人不见其喜愠。本州召迎主簿。
典故
明珠报恩


《搜神记》卷二十~5~
哙参,养母至孝,曾有玄鹤,为弋人所射,穷而归参,参收养,疗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双至,各衔明珠以报参焉。

例句

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抱君恩。 王昌龄 留别司马太守

典故
明珠十斛


《本事诗·情感》
唐武后时,左司郎中乔知之有婢名窈娘,艺色为当时第一。知之宠爱,为之不婚。武延嗣闻之,求一见,势不可抑。既见即留,无复还理。知之痛愤成疾,因为诗,写以缣素,厚赂阍守以达。窈娘得诗悲惋,结于裙带,赴井而死。延嗣见诗,遣酷吏诬陷知之,破其家。诗曰:「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昔日可怜君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难,好将歌舞借人看。富贵雄豪非分理,骄奢势力横相干。别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红粉。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时载初元年三月也。四月下狱,八月死。
《朝野佥载》卷二
周补阙乔知之有婢碧玉,姝艳能歌舞,有文华,知之时幸,为之不婚。伪魏王武承嗣暂借教姬人妆梳,纳之,更不放还知之。知之作〈绿珠怨〉以寄之,其词曰:「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此日可怜偏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观,好将歌舞借人看。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碧玉读诗,饮泪不食三日,投井而死。承嗣撩出尸,于裙带上得诗,大怒,乃讽罗织人告之。遂斩知之于南市,破家籍没。

《昭明文选》卷三十九〈上书启·上书·狱中上书自明〉~77~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隋侯之珠,夜光之璧,秪足结怨而不见德;故有人先谈,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贱,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欲尽忠当世之君,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典故
参考典故
鲸目


《北史》卷九十四《倭国传》
有如意珠宝,其色青,大如鸡卵,夜则有光,云鱼眼睛也。

例句

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 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署)

典故
弄珠人


《昭明文选》卷四〈赋乙·京都中·南都赋〉~50~
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铜锡铅锴,赭垩流黄。绿碧紫英,青雘丹粟。太一馀粮,中黄玉。松子神陂,赤灵解角。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唐·李善注引《韩诗外传》曰:「郑交甫将南适楚,遵波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

简释

弄珠人:称美女子。清尤侗《赠木续仙姬十绝句》之三:“试取冰弦弹一曲,江头愁杀弄珠人。”

典故
琼珠碎却圆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二〈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
郊扉俗远长幽寂,野水春来更接连。锦席淹留还出浦,葛巾攲侧未回船。尊当霞绮轻初散,棹拂荷珠碎却圆。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國語辭典》:泣珠  拼音:qì zhū
传说鲛人流泪成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异人》:「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國語辭典》:咳唾  拼音:ké tuò
1.喷吐唾液。《大戴礼记。保傅》:「周旋俯仰,视瞻无仪,安顾咳唾,趋行不得。」
2.唾液、口水。《隋书。卷七五。儒林列传。王孝籍》:「伏惟明尚书公动哀矜之色,开宽裕之怀,咳唾足以活枯鳞,吹嘘可用飞穷羽。」
3.言论、谈吐。《庄子。渔父》:「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魏书。卷九三。恩倖列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睐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
《漢語大詞典》:梁珠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威王 ﹞与 魏王 会田於郊。 魏王 问曰:‘王亦有寳乎’ 威王 曰:‘无有。’ 梁王 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寳乎?’”后因以“梁珠”指宝珠。 唐 褚亮 《奉和望月应魏王教》:“色共 梁 珠远,光随 赵 璧圆。”
分類:宝珠
《漢語大詞典》:照乘
见“ 照乘珠 ”。
《國語辭典》:照乘珠  拼音:zhào shèng zhū
战国时魏惠王的宝珠。珠光能照明前后二十四辆车子。见《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后泛指珍贵的珠宝。唐。高适〈涟上别王秀才〉诗:「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明。张四维《双烈记》第三五出:「莫因贪看中秋月,失却盘中照乘珠。」
《國語辭典》:照乘珠  拼音:zhào shèng zhū
战国时魏惠王的宝珠。珠光能照明前后二十四辆车子。见《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后泛指珍贵的珠宝。唐。高适〈涟上别王秀才〉诗:「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明。张四维《双烈记》第三五出:「莫因贪看中秋月,失却盘中照乘珠。」
《漢語大詞典》:照车(照車)
照耀车辆。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后以代称照乘珠。 南朝 宋 谢庄 《孝武宣贵妃诔》:“照车去 魏 ,联城辞 赵 。”参见“ 照乘珠 ”。
分類:照耀车辆
《國語辭典》:主人翁  拼音:zhǔ rén wēng
1.主人。如:「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奴家姓陶,名幼芳,就是昨日主人翁之女。」也作「主人公」。
2.主要人物。如:「这部小说中的主人翁是年迈的老人和他的小孙女。」
《國語辭典》:主人  拼音:zhǔ rén
1.拥有主权的人。《三国演义》第五六回:「今日皇叔做了东吴女婿,便是鲁肃主人,如何敢坐?」《儒林外史》第五回:「便是管事的管家、家人、媳妇、丫鬟、使女黑压压的几十个人,都来磕了主人、主母的头。」
2.东家,相对于宾客而言。《文选。潘岳。笙赋》:「酒酣徒扰,乐阙日移,疏客始阑,主人微疲。」《儒林外史》第二回:「金有馀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夥客人都也同了去看,又央及行主人领著。」
《國語辭典》:绿帻(綠幘)  拼音:lǜ zé
1.古时仆役的服饰。《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董君绿帻傅韝。」唐。颜师古。注:「绿帻,贱人之服也。」唐。李白〈古风〉五九首之八:「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2.宠臣所戴的帽子,或指权贵子弟所穿戴的衣冠服饰。《文选。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一首》:「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
《國語辭典》:明珠  拼音:míng zhū
1.宝珠。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明珠翠羽,往往而在。」晋。左思〈魏都赋〉:「虽明珠兼寸,尺璧有盈曜。」
2.比喻珍爱的人。如:「她是她父母亲的掌上明珠。」
《漢語大詞典》:明珠投暗
见“ 明珠暗投 ”。
《國語辭典》:明珠暗投  拼音:míng zhū àn tóu
珍贵的东西落入不明价值的人手里,而得不到赏识或珍爱。语本《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后比喻怀才不遇,高才屈居下位或好人误入歧途。元。高明〈二郎神。从别后套。集贤宾〉曲:「怕朱颜去也难留,把明珠暗投,不如意十常八九。」《聊斋志异。卷六。鸽异》:「我以君能爱之,故托以子孙,何乃以明珠暗投,致残鼎镬。」
《漢語大詞典》:目珠
眼球。《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周身各位骨度》:“目珠。”注:“目珠者,目睛之俗名也。”
分類: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