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玩意
(1).犹玩味,体味。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右丞画渡水罗汉:“ 山谷 云:‘阿罗皆具神通,何至拖泥带水如此’……不知 山谷 何为作此语,岂犹未能玩意笔墨之外耶?”
(2).寄托情趣。 宋 沈虞卿 《〈小畜集〉序》:“ 咸平 初,﹝ 王禹偁 ﹞来於 齐安 ,在郡政化孚洽,容与暇景,作竹楼 无恒斋 、 睡足轩 以玩意。”
(3).亦作“ 玩艺 ”。即玩意儿。指曲艺、杂技等。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筵九》:“每至筵九,皇上幸 西厂子 小殿筵宴,看玩艺贯跤。”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想当初,在戏园,唱玩艺,挣洋钱;欢欢喜喜天天像过年。”
(4).亦作“ 玩艺 ”。即玩意儿。指技艺,技巧。 老舍 《断魂枪》:“神枪 沙子龙 是我的师傅,玩艺地道。”
(5).亦作“ 玩艺 ”。即玩意儿。指某种事物、举动等。多用作表示轻视之词。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但后来被捕的释放,未名社也启封了。忽封忽启,忽捕忽放,我至今还不明白是怎么的一个玩意。” 张天翼 《仇恨》:“要有那杆玩意,别人敢动一动!”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他的性格本身就和恐惧、怀疑、阿谀奉承……时常发生冲突、 童贞 最讨厌的正是这些玩艺。”
(6).亦作“ 玩艺 ”。即玩意儿。特指玩具。 鲁迅 《野草·风筝》:“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做的玩艺。”参见“ 玩意儿 ”。
《國語辭典》:玩意儿(玩意兒)  拼音:wán yì ér
1.小玩具或装饰品。如:「书匮里摆的一些泥人、玩偶等等的小玩意儿,色泽鲜艳、造型轻巧,真是漂亮极了!」
2.用来寄托情趣或打发时间的事物。如唱戏、打牌、耍杂技等。如:「他退休后閒居无事,打算找些玩意儿打发时间。」也作「玩艺儿」、「顽意儿」。
3.对人、事、物的鄙称。《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那守旧的女子,朝梳头,夜裹足,单做男人的玩意儿,我可不要娶这种女人?」
《漢語大詞典》:追人
古代幻术。追,通“ 雕 ”。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百兽马戏鬭虎,唐梯追人。”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唐梯追人》:“唐梯,今之上高竿也。追人,追,犹追琢,令割截人,易牛马首。”一说劐指雕琢玩具的艺人。见 马非百 注。
《国语辞典》:弹珠(弹珠)  拼音:dàn zhū
用玻璃或合成金属制成的小圆珠,为孩童的玩具之一。
《漢語大詞典》:嘎嘎
亦作“嘠嘎”。 一种儿童玩具,两头尖,中间大。《三侠五义》第五四回:“原来里面是个嘎嘎形儿,全无抓手,用油灰抹亮,惟独当中却有一缝,望时可以见天。 展爷 明白叫通天窟。”
《國語辭典》:空钟(空鐘)  拼音:kōng zhong
用竹子和木头制成的玩具。两端有二圆盘,中有横木,以绳子绕圈,再继续抽拉,即旋转而嗡嗡作响。也称为「空筝」、「空竹」。
分類:玩具具名
《國語辭典》:黄胖(黃胖)  拼音:huáng pàng
泥制的胖娃娃。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戊集。黄胖诗》:「韩以春日宴族人于西湖,用土为偶,名曰:『黄胖』。」
《國語辭典》:积木(積木)  拼音:jī mù
1.积聚的木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寇水注》:「唐水汎涨,高岸崩颓,城角之下有大积木。」
2.儿童玩具。由各种形状色彩的木块组成,用以组合建筑物或车船等,可藉以启发儿童智慧及组织能力。
《國語辭典》:铁环(鐵環)  拼音:tiě huán
铁线绕成的铁圈。如:「那门上的铁环已生锈了。」
《國語辭典》:玩偶  拼音:wán ǒu
1.制作成人形的玩具。
2.比喻傀儡。如:「他身居要职,却无实权,可谓有心人士手中的玩偶。」
分類:人像玩具
《漢語大詞典》:竹枪
亦作“ 竹鎗 ”。
(1).一种竹制的刺击兵器。宋史·外国传四·交阯:“兵器止有弓弩、木牌、梭枪、竹枪,弱不可用。” 明 苏伯衡 《谭济传》:“其子弟皆荷竹鎗、木橛而前,一昼夜得七千人。”
(2).指一种儿童玩具。
《國語辭典》:闷葫芦(悶葫蘆)  拼音:mèn hú lu
比喻难以猜破的哑谜,或弄不清楚的事情。《水浒传》第二八回:「终不成将息得我肥胖了,却来结果我?这个鸟闷葫芦,教我如何猜得破?」《红楼梦》第五回:「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天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國語辭典》:九连环(九連環)  拼音:jiǔ lián huán
一种玩具。上面有长圈,中套九个铁环,每个铁环下连著一根下垂的铁丝,穿过后面铁环,环环相连而成九个连环,下面用一长形锁片,扣住九根下垂的铁丝。懂得诀窍的人,能将九个铁环逐一解下,再一个个套上去。
《國語辭典》:陀螺  拼音:tuó luó
一种木头制的圆锥形玩具。下端有铁尖,绕上绳子,急甩出去,落地后就能在地上直立旋转。
《國語辭典》:不倒翁  拼音:bù dǎo wēng
1.一种人形玩具,依重心作用,常能竖立不倒。
2.比喻善于趋避,不容易失败的人。如:「这位候选人在政坛上,尽管历经风雨,仍然保有一席之地,堪称为政坛的不倒翁。」也作「搬不倒儿」、「扳不倒儿」、「捕醉仙」。
《漢語大詞典》:莫奈何
(1).无可奈何。 沙汀 《困兽记》六:“‘你这个嚼牙龈的!’她大声笑骂道:‘人家还伤心得莫奈何哩!’”
(2).木制的小儿玩具。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二小姐更喜欢了,找着 春秀 ,说明天一定给她带一个大莫奈何回来。”原注:“木制的小儿玩具,很像一个捣花椒胡椒的木臼。只是那只木杵却永远陷在臼里,可以旋转,莫奈何把它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