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去鲁迟迟
  
圣之清
 
迟迟去鲁


《孟子注疏》卷十上〈万章章句上〉~76~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典故
寸晷尺玉
 
寸晷尺璧
  
尺璧分光
 
尺璧寸阴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27~
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列传〉~774~
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典故
乏桂燃
 
尺薪如桂
  
桂玉一炊
 
桂玉粮薪
 
湿薪如桂
 
炊桂薪
   
炊苍玉
 
燃新桂
 
燃桂
 
爨丹桂
   
米如珠
 
米如珠玉
 
薪如桂
 
薪桂粒琼
 
苏鬼难因
 
买桂炊玉
 
相关人物
苏秦


《战国策》卷十六〈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538~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杂诗十首〉~383~
〈杂诗十首〉其十:「黑蜧跃重渊,商羊舞野庭。飞廉应南箕,丰隆迎号屏。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霖沥过二旬,散漫亚九龄。阶下伏泉涌,堂上水衣生。洪潦浩方割,人怀昏垫情。沈液漱陈根,绿叶腐秋茎。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环堵自颓毁,垣闾不隐形。尺烬重寻桂,红粒贵瑶琼。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虽荣田方赠,为沟壑名。取志于陵子,比足黔娄生。」

例句

粮薪极桂玉,大道生榛刺。 李群玉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

冰霜想度商于冻,桂玉愁居帝里贫。 李群玉 金塘路中

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 林宽 献同年孔郎中

尺薪功比桂,寸粒价高琼。 林宽 苦雨

宿雨方然桂,朝饥更摘蔬。 羊士谔 永宁小园即事

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 钱起 秋霖曲

典故
下履凫
 
仙人履
  
令宰仙
 
借凫
 
两玉凫
 
两凫
 
化履
  
履曳凫
 
汉殿凫
 
玉凫飞上
 
王令
    
王乔西飞
 
王乔凫舄
  
翔凫
 
叶县宰
 
叶县履
  
赤舄飞朝
 
蹑凫骑
 
逐凫
 
双飞凫
  
双凫飞去
 
云表飞屐
   
飞凫仙令
 
飞凫仙子
  
凫仙
 
凫影
  
凫集
  
凫飞叶县
 
相关人物
王乔


《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王乔〉~272~
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乔曰:「天帝独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百姓乃为立庙,号叶君祠。牧守每班录,皆先谒拜之。吏人祈祷,无不如应。若有违犯,亦立能为祟。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复声焉。或云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

简释

凫舄:喻指仙术。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三十韵》:“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例句

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 刘商 送林衮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

市人委百货,邑令遗双凫。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孟浩然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宋之问 送合宫苏明府颋

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岑参 寻少室张山人闻兴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凫舄旧称仙,鸿私降自天。 岑参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赋诗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

驷马归咸秦,双凫出海门。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

金溪碧水玉潭沙,凫舄翩翩弄日华。 徐彦伯 饯唐永昌

今朝茂宰寻真处,暂驻双凫且莫归。 朱湾 同达奚宰游窦子明仙坛

叶令双凫至,梁王驷马来。 李元操 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

旧山闻鹿化,遗舄尚凫飞。 李德裕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李白 赠王汉阳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李白 赠王汉阳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李白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玉棺来九天,凫舄掩穷泉。 李群玉 伤友

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 李适 唐永昌赴任东都(自尚书郎为令)

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 杜甫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叶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 杜甫 敬简王明府(甫尝为唐兴县宰王潜作客馆记。疑即王明府)

太史侯凫影,王乔随鹤翎。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景仙)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杜甫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 权德舆 送上虞丞

家风本钜儒,吏职化双凫。 权德舆 送从翁赴任长子县令

闻君墨绶出丹墀,双舄飞来伫有期。 武平一 饯唐永昌

应宰凫还集,辞郎雉少留。 沈佺期 饯唐郎中洛阳令

凫飞将去叶,剑气尚埋丰。 无可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寄言飞凫舄,岁晏同联翩。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河洛风烟壮市朝,送君飞凫去渐遥。 薛稷 饯唐永昌

出曳仙人履,还熏侍女衣。 苏颋 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

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苏颋 饯荆州崔司马

制锦蜀江静,飞凫汉阙遥。 钱起 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

脱身凫舄里,载笔虎闱前。 钱起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万室遥方犬不鸣,双凫下处人皆静。 钱起 送马明府赴江陵

凫舄傍京辇,氓心悬灌坛。 钱起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

空羡双凫舄,俱飞向玉轮。 陈子昂 送梁李二明府

矫翰雷门鹤,飞来叶县凫。 陆敬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都字

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以同寻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别后相思在何处?祗应关下望仙凫。 马怀素 饯唐永昌

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并序)

传闻叶县履,飞向洛阳城。 骆宾王 和李明府

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

诏宠金门策,官荣叶县凫。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群羊化石尽,双凫与我违。 鲍溶 感兴

典故
方兰生门
 
生不当门
 
生处依玉砌
 
当门任君锄
 
当门种兰
 
当门兰
 
芳草不锄
 
兰不当门
 
兰偶当门
 
兰生既当门
 
兰生谷底
 
锄兰

相关人物
刘备


《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周群传〉~02~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人密白其言。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裕遂弃市。
典故
三年不顾
 
三年送目
 
下蔡倡
 
下蔡倾
 
下蔡城危
 
下蔡迷
 
偷窥笑眼
 
增之太长,减之太短
 
墙东宋
 
墙头岑寂
 
太赤
 
宋家东
 
宋家邻
 
宋玉墙
 
宋玉东家
 
宋玉东邻
 
宋玉墙东
 
宋玉墙头
 
宋玉邻
 
宋邻
 
宋邻东畔
 
惑阳城
 
慕宋
 
施朱施粉
  
东家一笑
    
东邻女
 
东邻妙
 
东邻子
 
楚女窥墙
  
登墙女
  
窥宋东墙
 
窥宋玉
 
窥邻
 
粉墙偷眼觑
 
红欹宋玉
 
莫把一分增减
 
西邻公子
 
西邻宋
 
西邻宋家
   
迷下蔡惑阳城
 
邻墙招
 
邻宋玉
 
阳城下蔡
 
阳城惑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宋玉


《昭明文选》卷十九〈 赋癸·情·登徒子好色赋〉~892~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士。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未。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艺文类聚》卷十八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据《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简释

三年送目:指女子爱慕男子。宋杨亿《宋玉》:“三年送目愁邻媛,七泽迷魂怨楚辞。”

宋玉墙:喻女子寄情之所。唐罗隐《桃花》:“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例句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于濆 宫怨

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

阳城迷处笑,京兆画时嚬。 吴融 倒次元韵

住处方窥宋,平生未嫁卢。 吴融 即席十韵

城堪迷下蔡,台合上姑苏。 吴融 即席十韵

可怜三五夕,妩媚善为邻。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

未达东邻还绝想,不劳南浦更销魂。 吴融 春晚书怀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唐彦谦 离鸾

羞杀登墙女,饶将解佩人。 徐夤 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

宋玉邻边腮正嫩,文君机上锦初裁。 徐夤 忆牡丹

昔岁曾为萧史伴,今朝应作宋家邻。 方干 赠美人四首

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 李商隐 夜思

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 李商隐 思贤顿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李商隐 无题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李商隐 赠歌妓二首

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 李商隐 镜槛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 李白 效古二首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李白 白纻辞三首之一

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

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 杜牧 偶作

宋玉东家女,常怀物外多。 梁锽 观王美人海图障子

莫作经时别,西邻是宋家。 权德舆 玉台体十二首

花恨红腰柳妒眉,东邻墙短不曾窥。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王硕 和三乡诗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白居易 感情

一笑阳城人便惑,何堪教见杜红儿。 罗虬 比红儿诗

红儿若在东家住,不得登墙尔许年。 罗虬 比红儿诗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攲宋玉墙。 罗隐 桃花

郎若姓何应解傅,女能窥宋不劳施。 罗隐

早惑阳城客,今悲华锦筵。 赵嘏 昔昔盐二十首恒敛千金笑

每笑东家子,窥他宋玉墙。 霍总 关山月

有时自患多情病,莫是生前宋玉身。 韦庄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 韩偓 偶见

莫道风流无宋玉,好将心力事妆台。 韩偓 席上有赠

手持双豆蔻,的的为东邻。 韩偓 无题

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 骆宾王 咏美人在天津桥

典故
三闾湘妃曲
 
佩沉湘浦
 
向江捐玉佩
 
楚佩
 
湘妃浦
  
遗佩沉澧浦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湘君〉~59~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斲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閒。晁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楚辞补注》卷第二〈九歌·湘夫人〉~64~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典故
楚魄难招
 
骚魂招不返

相关人物
宋玉


《楚辞补注》卷九〈招魂〉~97~
〈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魂者,身之精也。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以讽谏怀王,冀其觉悟而还之也。」
《楚辞补注》卷九〈招魂〉~97~
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归来兮不可以久些。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悬人以娭,投之深渊些。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归来归来,往恐危身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士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血拇,逐人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归来,恐自遗灾些。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工视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典故
楚玉恨赋


《楚辞补注》卷八〈九辩〉~82~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恍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叶烟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颜淫溢而将罢兮,柯彷佛而萎黄;梢櫹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
典故
褚伯玉

相关人物
褚伯玉


《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褚伯玉传》
伯玉少有隐操,寡嗜欲。年十八,父为之婚,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遂往剡,居瀑布山。性耐寒暑,时人比之王仲都。在山三十馀年,隔绝人物。王僧达为吴郡,苦礼致之,伯玉不得已,停郡信宿,裁交数言而退。

例句

还同褚伯玉,入馆忝州人。 丘丹 奉酬韦苏州使君

典故
床下玉灵


《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3239~
卜禁曰:子亥戌不可以卜及杀龟。日中如食已卜。暮昏龟之徼也,不可以卜。庚辛可以杀,及以钻之。常以月旦祓龟,先以清水澡之,以卵祓之,乃持龟而遂之,若常以为祖。人若已卜不中,皆祓之以卵,东向立,灼以荆若刚木,土卵指之者三,持龟以卵周环之,祝曰:「今日吉,谨以粱卵焍黄祓去玉灵之不祥。」玉灵必信以诚,知万事之情,辩兆皆可占。不信不诚,则烧玉灵,扬其灰,以徵后龟。其卜必北向,龟甲必尺二寸。卜先以造灼钻,钻中已,又灼龟首,各三;又复灼所钻中曰正身,灼首曰正足,各三。即以造三周龟,祝曰:「假之玉灵夫子。夫子玉灵,荆灼而心,令而先知。而上行于天,下行于渊,诸灵数?,莫如汝信。今日良日,行一良贞。某欲卜某,即得而喜,不得而悔。即得,发乡我身长大,首足收人皆上偶。不得,发乡我身挫折,中外不相应,首足灭去。」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注:「尊神龟而为之作号。」
典故
吹撤玉笙


《全唐五代词》卷四〈浣溪纱〉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典故
春动香葭
 
灰动葭莩
 
灰飞玉琯
 
灰飞缇室
 
玉管春葭
 
玉管飞灰
 
琯灰
 
缇室飞灰
 
葭吹六琯
 
葭琯飞灰
 
飞律灰
 
香葭暖透黄钟管


《后汉书》志第一〈律历上·候气〉~306~
夫五音生于阴阳,分为十二律,转生六十,皆所以纪斗气,效物类也。天效以景,地效以响,即律也。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除。是故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钟律,权土炭,效阴阳。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钟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短极,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进退于先后五日之中,八能各以候状闻,太史封上。效则和,否则占。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六十。候日如其历。
典故
子玉
 
子玉铭
 
崔瑗铭
 
相关人物
崔瑗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子)崔瑗〉~722~
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年十八,至京师,从侍中贾逵质正大义,逵善待之,瑗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诸儒宗之。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初,瑗兄章为州人所杀,瑗手刃报仇,因亡命。会赦,归家。家贫,兄弟同居数十年,乡邑化之。……岁中举茂才,迁汲令。在事数言便宜,为人开稻田数百顷。视事七年,百姓歌之。……汉安初,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荐瑗宿德大儒,从政有迹,不宜久在下位,由此迁济北相。……瑗高于文辞,尤善为书、记、箴、铭,所著赋、碑、铭、箴、颂、七苏、南阳文学官志、叹辞、移社文、悔祈、草书埶、七言,凡五十七篇。其南阳文学官志称于后世,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瑗爱士,好宾客,盛脩肴膳,单极滋味,不问馀产。居常蔬食菜羹而已。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
《昭明文选》卷五十六〈箴铭诔上·铭·座右铭〉~2409~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例句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周朴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张荐 奉酬礼部阁老韩韵离合见赠

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 杜牧 寄崔钧

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一

侧闻鲁恭化,秉德崔瑗铭。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谏曹将列宿,几处期子玉。 权德舆 奉和崔阁老清明日候许阁老交直之际辱裴阁老书招云与考功苗曹长先城南游览独行口号因以简赠

子玉谅贞实,持刑慎丹笔。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典故
二雏
 
大儿清彻
 
孔释抱送
 
徐卿
 
徐卿梦
 
徐卿秋水澈
 
徐子冰玉为神骨
 
徐雏分大小
 
秋水为神
 
精神秋水
 
膝下双雏
 
衮衮公侯
 
释氏抱送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徐卿二子歌〉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异时名位岂肯卑微休】。
《國語辭典》:三德  拼音:sān dé
1.三种品德。《书经。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2.具有至德、敏德、孝德的三长老。《大戴礼记。曾子本孝》:「任善不敢臣三德。」汉。戴德。注:「三德,三老也。」
《國語辭典》:玉振金声(玉振金聲)  拼音:yù zhèn jīn shēng
比喻才德兼备,学识渊博。参见「金声玉振」条。《梁书。卷二五。徐勉传》:「网罗经诰,玉振金声,义贯幽微,理入神契。」唐。杨烱〈从弟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回光,清风度曲,崔亭伯真龙之气,扬子云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馀力,远心天授,高兴生知,尽江海之良图,得烟霞之秘算。」
分類:文章道德
《國語辭典》:金声玉振(金聲玉振)  拼音:jīn shēng yù zhèn
为孟子称赞孔子圣德兼备,正如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语本《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后用以比喻才德兼备,学识渊博。唐。张说〈邠王府长史阴府君碑铭〉:「史门文宗,国子儒允,克家踵武,金声玉振。」也作「玉振金声」。
《國語辭典》:寸阴(寸陰)  拼音:cùn yīn
阴,日影。语本《淮南子。原道》:「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比喻极短的时间。南朝宋。鲍照〈拟古诗〉八首之四:「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也作「寸晷」。
《漢語大詞典》:惜寸阴(惜寸陰)
极言珍惜时间。语本《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晋书·陶侃传:“﹝ 陶侃 ﹞常语人曰:‘ 大禹 圣人,乃惜寸阴;至众人,当惜分阴。’” 唐 綦毋潜 《送章彝下第》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僕家贫,办束金不易,即不能惜寸阴,而加以夜半,则我之二日,可当人三日。”
分類:珍惜时间
《漢語大詞典》:桂玉
(1).桂玉之地。指京师。 唐 黄滔 《崔右丞启》:“ 滔 献赋命奇,食贫计尽,难安桂玉,须逐萍蓬。” 唐 罗邺 《东归》诗:“都缘桂玉无门住,不算山川去路非。”参见“ 桂玉之地 ”。
(2).喻昂贵的柴米。 宋 王禹偁 《单州谢上表》:“身叨赴闕,颇更思乡……分俸则桂玉不完,聚族则京师难住。” 元 麻革 《为王德新寿》诗:“数口虀盐忧桂玉,一川风雨独柴荆。”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林会试》:“大军之后,继以凶年,家园清素,桂玉关心。”参见“ 桂薪玉粒 ”。
《漢語大詞典》:桂玉之地
指京师。 宋 戴埴 鼠璞·桂玉:“ 马存 字 长游 ,谓子游京师,薪如束桂,米如裹玉,世以桂玉之地为京师。”
分類:京师
《漢語大詞典》:桂薪玉粒
典出战国策·楚策三:“ 苏秦 之 楚 ,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 楚王 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説。’对曰:‘ 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謁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以“桂薪玉粒”指柴米昂贵。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讹》:“公婆年迈,慈母身孤,兼之室似罄悬,谁办桂薪玉粒。” 明 张居正 《雪中柬刘生》诗:“城南处士索居者,四壁寥然对虚牗。桂薪玉粒乌裘敝,千金卖文復何有。”
分類:柴米昂贵
《漢語大詞典》:炊玉
以昂贵如玉的米、粟做饭。形容物价高、生活困难或饭食珍贵。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米启》:“非丹灶而流珠,异 荆臺 而炊玉。” 宋 苏轼 《和蔡準郎中见邀游西湖》之三:“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宋 黄庭坚 《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梦惊如昨日,炊玉困京华。” 宋 范成大 《江源县张季长正字善颂堂》诗:“回思閔雨时,敢望遽炊玉。”参见“ 炊桂 ”。
《國語辭典》:炊桂  拼音:chuī guì
柴少而难得,其贵重如桂。比喻物价昂贵,生活困难。《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今令臣食玉炊桂。」
《漢語大詞典》:炊琼爇桂(炊瓊爇桂)
煮玉烧桂。比喻物价高昂。 唐 林宽 《献同年孔郎中》诗:“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参见“ 炊桂 ”。
《國語辭典》:炊桂  拼音:chuī guì
柴少而难得,其贵重如桂。比喻物价昂贵,生活困难。《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今令臣食玉炊桂。」
《漢語大詞典》:玉桂
(1).米如玉,薪如桂。喻生活费用之高。语出战国策·楚策三:“ 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謁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转喻生活豪华。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 长安 玉桂国,戟带披侯门。”
(2).桂树的美称。 宋 杨万里 《中秋与诸子果饮》诗:“酒入银河波底月,笛吹玉桂树梢风。”
《漢語大詞典》:珠桂
谓米如珠,薪如桂,极言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清 顾炎武 《寄次耕》诗:“相对愁珠桂,流民輦下多。”参见“ 米珠薪桂 ”。
《國語辭典》:米珠薪桂  拼音:mǐ zhū xīn guì
米如珍珠,柴如桂木。语本《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比喻物价昂贵。《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但长安乃米珠薪桂之地也,先生资釜既空,将何存立?」也作「薪桂米珠」。
《國語辭典》:食玉炊桂  拼音:shí yù chuī guì
食物比玉还珍贵,柴薪价钱比桂树更高。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陈书。卷六。后主本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
《漢語大詞典》:仙凫(仙鳧)
(1).后汉书·方术传·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常以“仙鳧”作为履的典实。 唐 段成式 《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诗:“掷履仙鳧起,撦衣蝴蝶飘。” 唐 姚月华 《制履赠杨达》诗:“金刀翦紫羢,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鳧,飞来入闺里。” 唐 孟浩然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诗:“仙鳧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2).比喻足迹、行踪。 明 何景明 《送寇定州》诗:“霄汉仙鳧去,风尘老驥行。”
(3).鸭的美称。 唐 李邕 《斗鸭赋》:“徵羽毛之好鸟,得渤澥之仙鳧。”
《漢語大詞典》:化凫(化鳧)
典出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吴郡 鱼城 ,城下水中有石首鱼,至秋化为鳧,鳧项中尚有石。”后以“化鳧”借指有道之士。 宋 叶适 《赵知县挽词》:“空闻割鸡笑,不见化鳧留。”
分類:有道之士
《國語辭典》:王乔(王喬)  拼音:wáng qiáo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参见「王子乔」条。
2.人名。生卒年不详,汉叶县人,曾为县令。相传其善于神术,曾把鞋子化成两只凫鸟乘坐,进见帝王。
《國語辭典》:王子乔(王子喬)  拼音:wáng zǐ qiáo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也称为「王乔」、「王子晋」。
《漢語大詞典》:王乔履(王喬履)
见“ 王乔舄 ”。
《漢語大詞典》:王乔舄(王喬舄)
亦作“ 王乔屨 ”。亦作“ 王乔履 ”。 指 王乔 飞凫入朝故事。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二:“千里无关梁,安得 王乔 屨?”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之一:“看君宜著 王乔 履,真赐还疑出尚方。” 宋 刘攽 《过太康县马上口占》:“举翼 王乔 舄,排云 子晋 簫。” 清 吕谦恒 《望吴岳呈王使君拟山》诗:“凌风欲躡 王乔 舄,玉粒丹砂信可捫。”
分類:王乔入朝
《漢語大詞典》:王乔舄(王喬舄)
亦作“ 王乔屨 ”。亦作“ 王乔履 ”。 指 王乔 飞凫入朝故事。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二:“千里无关梁,安得 王乔 屨?”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之一:“看君宜著 王乔 履,真赐还疑出尚方。” 宋 刘攽 《过太康县马上口占》:“举翼 王乔 舄,排云 子晋 簫。” 清 吕谦恒 《望吴岳呈王使君拟山》诗:“凌风欲躡 王乔 舄,玉粒丹砂信可捫。”
分類:王乔入朝
《漢語大詞典》:王凫(王鳧)
指 王乔 飞凫入朝故事。后用为出任县令的典实。 唐 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 王 鳧聊暂出, 萧 雉只相驯。” 清 查慎行 《送同年宫书升赴任临汾》诗:“矫首共看 汾水 上,一双飞舄是 王 鳧。”参见“ 王乔 ”。
《國語辭典》:王乔(王喬)  拼音:wáng qiáo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参见「王子乔」条。
2.人名。生卒年不详,汉叶县人,曾为县令。相传其善于神术,曾把鞋子化成两只凫鸟乘坐,进见帝王。
《漢語大詞典》:叶县凫(葉縣鳧)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説 孝明帝 时,尚书郎 河东 王乔 ,迁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常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鳧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鳧举罗,但得一双舄耳。”后因以“叶县鳧”指代得到皇上眷念的县令。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詔宠 金门 策,官荣 叶县 鳧。”
《漢語大詞典》:双凫(雙鳧)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汉 扬雄 《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 宋 黄庭坚 《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 元 虞集 《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漢語大詞典》:飞舄(飛舃)
(1).指可乘以飞行的仙鞋。 明 何景明 《七述》:“於是弥驾层颠,飞舃絶嶠。” 清 吴伟业 《惠山二泉亭为无锡吴邑侯赋》诗:“寺外流觴何处访,公餘飞舃偶来听。”
(2).对宾客的雅称。 宋 杨亿 《夜宴》诗:“鹤盖留飞舃,珠喉怨落梅。” 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飞舃遥临,光賁遐諏。”参见“ 飞鳧舃 ”。
《漢語大詞典》:飞凫舄(飛鳧舃)
指会飞的仙鞋。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东 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南朝 梁 沈约 《和谢宣城》:“ 王乔 飞鳧舃, 东方 金马门 。”后亦借指官员。 唐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诗:“寄言飞鳧舃,岁晏共联翩。”
分類:官员
《國語辭典》:飞凫(飛鳧)  拼音:fēi fú
1.飞翔的凫鸟。《文选。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2.轻快迅速的小船。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
《漢語大詞典》:飞凫舄(飛鳧舃)
指会飞的仙鞋。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东 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南朝 梁 沈约 《和谢宣城》:“ 王乔 飞鳧舃, 东方 金马门 。”后亦借指官员。 唐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诗:“寄言飞鳧舃,岁晏共联翩。”
分類:官员
《國語辭典》:凫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凫舄指会飞的鞋子。典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分類:县令典实
《漢語大詞典》:凫飞(鳧飛)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 王乔 任 叶县 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后用“鳧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唐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凤去妆楼闭,鳧飞 叶县 遥。” 宋 刘克庄 《送薛明府》诗:“祇恐鳧飞后,民间事事新。”参见“ 鳧舄 ”。
《國語辭典》:凫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凫舄指会飞的鞋子。典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分類:县令典实
《漢語大詞典》:凫骑(鳧騎)
谓仙人以飞凫为坐骑。 唐 韩愈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诗:“还随躡鳧骑,来访驭风襟。”参见“ 鳧舄 ”。
分類:仙人坐骑
《國語辭典》:凫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凫舄指会飞的鞋子。典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分類:县令典实
《漢語大詞典》:东墙窥宋(東牆窺宋)
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 元 姚燧 《新水令·冬怨》套曲:“悔当日东墙窥 宋 ,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参见“ 东家子 ”。
《漢語大詞典》:东家子(東家子)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 唐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唐 霍总 《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 东家处子 ”。 林学衡 《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分類:美貌女子
《漢語大詞典》:东家女(東家女)
泛指东邻美女。 清 方拱乾 《绝域纪略》:“男子偶有悦於东家女,女父母曰:‘必逐而妇。’归遂不动色而逐之。”参见“ 东家子 ”。
《漢語大詞典》:东家子(東家子)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 唐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唐 霍总 《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 东家处子 ”。 林学衡 《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分類:美貌女子
《國語辭典》:东墙(東牆)  拼音:dōng qiáng
东边的墙垣。借指邻家。如:「东墙处子」。
《漢語大詞典》:东墙窥宋(東牆窺宋)
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 元 姚燧 《新水令·冬怨》套曲:“悔当日东墙窥 宋 ,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参见“ 东家子 ”。
《漢語大詞典》:东蘠(東蘠)
即沙蓬。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幼时被毛。叶披针形至线形。花两性。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东蘠,实可食。” 明 胡侍 《真珠船·东墙》:“ 甘 、 凉 、 银 、 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子虚赋》‘东蘠雕胡’註:‘东蘠,实可食。’《广志》:‘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 幽 、 凉 、 并 、 乌丸 地。’魏书:‘ 乌丸 地宜东墙。’余意一物:‘东蘠’讹为‘登厢’,又讹为‘登粟’耳。”
《漢語大詞典》:东邻(東鄰)
(1).东边的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后汉书·刘赵淳于江传序:“言以义养,则 仲由 之菽,甘于东邻之牲。” 唐 元结 《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叶圣陶 《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 阿松 东邻子 金荣 与焉。”
(2).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二:“自古有秀色, 西施 与东邻。” 五代 阎选 《浣溪沙》词:“ 刘 阮 信非仙洞客, 嫦娥 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3).亦作“ 东厸 ”。特指 殷 纣王 。汉书·叙传上:“东厸虐而歼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东厸, 紂 也。’厸,古邻字也。”一本作“ 东邻 ”。
《漢語大詞典》:登墙(登牆)
登上墙头。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惑 阳城 ,迷 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以“登墙”作男女越礼相悦的典故。 唐 吴融 《宋玉宅》诗:“穿径早曾闻客住,登墙岂復见人窥。”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红儿 若在东家住,不得登墙尔许年。” 宋 真德秀 《欧阳四门集》:“自世之学者离道而为文,於是以文自命者知黼黻其言而不知金玉其行,工骚者有登墙之丑,能赋者有涤器之污。”
《漢語大詞典》:窥宋(窺宋)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因以“窥宋”指女子对意中人的爱慕。 唐 吴融 《即席十韵》:“住处方窥 宋 ,平生未嫁 卢 。” 宋 柳永 《玉蝴蝶》词:“忆情牵,粉墙曾恁,窥 宋 三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一书生家有园亭,夜雨独坐。忽一女子搴帘入,自云家在墙外,窥 宋 已久,今冒雨相就。”
《漢語大詞典》:西邻玉(西鄰玉)
典出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本指 宋玉 。后泛指邻家的情郎。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分類:邻家情郎
《漢語大詞典》:迷下蔡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后因以“迷下蔡”形容女子艳丽迷人。《文选·阮籍〈咏怀诗〉之二》:“倾城迷 下蔡 ,容好结中肠。” 张铣 注:“言美皃倾人之城,迷惑 下蔡 之邑。” 唐 温庭筠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诗:“ 苏小 风姿迷 下蔡 , 马卿 才调似 临邛 。”亦作“ 迷伤下蔡 ”。 唐 张鷟 游仙窟:“虫蛆面子,妬杀 阳城 ;蚕食容仪,迷伤 下蔡 。”
《漢語大詞典》:阳城笑(陽城笑)
指美女迷人的笑。典出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 唐 李商隐 《镜槛》诗:“隐忍 阳城 笑,喧传 郢市 歌。”
《漢語大詞典》:遗佩(遺珮)
亦作“ 遗珮 ”。
(1).丢弃佩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 醴 浦。”代指别离;分手。 南朝 齐 王融 《游仙诗》之四:“遗珮出长浦,举袂望增城。” 唐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诗:“ 澧 浦一遗佩, 郢 南再悲秋。” 元 丁鹤年 《题〈风雨归舟图〉诗》:“挂席正思遗珮浦,推篷已过濯缨亭。”
(2).相传古代 郑交甫 于 汉皋 遇二女,与谈,二女解所佩之珠赠之。分手时回望,二女已不见。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江妃二女》。后遂用为典实。 清 尤秉元 《芙蓉映水曲》:“遗佩飘香散作花,一枝艷质临江映。”
《國語辭典》:座右铭(座右銘)  拼音:zuò yòu míng
东汉崔瑗兄为人所杀,瑗为兄报仇后逃亡,后遇赦,作铭置座右以自戒。见《六臣注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注》。后遂称记在座旁警惕自己的格言为「座右铭」。唐。白居易〈续座右铭。序〉:「崔子玉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