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6
词典
6
分类词汇
29
其它
1
共36,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词典
独处
独处
块然独处
小姑独处
超然独处
独处愁
分类词汇
幽独
独夜
面壁
独宿
孤独
匏瓜
块然
慎独
谨独
《國語辭典》:
独处(獨處)
拼音:
dú chǔ
独自居处。如:「他的依赖性太强,独处正好可以训练他的独立性。」
分類:
独处
不与
男女
无偶
独居
单独
居处
《漢語大詞典》:
独处(獨處)
独特之处。 明
王守仁
《传习录》
卷下:“大要出於良知同,便各自为説何害……你辈只要去培养良知,良知同,更不妨有独处。”
分類:
独特
《国语辞典》:
块然独处(块然独处)
拼音:
kuài rán dú chǔ
像土块般的孤单存在而无动于衷。语出《汉书。卷六七。杨王孙传》:「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后用以形容人孤独无聊。《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东方朔传》:「崛然独立,块然独处。」
分类:
土块
孤单
存在
无动于衷
《国语辞典》:
小姑独处(小姑独处)
拼音:
xiǎo gū dú chǔ
未结婚的女子。语本《乐府诗集。卷四七。清商曲辞四。无名氏。清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清。朱彝尊〈嫁女词〉:「大姑生儿仲姑嫁,小姑独处犹无郎。」
分类:
结婚
女子
朱彝尊
《国语辞典》:
超然独处(超然独处)
拼音:
chāo rán dú chǔ
超脱特出,独自处于凡俗之外。《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也作「超然独立」。
分类:
超脱
特出
独自
自处
凡俗
之外
《漢語大詞典》:
独处愁(獨處愁)
乐府杂曲歌辞名。 南朝 梁 简文帝
《独处愁》
诗:“独处恒多怨,开幕试临风。弹棋镜奩上,傅粉高楼中。”
《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六·独处愁
》
宋 郭茂倩 题解:“ 司马相如
《美人赋》
曰:‘芳香郁烈,黼帐高张。有女独处,婉然在牀。乃歌曰:独处室兮廓无依,思佳人兮情伤悲。’
《独处愁》
盖取诸此。”
分類:
乐府
杂曲
歌辞
题解
《國語辭典》:
幽独(幽獨)
拼音:
yōu dú
独处于僻静之地。《文选。张衡。玄思赋》:「幽独守此仄陋兮,敢怠遑而舍勤。」唐。
杜甫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
诗四首之四:「幽独移佳境,清深隔远关。」
分類:
静寂
独处
孤独
《漢語大詞典》:
独夜(獨夜)
(1).一人独处之夜。 汉 王粲
《七哀诗》
之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唐
杜甫
《旅夜书怀》
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捣衣》
词:“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2).鸡的别名。
《
类说
》
卷二五引
《
玉泉子·鸡五德
》
:“鸡一名独夜,一名司晨。”
分類:
一人
鸡
独处
《國語辭典》:
面壁
拼音:
miàn bì
1.脸对著墙壁。如:「面壁罚站」、「面壁思过」。
2.不理、不睬、不介意。《晋书。卷七五。王湛传》:「述无所应,面壁而已。」
3.无所事事的样子。
4.本指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对墙壁默坐静修。见《五灯会元。卷一。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后用以比喻造诣纯熟高深。
分類:
佛教语
面对
常人
墙壁
刻苦
苦学
独处
学习
体罚
静坐
不与
养神
与闻
潜心
钻研
外事
而立
坐禅
面向
端坐
坐静
静修
《國語辭典》:
独宿(獨宿)
拼音:
dú sù
独自一人过夜。《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至暮,径下山去,只留我独宿。」
分類:
独宿
男女
一人
住宿
无偶
独处
《國語辭典》:
孤独(孤獨)
拼音:
gū dú
1.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的人。《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荀子。王霸》:「百姓有不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
2.孤立无援。《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位,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3.孤单寂寞。如:「孤独的滋味,真不好受!」《红楼梦》第二二回:「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用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分類:
孤独
孤立无援
只身
独处
无父
孤单
寂寞
无助
《國語辭典》:
匏瓜
拼音:
páo guā
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分類:
匏瓜
星名
一年生
男子
草本植物
独处
无偶
果实
葫芦
成器
器具
《國語辭典》:
块然(塊然)
拼音:
kuài rán
1.独处、安然。《谷梁传。僖公五年》:「块然受诸侯之尊已,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
2.孤独的样子。晋。刘琨〈答卢谌书〉:「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女独坐,块然无侣,中心愤恚,颇难自堪。」
分類:
安然
孤独
孤独貌
具体
无知
独处
真切
高大
疏引
《國語辭典》:
慎独(慎獨)
拼音:
shèn dú
閒居独处时,行为仍然谨慎不苟且。《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汉。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间居之所为。」
分類:
独处
处中
谨慎
不苟
《漢語大詞典》:
谨独(謹獨)
犹慎独。谓在独处时谨慎不苟。 宋
张栻
《与曾节夫抚干书》
:“
《中庸》
谨独,
《大学》
诚意,乃是下工夫要切处,不可悠悠放过也。” 元
戴良
《存省斋箴》
:“惟 子思子 ,深閔斯世,戒惧谨独,提纲以示。” 清
陈仪
《李封君七十寿序》
:“谨独以居,抱一以游,故春秋日高,而有婴孺子色,先生可谓闻道者也。”
分類:
犹慎
独处
谨慎
不苟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