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傢伙 拼音:jiā huo
1.家具杂物。《儒林外史》第一回:「我一个寡妇人家,年岁不好,柴米又贵,这几件旧衣服和些旧傢伙,当的当了,卖的卖了。」《红楼梦》第六七回:「正是高高兴兴,要打算替他买房子,治傢伙,择吉迎娶,以报他救命之恩。」
2.指工具、武器。《彭公案》第一○九回:「焦振远说:『焦仁焦义抄傢伙拿贼。』他父子三个蹿上房去,料高通海难逃性命。」《文明小史》第四二回:「老头子看看儿子手上、脚上,傢伙都已上好了。」
3.对人戏谑或轻蔑的称呼。如:「你这傢伙真讨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弥轩见忽然各庄都支钱不动,一打听,是承晖回来了。想道:「这傢伙来了,事情就不好办了!』」
2.指工具、武器。《彭公案》第一○九回:「焦振远说:『焦仁焦义抄傢伙拿贼。』他父子三个蹿上房去,料高通海难逃性命。」《文明小史》第四二回:「老头子看看儿子手上、脚上,傢伙都已上好了。」
3.对人戏谑或轻蔑的称呼。如:「你这傢伙真讨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弥轩见忽然各庄都支钱不动,一打听,是承晖回来了。想道:「这傢伙来了,事情就不好办了!』」
《國語辭典》:物色 拼音:wù sè
1.动物的毛色。《礼记。月令》:「瞻肥瘠,察物色。」
2.形貌、外观轮廓。《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中。颜杲卿传》:「尝送徒于州,亡其籍,至廷,口记物色,凡千人,无所差。」
3.景物、景色。《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南朝宋。鲍照 〈秋日示休上人〉诗:「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
4.各种物品。《旧五代史。卷一一○。周书。太祖本纪一》:「旧来所进羡馀物色,今后一切停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房里多是要紧文书物色,你敢乱动么?」
5.寻找、访求。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二二出:「我想遍国之人俱利小人耳,焉能物色我于尘埃之内乎?」《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弟为兄物色,得一佳偶。」
2.形貌、外观轮廓。《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中。颜杲卿传》:「尝送徒于州,亡其籍,至廷,口记物色,凡千人,无所差。」
3.景物、景色。《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南朝宋。鲍照 〈秋日示休上人〉诗:「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
4.各种物品。《旧五代史。卷一一○。周书。太祖本纪一》:「旧来所进羡馀物色,今后一切停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房里多是要紧文书物色,你敢乱动么?」
5.寻找、访求。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二二出:「我想遍国之人俱利小人耳,焉能物色我于尘埃之内乎?」《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弟为兄物色,得一佳偶。」
《國語辭典》:下水 拼音:xià shuǐ
1.进入水里。如:「她实在鼓不起勇气下水游泳。」
2.放水。《战国策。东周策》:「东周欲为田,西周不下水。」
3.自上游顺流而下。唐。杜甫 〈行次古城店汎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诗:「济江元自阔,下水不劳牵。」《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那一路都是下水,又快又稳。」
4.比喻从事赌、嫖、偷、盗等勾当。《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兄弟不是一定要拉子翁下水,但是上海的生意,十成当中,倒有九成出在堂子里。」《文明小史》第二三回:「看这万华甫合倌人那种亲热的样儿,恐怕贪恋著要下水哩!」
5.将船舶从船台、船坞等建造区域,移至水域的过程,称为「下水」。
2.放水。《战国策。东周策》:「东周欲为田,西周不下水。」
3.自上游顺流而下。唐。杜甫 〈行次古城店汎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诗:「济江元自阔,下水不劳牵。」《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那一路都是下水,又快又稳。」
4.比喻从事赌、嫖、偷、盗等勾当。《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兄弟不是一定要拉子翁下水,但是上海的生意,十成当中,倒有九成出在堂子里。」《文明小史》第二三回:「看这万华甫合倌人那种亲热的样儿,恐怕贪恋著要下水哩!」
5.将船舶从船台、船坞等建造区域,移至水域的过程,称为「下水」。
《國語辭典》:下水 拼音:xià shuǐ
动物的内脏。如:「下水汤」。《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中间又架著一盘,便是那十二件里片下来的攒盘,连头、蹄、下水都有。」
《漢語大詞典》:一匹
(1).表数量。用于布帛,古代以四丈为一匹。亦指整卷的布帛,长度不一。《史记·天官书》:“长庚如一匹布著天。此星见,兵起。”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棠》:“成树之后,岁收绢一匹。”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2).表数量。用于牲畜或禽鸟。《史记·平准书》:“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按,《货殖列传》索隐云:“马夜行目照前四丈,故云一匹。或説,度马纵横,适得一匹。”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不过今天倒还好,别外还射了一匹麻雀,可以给你做菜的。”
(3).表数量。犹一片。用于连接成片的物体。《中国民间故事选·红潭河》:“满河的绿水流到一匹山岩下时,转个弯弯聚成了一个深潭。”
(2).表数量。用于牲畜或禽鸟。《史记·平准书》:“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按,《货殖列传》索隐云:“马夜行目照前四丈,故云一匹。或説,度马纵横,适得一匹。”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不过今天倒还好,别外还射了一匹麻雀,可以给你做菜的。”
(3).表数量。犹一片。用于连接成片的物体。《中国民间故事选·红潭河》:“满河的绿水流到一匹山岩下时,转个弯弯聚成了一个深潭。”
《國語辭典》:一头(一頭) 拼音:yī tóu
1.一面。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既是这等,待我一头开门,一头念诗你听咱。」《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巡检一头行,一头哭。」也作「一投」。
2.一桩、一件。《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如今到有一头亲事,不知你可情愿?」
3.一趟。《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昨日那件事,关在饭店里,我去一头来。」
4.一下子、一径。《红楼梦》第九回:「如今得了这个信,又有贾蔷助著,便一头进来找金荣。」《老残游记》第六回:「过了些时,活该有事,被他爸爸回来一头碰见,气了个半死。」
5.头部突然的动作。《红楼梦》第二五回:「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
6.满头。如:「一头的珠花」。
7.表示牲口的数量。如:「一头猪」、「一头驴」。
2.一桩、一件。《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如今到有一头亲事,不知你可情愿?」
3.一趟。《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昨日那件事,关在饭店里,我去一头来。」
4.一下子、一径。《红楼梦》第九回:「如今得了这个信,又有贾蔷助著,便一头进来找金荣。」《老残游记》第六回:「过了些时,活该有事,被他爸爸回来一头碰见,气了个半死。」
5.头部突然的动作。《红楼梦》第二五回:「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
6.满头。如:「一头的珠花」。
7.表示牲口的数量。如:「一头猪」、「一头驴」。
《漢語大詞典》:清野
(1).作战时,暂时转移周围的人口、牲畜、财物、粮食,清除附近的房屋、树木等,使敌人无所获取。《后汉书·鲜卑传》:“ 元初 二年秋, 辽东 鲜卑 围 无虑县 ,州郡合兵固保清野, 鲜卑 无所得。” 李贤 注:“清野谓收敛积聚,不令寇得之也。” 唐 陈子昂 《答韩使同在边》诗:“连兵屯北地,清野备 东胡 。” 宋 范仲淹 《论西事札子》:“若寇至,使边城清野,不与大战。”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七章第一节:“在反对敌人的工作中,地方戒严和可能程度的坚壁清野两事是重要的。前者为了镇压 汉 奸,并使敌人得不到消息;后者为了协助作战(坚壁),并使敌人得不到粮食(清野)。”
(2).犹清跸或清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日惟辛卯,特有事於南郊,甸师清野,封人壝宫。”
(3).清旷的原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获水》:“其楼之侧,襟 汳 带 泗 ,东北为二水之会也。耸望川原,极目清野,斯为佳处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空濶土地,最宜种蔬。今蛙圃绵亘,桔橰相闻,若田家清野之象。”
(2).犹清跸或清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日惟辛卯,特有事於南郊,甸师清野,封人壝宫。”
(3).清旷的原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获水》:“其楼之侧,襟 汳 带 泗 ,东北为二水之会也。耸望川原,极目清野,斯为佳处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空濶土地,最宜种蔬。今蛙圃绵亘,桔橰相闻,若田家清野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