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8,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估价
珍物
上市
头脑
海物
子儿
僧供
货物
出产
趣时
勘验
锦窠
陪葬
木桃
赏新
《國語辭典》:估价(估價)  拼音:gū jià
估算物品的价格。《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又抄取周四店中布疋,估价一百金。」《儒林外史》第五回:「你要讨猪,照时值估价,拿几两银子来,领了猪去。」
《國語辭典》:珍物  拼音:zhēn wù
1.珍贵的物品。《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沛公居山东时,贪财好色,今闻其入关,珍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小。」《文选。张衡。西京赋》:「珍物罗生,焕若昆崙。」
2.珍美的食物。《周礼。天官。内瓮》:「选百羞酱物珍物以俟馈,共后及世子之膳羞。」宋。苏轼 答吴子野书:「沙鱼赤鲤皆珍物。」
3.奇异之物。为吉祥的徵兆。《汉书。卷六。武帝纪》:「朕礼首山,昆田出珍物,化或为黄金。」
《國語辭典》:上市  拼音:shàng shì
1.某一物品开始在市场上发售。如:「文旦上市」、「月饼上市」。
2.到市场去。如:「他一早上市买年货去了。」
《國語辭典》:头脑(頭腦)  拼音:tóu nǎo
1.头颅。《后汉书。卷七七。酷吏列传。序》:「若其揣挫彊埶,摧勒公卿,碎裂头脑而不顾,亦为壮也。」
2.脑筋、思想。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五八:「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铜买酒回。」
3.头绪、条理。如:「他办事很有头脑。」《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好几日饭不得饱吃,东奔西趁,没个头脑。」
4.首领、主脑人物。《红楼梦》第五六回:「单你们有一百个也不成个体统,难道没有两个管事的头脑带进大夫来?」《九命奇冤》第一三回:「这里又有聚仙馆的林大有,他是个私贩烟土的头脑。」
5.结婚的对象。《水浒传》第八回:「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婆子道:『教授方才二十有二,却像三十以上人。想教授每日价费多少心神!据老媳妇愚见,也少不得一个小娘子相伴。』」
6.理由、原因。《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鳗产祸》:「押番不知头脑,走出房门看时,周三让他过一步,劈脑后便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莫翁在莫妈面前,寻个头脑,故意说丫头不好,要卖他出去。」
7.主顾。《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似这寸金田地,偏有卖主,没有受主,敢则经纪们不济,须自家出去寻个头脑。」
8.一种用肉与杂味配合的酒。《水浒传》第五一回:「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金瓶梅》第九八回:「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圆子,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也称为「头脑酒」。
《國語辭典》:头路(頭路)  拼音:tóu lù
1.端绪、线索、办法。《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平空不见了五十绽大银,见今著落临安府提捉贼人,十分紧急,没有头路得获,累害了多少人。」
2.门路。《西游记》第四○回:「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得到?』」
3.对象。《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今苟延性命,与死无二,便多活几年,没甚好处。不如早早死了,出脱了娘子。他也得趁少年美貌,别寻头路。」
4.投靠的人,主人。《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他家许多人,都存住不得,各自四散去了。你何不也别了他,另寻头路?」
5.闽南方言。指职业。
《國語辭典》:头脑酒(頭腦酒)  拼音:tóu nǎo jiǔ
一种杂有肉及药材的热酒。《金瓶梅》第七六回:「到次日,西门庆早起,约会何千户来到,吃了头脑酒起身,同往郊外送侯巡抚去了。」也称为「投脑酒」、「头脑」、「头脑汤」。
分類:和杂配制
《漢語大詞典》:海物
指海鱼等海产物品。书·禹贡:“厥贡盐絺,海物惟错。” 孙星衍 注引 郑玄 曰:“海物,海鱼也。” 晋 陆机 《齐讴行》:“海物错万类,陆产尚千古。” 南朝 梁 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诗之八:“荆包海物必来陈,滑甘滫瀡味和神。” 宋 梅尧臣 《元日》诗:“行庖得海物,醎酸何琐碎。”
《国语辞典》:子儿(子儿)  拼音:zǐ ér
1.植物的种子。如:「白菜子儿」。
2.细长形的物品一束为一子儿。如:「一子儿挂面」。
3.形小而质地坚硬的东西。如:「石头子儿」。
4.动物的卵。如:「鸡子儿」。
5.旧时称铜板为「子儿」。如:「身上一个子儿都没有。」
《漢語大詞典》:僧供
供养僧人的物品。 宋 苏辙 《次烟字韵答黄庭坚》:“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欺。”
《國語辭典》:货物(貨物)  拼音:huò wù
泛称各种可买卖的物品。《红楼梦》第六六回:「我同夥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老残游记》第一回:「船身吃傤很重,想那舱里一定装的各项货物。」
《國語辭典》:出产(出產)  拼音:chū chǎn
1.各地方天然或人工所产的物品。唐。唐彦谦〈索虾〉诗:「出产在四时,极美宜于秋。」《儒林外史》第八回:「若说地方出产及词讼之事,君家在此,准的词讼甚少。」
2.生产。如:「这个国家以出产咖啡著名于世。」
3.出息。《金瓶梅》第八七回:「孩儿,你爹已是死了,你只顾还在他家做甚么?终是没出产。」《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维扬路远,又且石匠手艺没甚出产。」
《漢語大詞典》:趣时(趣時)
(1).谓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易·繫辞下:“变通者,趣时者也。” 宋 王安石 《进熙宁编敕表》:“於趣时治世,则粗救抏弊之实;以方古垂后,则或俟新美之才。” 章炳麟 《定复仇之是非》:“盖文明即时尚之异名,崇拜文明,即趣时之别语。”
(2).抓紧时机;及时。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氾胜之书》曰:‘凡耕之本,在於趣时。’”
(3).追求时鲜物品。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熟食徧列,殽施成市,作业堕怠,食必趣时。”
《國語辭典》:勘验(勘驗)  拼音:kān yàn
详细查验。《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逃民复业及浮客请佃者,委农官勘验。」
《漢語大詞典》:锦窠(錦窠)
(1).锦上的界格花纹。亦比喻排列有序的华美物品。 唐 元稹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赠幕中诸公》诗:“山茗粉含鹰觜嫩,海榴红绽锦窠匀。”
(2).瑞锦窠的略称。 唐 司空图 《少仪》诗:“昨日登班缀柏臺,更惭起草属微才。锦窠不是寻常锦,兼向 丘迟 夺得来。”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祐》:“锦窠应列宿,星垣吟药树。”参见“ 瑞锦窠 ”。
《漢語大詞典》:瑞锦窠(瑞錦窠)
唐 代对礼部员外郎或礼部郎中的称呼。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按 唐 旧説,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又谓员外郎为‘瑞锦窠’。” 宋 李颀 《古今诗话·瑞锦窠》:“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瑞锦窠。”
《國語辭典》:陪葬  拼音:péi zàng
1.陪同死者一起下葬。如:「用活人陪葬死人,实在太残忍。」也作「殉葬」。
2.古时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坟墓的近旁,称为「陪葬」。
《國語辭典》:木桃  拼音:mù táo
1.大的桃子。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杜陵有金李,李大者谓之夏李,尤小者呼为鼠李;桃大者为木桃。诗云:『投我以木桃』是也。」
2.楂子的别名。参见「楂子」条。
《漢語大詞典》:赏新(賞新)
品尝应时新鲜物品。赏,通“ 尝 ”。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福建·闽省岁时风俗记》:“其中苹果、藕、菱、黄皮果诸物,亦无甚取意,特应时赏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