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浮虑(浮慮)
谓世俗的烦恼。 宋 苏轼 《雨中过舒教授》诗:“浓茗洗积昏,妙香浄浮虑。” 明 杨士奇 《同蔡尚远游东山》诗:“何因此闲栖,永令浮虑遣。” 叶圣陶 《病夫》:“ 陆君 的无所集注的浮虑被打破了。”
分類:世俗烦恼
《漢語大詞典》:贻戚(貽戚)
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詒伊戚。”按,玉篇·言部《字书》:“詒,或为貽字。”后以“貽戚”指留下烦恼。 明 徐祯稷 《耻言》卷二:“思不可偏,爱不可溺,惧贼夫人,亦自貽戚。”
分類:留下烦恼
《漢語大詞典》:慧水
佛教语。谓智慧如水,能洗涤一切烦恼污垢。 南朝 梁 萧统 《谢赉敕制旨〈大集经〉讲疏启》:“甘露入顶,慧水灌心。”
《国语辞典》:堪虑(堪虑)  拼音:kān lǜ
足以令人忧心、烦恼。如:「这间疗养院正面临经费缺乏、人手不足的困境,情况堪虑。」
《漢語大詞典》:冥烦(冥煩)
(1).犹冥顽,不明事理。礼记·哀公问:“公曰:‘寡人憃愚冥烦,子志之心也。’” 郑玄 注:“言不能明理此事。”
(2).谓无限烦恼。 宋 范仲淹 《谢赐凤茶表》:“濯五神之精爽,祛百疾之冥烦。” 宋 欧阳修 《和子履游泗上雍家园》诗:“高篇絶景两不及,久之想像空冥烦。”
《国语辞典》:苦业(苦业)  拼音:kǔ yè
佛教用语。会带来烦恼的行为。《杂阿含经》卷四九:「苦业及果报,二俱生净信,受持于正见,是则生天路。」
《國語辭典》:宽解(寬解)  拼音:kuān jiě
1.宽慰劝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自家骨肉虽是一时有些不是处,只宜好好宽解,不可便经官动府,伤了和气!」
2.放宽心胸,自我安慰。《红楼梦》第六四回:「凡事当各自宽解,不可过作无益之悲。」
《國語辭典》:相思病  拼音:xiāng sī bìng
男女因恋爱不遂或相思过度,导致情绪不稳而生病憔悴的情状。《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若两边皆有意,不能完聚者都要害倒了,方是谓之相思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婆娘!想甚情人,害相思病了。」
《漢語大詞典》:有垢
佛教语。谓有烦恼垢染。与“无垢”相对。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真实性分两科:一、有垢以为真实。二、无垢以为真实。”
《漢語大詞典》:结缚(結縛)
佛教语。烦恼。佛教认为烦恼系缚身心,故名。《维摩经·佛国品》:“稽首能断诸结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王乃具怀白诸僧曰:‘证圣果者住,具结缚者还。’”
《漢語大詞典》:慧月
佛教谓能破除众生烦恼(又称热恼)的智慧。月光清凉,故以为喻。 明 唐顺之 《游嵩山少林寺》诗:“慧月秋逾彻,泥珠夕更鲜。”
《國語辭典》:鏖糟  拼音:áo zāo
1.拼死杀人。《汉书。卷五五。霍去病传》颜师古注引晋灼曰:「世俗谓尽死杀人为鏖糟。」
2.不清洁、肮脏。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燕大云)兄弟也,我怎生顶著尿头巾走?(搽旦云)你哥哥更是鏖糟头。」《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今日这浴,就如脱皮退壳,身上鏖糟,足足洗了半缸。」
3.心中烦闷。如:「感物伤怀,心中鏖糟。」
《漢語大詞典》:断漏(斷漏)
消除一切烦恼。佛教称烦恼为漏。 南朝 梁 沈约 《舍身愿疏》:“虽有供施之缘,而非断漏之业。”
《漢語大詞典》:一百八
佛教习用之数。佛教认为人生之烦恼凡一百零八种,为去除烦恼,故贯珠一百八颗,念佛一百八遍,叩钟一百八下等。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一百八句在贝叶,三十三天长雨花。”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六:“一十三度谿花红,一百八下西谿鐘。”
《漢語大詞典》:恼心(惱心)
谓心里烦恼。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陈太尉 回衙,见夫人面带忧容,问道:‘夫人,今日何故不乐?’夫人回道:‘我有一件事恼心。’”
分類:心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