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44,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灵琐
灵妙
灵空
灵几
灵幡
化灵
灵章
灵虚
灵显
灵葩
玉灵
灵觉
灵和殿
灵人
潜灵
《漢語大詞典》:灵琐(靈瑣)
(1).国君宫门。《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王逸 注:“灵以喻君。琐,门鏤也,文如连琐, 楚王 之省閤也。一云,灵,神之所在也。”梁书·张缅传:“怀君恩而未答,顾灵琐而依迟。”
(2).神灵府宅。 宋 刘克庄 《谒南岳》诗:“驾言款灵琐,楼堞晃丹赤。” 清 吴蹇 《扶风传信录》:“﹝ 许丹忱 诗曰﹞:灵琐知何处,青鸞杳不回。还思神女跡,一晌梦中来。”
《漢語大詞典》:灵妙(靈妙)
神妙;美妙。云笈七籤卷四:“ 上清 者,宫名也,明乎混沌之表,焕乎大罗之天。灵妙虚结,神奇空生,高浮澄浄。”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货币是灵妙的,有国者更不能不死死地把持着它。”
《漢語大詞典》:灵空(靈空)
(1).指天空。 唐 李咸用 《赠来进士鹏》诗:“语玄人不到,星汉在灵空。”
(2).空灵不可捉摸。 清 璚因 《分题二石生〈十洲春语〉三卷》诗:“胎息《离骚》《国风》,散花妙手极灵空。” 老舍 《微神》:“月光能使那灰的部分多一些银色,显出点诗的灵空。”
《漢語大詞典》:灵几(靈几)
供奉神主的几筵。 明 夏完淳 《孤雁行》:“拜哭抚灵几,忧来不可任。孤儿在左右,呼舅何慇慇。”
《國語辭典》:灵幡(靈旛)  拼音:líng fān
出殡时孝子手上所拿的招魂旗。《红楼梦》第一三回:「贾珍因想著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
《骈字类编》:化灵(化灵)
云笈七签下景八神散形化灵
《漢語大詞典》:灵章(靈章)
指道教的经典、符箓。 北魏 郑道昭 《登云峰山观海岛》诗:“云路沉仙驾,灵章飞玉车。” 唐 陆龟蒙 《句曲山朝真词·迎真》:“空洞灵章发一声,春来万壑烟花醒。”云笈七籤卷八十:“三天真人,同时监盟,烧香散花,诵咏灵章。”《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其时道士手举法器,朗诵灵章,虔心禳解,伏阴而去。”
《漢語大詞典》:灵虚(靈虚)
犹太虚。宇宙。云笈七籤卷一○六:“於是静心一思,逸凭灵虚;登巖崎嶇,引领仰玄。”
《國語辭典》:灵显(靈顯)  拼音:líng xiǎn
神通广大。《西游记》第四四回:「众僧叩头道:『爷爷!果然灵显!』」
分類:灵应
《漢語大詞典》:灵葩(靈葩)
珍奇的花。 晋 张协 《安石榴赋》:“耀灵葩於三春,缀霜滋於九秋。”《艺文类聚》卷四引 晋 刘臻 妻《正旦献椒花颂》:“美哉灵葩,爰采爰献。” 唐 杨炯 《晦日药园诗序》:“四照灵葩,泫三危之宝露。”
分類:珍奇
《漢語大詞典》:玉灵(玉靈)
指神龟。《史记·龟策列传》:“今日吉,谨以粱卵焍黄,祓去玉灵之不祥。” 唐 韦应物 《鼋头山神女歌》:“红蕖緑苹芳意多,玉灵荡漾凌清波。” 明 宋濂 《蔗庵述梦文》:“心狐疑以至旦兮,竟不识为何祥也;爰有事於玉灵兮,乃吉繇之所彰也。”
分類:神龟
《漢語大詞典》:灵觉(靈覺)
(1).谓神灵对事物变化的察觉。 汉 扬雄 《太玄·迎》:“精微往来,妖先灵觉。” 范望 注:“灵,神也。神之所感,妙物为言,虽之妖祥,神所先觉。” 司马光 集注:“人失其道,妖灵先觉。”
(2).佛教语。谓众生本具的灵明觉悟之性。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慈照无碍,化湛灵觉,散漓弘淳,拯浇敦朴。” 唐 王勃 《释迦佛赋》:“是知灵觉无尽,神理莫闻。”《景德传灯录·道吾和尚一钵歌》:“亦无药,亦无病,正是真如灵觉性。”
(3).谓人对事物领悟理解的智能。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五》:“夫岂离人人灵觉之本明而别有光明也哉?” 梁启超 《国民十大元气论》:“若夫以有灵觉之人类,以有血性之男子,而其实乃不免为畜犬游妓之所为。举国如是,犹谓之有人焉,不可得也。”
(4).指人对事物的领悟和理解。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试稽自有文字以至今日,凡诗宗词客,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果几何人?”
《漢語大詞典》:灵和殿(靈和殿)
南朝 齐武帝 时所建殿名。 五代 李存勖 《歌头》词:“ 灵和殿 ,禁柳千行,斜金丝络。” 明 杨慎 《垂杨篇》:“ 灵和殿 前艷阳时, 忘忧馆 里光风吹。” 明 夏完淳 《插柳》诗:“却忆 灵和殿 ,杨花满地飞。”
分類:殿名
《國語辭典》:灵人(靈人)  拼音:líng rén
仙人。《西游记》第一○回:「尘世上有此灵人!真个是能通天地理,却不输与他呵!」
《漢語大詞典》:潜灵(潛靈)
(1).幽魂。文选·潘岳〈寡妇赋〉:“潜灵邈其不反兮,殷忧结而靡诉。” 张铣 注:“潜灵,幽潜不復还也。”亦指灵魂归天。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追惟夫子,生自何代,曜质几年,潜灵几载。”
(2).潜龙。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潜灵俟庆云以腾竦,栖鸿阶劲风以凌虚。”参见“ 潜龙 ”。
(3).神灵隐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五百罗汉潜灵於此,诸有感遇,或得覩见。”
(4).指灵怪。 宋 周邦彦 《汴都赋》:“震委蛇而唬罔象,出鮫人而舞 冯夷 ,潜灵幽怪,助乐喜也。”
《國語辭典》:潜龙(潛龍)  拼音:qián lóng
潜伏隐藏的龙。比喻隐而未显的圣人或遭时不遇的英雄。《易经。乾卦。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