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27,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清静
天清
清诗
清贫
清响
清斋
清切
清切
清磬
霜清
清节
清酌
神清
清泚
秋清
《國語辭典》:清静(清靜)  拼音:qīng jìng
1.宁静不烦扰。《老子》第四十五章:「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安静不吵杂。《文选。王褒。洞箫赋》:「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諠。」
3.天气明朗。《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新雨已,天清静无风。」《隋书。卷二十一。天文志下》:「若天气清静,无诸游气,日月不明,乃为失色。」
4.安静无事。《汉书。卷六十。杜周传》:「延年乃选用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静。」
《漢語大詞典》:天清
天气清朗。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天清,晏然无云。” 唐 韩愈 《明水赋》:“夜寂天清,烟消气明。”
《漢語大詞典》:清诗(清詩)
清新的诗篇。 晋 傅咸 《赠崔伏二郎诗》:“人之好我,赠我清诗。”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六:“復忆 襄阳 孟浩然 ,清诗句句尽堪传。”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见寄》:“清诗已入新歌舞,要使邦人识雅言。” 宋 陆游 《射的山观梅》诗:“即今画史无名手,试把清诗当写真。”
分類:清新诗篇
《國語辭典》:清贫(清貧)  拼音:qīng pín
1.形容非常穷苦。《聊斋志异。卷十一。黄英》:「然家清贫,陶日与马共食饮,而察其家似不举火。」《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一向知道吾兄清贫,如今在家可做馆?长年何以为生?」也作「清苦」。
2.穷苦而不失节。《红楼梦》第二回:「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也作「清苦」。
《漢語大詞典》:清响(清響)
(1).清脆的响声。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唐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鲁迅 《彷徨·伤逝》:“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
(2).声音清脆宏亮。 徐迟 《牡丹》:“她的声音明亮如山泉,但这方面,她也严格地控制着自己,因而连她的细若游丝的行腔也是清响激越的。”
《漢語大詞典》:清斋(清齋)
(1).谓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洁身静心以示诚敬。旧唐书·礼仪志四:“其太尉行事前一日,於致斋所具羽仪卤簿,公服引入,亲授祝版,乃赴清斋所。” 唐 顾云 《华清词》诗:“相公清斋朝蕊宫,太上符籙龙蛇踪。”《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文王 清斋三日,沐浴圣体。第三日, 文王 宣文武排鑾驾再去求贤。”
(2).谓素食,长斋。 晋 支遁 《五月长斋》诗:“令月肇清斋,德泽润无疆。” 唐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清 唐孙华 《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中夜饥肠自雷转,清斋三月常无盐。”
(3).清静之室。 郁达夫 《盐原日记诗抄》之二:“何人解得山居乐,六月清斋午梦凉。”
《漢語大詞典》:清切
清凉而急剧。指秋时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侯清切。” 王冰 注:“清,大凉也;切,急也,风声也。” 于天星 按:“秋时之气也。”
《國語辭典》:清切  拼音:qīng qiè
1.清贵而切近。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旧翰林学士,地势清切,均不兼他务。」
2.凄凉哀切。唐。王昌龄〈宴南亭〉诗:「城楼空杳霭,猿鸟备清切。」
3.严密峻切。《文选。刘桢。赠徐干诗》:「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4.清楚明确。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声律》:「又诗人综韵,率多清切。」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吴景仙书》:「以禅喻诗,莫此清切。」
《骈字类编》:清磬
唐 岑参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 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
《漢語大詞典》:霜清
(1).形容秋水明净;洁净。 唐 张九龄 《赴使泷峡》诗:“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 唐 皇甫冉 《寄刘方平大谷田家》诗:“冰结泉声絶,霜清野翠浓。” 宋 黄庭坚 《外舅孙莘老留诗庭坚和》:“我来杪摇落,霜清见鱼行。”
(2).整肃,肃清。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持斧佐三军,霜清天北门。”
《漢語大詞典》:清节(清節)
清操。高洁的节操。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赞:“ 春秋 列国卿大夫及至 汉 兴将相名臣,怀禄耽宠以失其世者多矣!是故清节之士於是为贵。” 晋 陶潜 《咏贫士》诗之五:“至德冠邦閭,清节映西关。” 明 凤尹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 贪泉 。” 王闿运 《常公神道碑》:“朝廷将宏纲纪,嘉其清节,乃转 山东道 监察御史。”
《國語辭典》:清酌  拼音:qīng zhuó
宗庙祭祀所用的清酒。《礼记。曲礼》:「酒曰清酌。」唐。孔颖达。正义:「言此酒甚清澈,可斟酌。」唐。元稹〈告祀曾祖文〉:「孝曾孙稹谨以清酌庶馐之奠,敢昭告于曾祖岐州参军府君。」
分類:祭祀清酒
《漢語大詞典》:神清
谓心神清朗。《淮南子·齐俗训》:“是故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神清意平,物乃可正。”晋书·卫玠传:“ 刘惔 、 谢尚 共论中朝人士,或问:‘ 杜乂 可方 卫洗马 不?’ 尚 曰:‘安得相比,其间可容数人。’ 惔 又云:‘ 杜乂 肤清, 叔寳 神清。’”
《漢語大詞典》:清泚
(1).清澈。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 唐 费冠卿 《枕流石》诗:“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宋 欧阳修 《荷花赋》:“阴曲池之清泚,漾波纹之奫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 清 钱谦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3).形容诗文清晰明洁。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诗》:“学文虽未成,爱我笔清泚。”
《漢語大詞典》:秋清
(1).秋日气候清爽。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追夏德之方暮,望秋清之始飈。” 唐 王昌龄 《赠宇文中丞》诗:“秋清寧风日, 楚 思浩云水。”
(2).酒名。新唐书·百官志三:“享太庙,则供鬱鬯以实六彝;进御,则供春暴、秋清、酴醾、桑落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