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星
   
使者星
  
使车星
 
入蜀星
 
两使车
 
两星使
 
史兴鞍
 
星下
  
星使双飞
 
星传
 
星去
 
星文动九霄
 
星是使
   
星辰动
 
星随使者车
 
流星汉使尊
 
万里星隋
  
驿骑如星

相关人物
李合


《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李合〉~277~
李合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合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合候舍。时夏夕露坐,合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合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星〉~2~
《李合传》曰:公好天文之术,和帝遣使者观风俗,有二使向益州。夏月,合露坐,问二人曰:「君发京师,宁知二使何时发?」二人惊问曰:「何以知之?」公指星曰:「有二使星来向益部。」
《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
毕附耳南八星曰天节,主使臣之所持者也。

简释

使臣星:喻指朝廷使者。唐王维《送邢桂州》:“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例句

偶逐星车犯虏尘,故乡常恐到无因。 储嗣宗 随边使过五原

贺客移星使,丝纶出紫微。 刘商 送杨闲侍御拜命赴上都

星使出关东,兵符赐上公。 刘禹锡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

天威巡虎落,星使出鸳行。 刘禹锡 覆粮使

能邀五马送,自逐一星还。 刘长卿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

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 刘长卿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见寄一首与余有挂冠之期因书数事率成十韵

昨夜星辰动,仙郎近汉关。 吴融 关东献兵部刘员外

星使下仙京,云湖喜昼晴。 孙逖 同邢判官寻龙湍观归湖中

遥瞻使者星,便是郎官应。 孙逖 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赠韦侍御等诸公

星使行看入,云仙意转催。 孙逖 送周判官往台州

潭壑随星使,轩车绕春色。 孙逖 送杨法曹按括州

明年拜真月,南斗使星归。 孙逖 送赵评事摄御史监军岭南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岑参 送张献心副使归河西杂句

昨夜动使星,今旦送征鞍。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鸡林君欲去,立册付星轺。 李昌符 送人入新罗使

前驱二星去,开险五丁忙。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星传指湘江,瑶琴多楚调。 权德舆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

西南使星去,远彻通朝聘。 权德舆 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

今宵燕分野,应见使星过。 武元衡 送冯谏议赴河北宣慰

使星随驿骑,归路有秋风。 独孤及 送游员外赴淮西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王维 送邢桂州

华堂良宴开,星使自天来。 卢士政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

星使自天丹诏下,雕鞍照地数程中。 卢渥 题嘉祥驿

拥传星还去,过池凤不留。 钱起 奉送刘相公江淮催转运

风生黑山道,星下紫微天。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极目烟霞外,孤舟一使星。 钱起 赋得绵绵思远道送岑判官入岭

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轺满路光。 钱起 送裴頔侍御使蜀

辞天使星远,临水涧霜秋。 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國語辭典》:流星  拼音:liú xīng
1.夜晚快速飞越天空的辉亮星体。原为太空中漂浮的尘埃、碎片,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形成如箭的光迹。当碎片体积巨大,来不及在大气层中完全燃烧消失,即落在地面,成为陨石。也称为「贼星」。
2.流星锤的简称。参见「流星锤」条。《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麦穗流星:麦穗者,俗名三截棍,坚木短棍三根,以铁练成一处。流星乃圆形铁球系以丝绳,皆古器。」
《國語辭典》:流星雨  拼音:liú xīng yǔ
太空中同群尘埃或碎片进入地球大气,造成短时间内天空出现多颗流星的现象,通常依据辐射点所在星座或辐射点附近的亮星命名。
《漢語大詞典》:火流星
(1).天文学名词。质量相当大的流星体。下坠时拖着一条长长的光带,使空气震动,发出大小不同的声响。落在地上,即成陨石。 汉 荀悦 《汉纪·高帝纪一》:“是时,枉矢西流如火流星,蛇行若有首尾,广长如一匹布著天。矢星坠至地,即石也。”
(2).一种杂技。用一条绳子两端各系一个火捻子,手握绳子中间,急速旋动打转,望之如流星,故名。 綦水源 《三不吹》:“他呢,抡起大铁锤,像耍火流星,又重又快地往他头上打。”
《分类字锦》:宛若流星
东京梦华录大鼓二面䌽画花地金龙击鼓人背结宽袖别套黄穿袖垂结带金裹鼓棒两手高举互击宛若流星
分类:
《漢語大詞典》:微流星体
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小物体的总称。由小行星和彗星等演变而来。直径小于1毫米,质量小于1毫克。由于体积微小,便像尘埃一样,先飘浮在大气中然后才渐渐沉降到地面。可能会对人造天体造成危害,因而需加强对其探测和研究。
《国语辞典》:嘎巴流星  拼音:gā bā liú xīng
凝固而污秽的样子。如:「瞧你这身衣服嘎巴流星的,还不去找件乾净的换下来!」
分类:凝固污秽
《国语辞典》:疤瘌流星的  拼音:bā la liú xīng de
形容粗糙多疤痕的样子。《红楼梦》第六七回:「这果子树上都有虫子,把果子吃的疤瘌流星的,掉了好些下来。」
分类:粗糙疤痕
《国语辞典》:眼若流星  拼音:yǎn ruò liú xīng
形容眼睛明亮。《三国演义》第一○回:「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
分类:眼睛明亮
《國語辭典》:大步流星  拼音:dà bù liú xīng
形容步伐大而快速的走路。如:「一听见有人唤他,他便大步流星的走过去。」
《漢語大詞典》:电流星散(電流星散)
比喻迅速消散。 清 沈起凤 《谐铎·獭祭》:“鸇曰:‘君善捕鱼,我善捕雀,而雀之见我者,往往嘵音骇翼,电流星散,以至十不获一。’”
分類:迅速消散
《高级汉语词典》:快步流星  拼音:kuài bù liú xīng
形容走得快
《漢語大詞典》:流星十八跌
武术中的一种跌扑招数。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折:“想是他还恼哩,待我 老樊 与他打一个流星十八跌。”
分類:武术招数
《國語辭典》:流星马(流星馬)  拼音:liú xīng mǎ
快如流星的马,用以传递紧急军情。也借指探听消息,传递联络的人员。《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未行间,有流星马走报:徐州大将黄钺来救宋州。」《三国演义》第五回:「流星马探听得,报入袁绍大寨里来。」
《國語辭典》:流星报马(流星報馬)  拼音:liú xīng bào mǎ
流星,比喻迅速;报马,指传送消息的人。「流星报马」即行动迅速的联络人员。《水浒传》第六三回:「只见流星报马前来,报说宋江军马大小人兵不计其数,离寨约有二三十里,将近到来。」《荡寇志》第二八回:「林冲便要攻城,忽闻后队流星报马飞到道:『军师有令:凌头领在城内,未曾两打照会,须先差心腹人潜入城中暗递号令,然后内外合应施行。』」
分類:通讯
《漢語大詞典》:流星拐
踢彩球的一种技法。腾起一脚,同时以别一脚从身后踢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汪士秀:“叟笑曰:‘不恶不恶,此吾家流星拐也。’”
《漢語大詞典》:二星
(1).犹双星。指牵牛、织女,比喻夫妇。 唐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诗:“慟哭 钟陵 下,东流与别离。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题注:“公及夫人相次没于 洪州 。”
(2).即二使星。 唐 孔德绍 《送蔡君知入蜀》诗之二:“ 灵关 九折险, 蜀 道二星遥。”
《國語辭典》:使星  拼音:shǐ xīng
汉代李合从观星象中,推知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到来。见《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李合传》。后用来称呼朝廷派来的使者。唐。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诗:「辞天使星远,临水涧霜秋。」宋。晏殊 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也称为「星使」。
分類:使者称使
《漢語大詞典》:使臣星
即使星。 唐 王维 《送邢桂州》诗:“明珠归 合浦 ,应逐使臣星。”参见“ 使星 ”。
分類:即使
《國語辭典》:使星  拼音:shǐ xīng
汉代李合从观星象中,推知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到来。见《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李合传》。后用来称呼朝廷派来的使者。唐。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诗:「辞天使星远,临水涧霜秋。」宋。晏殊 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也称为「星使」。
分類:使者称使
《國語辭典》:星使  拼音:xīng shǐ
古时使臣的尊称。参见「使星」条。唐。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诗:「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
《漢語大詞典》:星车(星車)
即星轺。 唐 徐坚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诗:“旧许星车转,神京祖帐开。” 宋 王禹偁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诗:“使印星车适旧游, 陶潜 今日在 瀛洲 。”参见“ 星軺 ”。
《漢語大詞典》:星轺(星軺)
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
分類:使者指使
《漢語大詞典》:星轺(星軺)
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
分類:使者指使
《國語辭典》:双星(雙星)  拼音:shuāng xīng
1.牵牛、织女二星。比喻夫妇二人。元。李俊民 七夕诗:「云汉双星聚散频,一年一度事还新。」元。马祖常 拟唐宫。银河七夕度双星词:「银河七夕度双星,桐树逢秋叶未零。」
2.两颗恒星因重力吸引而环绕其共同质心运动,称为「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