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浃洽(浹洽)  拼音:jiá xiá
1.周全、遍及。《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于是教化浃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囹圄空虚,四十馀年。」唐。李德裕〈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知内侍省事刘公神道碑铭〉:「恩礼浃洽,要荒宴如。」也作「挟洽」。
2.和谐、融洽。唐。权德舆 宣州响山新亭新营记:「而威惠交修,上下浃洽,在此物也。」《玉娇梨》第一回:「三人因平日往来惯了,情意浃洽,全无一点客套。」
3.贯通。《朱子语类。卷一一。读书法下》:「看经传有不可晓处,且要旁通。待其浃洽,则当触类而可通矣。」
《國語辭典》:洽闻(洽聞)  拼音:qià wén
博学多闻。《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弘农功曹史殷肃,达学洽闻,才能绝伦。」《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分類:多闻
《國語辭典》:博洽  拼音:bó qià
学识通博。《后汉书。卷二七。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杜林》:「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南史。卷五七。列传。沈约》:「而约以高才博洽,名亚董、迁,末迹为踬,亦凤德衰乎。」
《漢語大詞典》:化洽
(1).教化普沾。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功成化洽,景命有倾。帝乃震慟,执书以泣。” 唐 刘商 《金井歌》:“文明化洽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精。”
(2).指使教化普沾。三国志·魏志·苏则传:“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
分類:教化化普
《漢語大詞典》:累洽
谓太平相承。文选·班固〈东都赋〉:“至于 永平 之际,重熙而累洽。” 张铣 注:“熙,光明也;洽,合也。言 光武 既明而 明帝 继之,故曰重熙累洽也。” 宋 文天祥 《明堂庆成恭进》诗:“中严外辨三千礼,累洽重熙四十年。”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至於二百餘年,重熙累洽,因时变制,未易缕数。”
分類:太平相承
《韵府拾遗 洽韵》:未洽
孟子犹未洽于天下宋书孝武帝纪内难甫康政训未洽
《漢語大詞典》:该洽(該洽)
(1).博通。晋书·艺术传论:“ 陈 戴 等诸子并该洽坟典,研精数术。” 宋 秦观 《王俭论》:“至于该洽经史,明习故事,工词令,妙威仪,动为名流之所称,所谓一时之美,一日之长,夸污世而矫流俗者也。” 王闿运 《郭新楷传》:“ 新楷 该洽经史,兼擅文词。”
(2).广博。北齐书·邢邵传:“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 邵 援笔立成,证引该洽。” 宋 苏轼 《乞擢用程遵彦状》:“吏事周敏,学问该洽,文词雅丽,三者皆有可观。”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城东掌录:“ 翟晴江 《艮维杂志》,搜罗亦极该洽。”
(3).使之完备。魏书·太宗纪:“帝礼爱儒生,好览史传,以 刘向 所撰新序説苑於经典正义多有所闕,乃撰《新集》三十篇,採诸经史,该洽古义,兼资文武焉。” 宋 欧阳修 《代曾参答弟子书》:“自生民以来,有大圣德居大圣位而作法以济世者,类不过八九。三皇经始之,五帝纘明之, 禹 、 汤 、 文 、 武 该洽之, 周公 祖述之。”
《國語辭典》:欢洽(歡洽)  拼音:huān xiá
欢乐融洽。唐。高适 九曲词三首之二:「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当夜玄德与孙夫人成亲,两情欢洽。」
《國語辭典》:熙洽  拼音:xī xiá
欢乐和洽。宋。周必大〈题吕希哲岁时杂记后〉:「驩娱熙洽,未尝虚度。」
《漢語大詞典》:道洽
某种学说和教义得到普及。 唐 辩机 《〈大唐西域记〉赞》:“道洽十方,智周万物。” 宋 张抡 《壶中天慢》词:“圣代道洽功成,一尘不动,四境无鸣柝。” 清 方苞 《周官辨伪二》:“至 周公 作注,道洽政行,民知秉礼而度义也。”
《國語辭典》:允洽  拼音:yǔn xiá
协调、融洽。《文选。班固。东都赋》:「扬世庙、正雅乐,人神之和允洽,群臣之序既肃。」
《韵府拾遗 洽韵》:德洽(德洽)
诗序疏王者政有兴废未尝不祭群神但政未太平则神无恩力故太平德洽始报神功
《漢語大詞典》:庆洽(慶洽)
吉庆和协。 南朝 梁 沈约 《梁雅乐歌·禋雅之二》:“灵饗庆洽,祉积化融。” 唐 刘禹锡 《代武中丞谢春衣表》:“伏以律历当春暮,庆洽时雍。”
分類:吉庆和协
《國語辭典》:沾洽  拼音:zhān xiá
1.雨泽充足。「沾」文献异文作「沾」。宋。蔡襄〈祭神文〉:「澍雨成潦,农亩沾洽。」
2.恩泽广布。《后汉书。卷四五。张酺传》:「帝先备弟子之仪,使酺讲尚书一篇,然后脩君臣之礼。赏赐殊厚,莫不沾洽。」
3.融洽。《三国志。卷六四。吴书。孙峻传》:「峻、胤虽内不沾洽,而外相包容。」
4.见闻渊博。《三国志。卷四二。蜀书。许慈传》:「潜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
《漢語大詞典》:沾洽(霑洽)
(1).雨水充分地使土地浸润。周书·于翼传:“即日澍雨霑洽,岁遂有年。”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今四郊雨已霑洽,独京城微少。” 明 张居正 《贺灵雨应祈表》:“甘澍溥零,远近霑洽。”
(2).普遍施惠使受益。《周书·晋荡公护传》:“霈然之恩,既以霑洽,爱敬之至,施及傍人。”南史·循吏传·杜慧度:“为政纤密,有如居家,由是威惠霑洽,姦盗不起。” 宋 司马光 《乞听宰臣等辞免郊赐札子》:“又国家旧制,每遇郊禋,大賚四海,下逮行伍,抚不霑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