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37,分1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三泉
舒姑化泉
思如泉
橐泉梦断
移封酒泉
移家向酒泉
虞泉
杖出泉
咒岭出泉
酌贪泉
词典
林泉
泉石
清泉
甘泉
寒泉
典故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65~
「秦二世葬始皇骊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正。」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云:『三重之泉,言至水也而。』」

例句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李白 古风

典故
舒姑化泉


《昭明文选》卷四十三南朝梁·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
「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唐·李善注引《宣城记》曰:「临城县南四十里盖山,高百许丈,有舒姑泉。昔有舒氏女与其父析薪此泉处坐,牵挽不动,乃还告家。比还,唯见清泉湛然。女母曰:吾女本好音乐。乃弦歌,泉涌回流,有朱鲤一双。今作乐嬉戏,泉固涌出也。」

例句

舒姑化为泉,牛哀病作虎。 白居易 达理二首之二

典故
思如泉


《大唐新语》卷一〈匡赞〉~9~
苏颋,神龙中给事中,并修弘文馆学士,转中书舍人。时父瑰为宰相,父子同掌枢密,时人荣之。属机事填委,制诰皆出其手。中书令李峤叹曰:「舍人思如泉涌,峤所不及也。」
典故
橐泉梦断


《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二〈梦七·梦游下·沈亚之〉~2248~
太和初,沈亚之将之邠,出长安城,客索泉邸舍。春时,昼梦入秦。主内史廖,举亚之。秦公(公原作宫。据明抄本改。)召至殿前,膝前席曰:「寡人欲强国,愿知其方,先生何以教寡人?」亚之以昆、彭、齐桓对,公悦,遂试补中涓(秦宫也),使佐西乞术伐河西(晋秦郊也)。亚之率将卒前,攻下五城。还报,公大悦,起劳曰:「大夫良苦,休矣。」居久之,公幼女弄玉婿萧史先死。公谓亚之曰:「微大夫,晋五城非寡人有,甚德大夫。寡人有爱女,而欲与大夫备洒扫,可乎?」亚之少自立,雅不欲遇幸臣蓄之,固辞,不得请。拜左庶长,尚公主,赐金二百斤。民间犹谓萧家公主。其日有黄衣人中贵,疾骑马来,延亚之入宫阙。甚严。呼公主出,髻发,著偏袖衣,装不多饰,其芳殊明媚,笔不可模样。侍女祗承,分立左右者数百人。召见亚之便馆,居亚之于宫,题其门曰「翠微宫」。宫人呼为沈郎院。虽备位下大夫,繇公主故,公入禁卫。公主喜凤箫,每吹箫,必翠微宫高楼上。声调远逸,能悲人,闻者莫不身废。公主七月七日生,亚之当无祝寿。内史廖会(会原作鲁。据明钞本改)为秦以女乐遗西戎,戎主与之水犀小合。亚之从廖得以献公主,主悦赏爱重,结裙带上。穆公遇亚之之礼兼同列,恩赐相望于道。复一年春,公之始平,公主忽无疾卒,公追伤不已。将葬咸阳原,公命亚之作挽歌。应教而作曰:「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进公,公读词善之。时宫中有出声若不忍者,公随泣下。又使亚之作墓志铭,独忆其铭曰:「白杨风哭兮石甃髯莎,杂英满地兮春色烟和。珠愁纷瘦兮不生绮罗,深深埋玉兮其恨如何。」亚之亦送葬咸阳原,宫中十四人殉。亚之以悼怅过戚,被病。犹在翠微宫,然处殿外特室,不宫中矣。居月馀,病良已。公谓亚之曰:「本以小女相托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弊秦区区小国,不足辱大夫。然寡人每见子,即不能不悲悼。大夫盍适大国乎?」亚之对曰:「臣无状,肺腑申公室,待罪左庶长。不能从死公主,君免罪戾,使得归骨父母国,臣不忘君恩如日。」将去,公追酒高会,声秦声,舞秦舞。舞者击膊附髀呜呜,而音有不快,声甚怨。公执酒亚之前曰:寿。予顾此声少善,愿沈郎赓杨歌以塞别。」公命趣进笔砚,亚之受命,立为歌辞曰:击膊(膊原作体。据明抄本改。)舞,恨满烟光无处所。泪如雨,欲拟著词不成语。金凤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歌卒,授舞者,杂其声而道之,四座皆泣。既再拜辞去,公复命至翠微宫,与公主侍人别。重入殿内时,见珠翠遗碎青阶下,窗纱檀点依然。宫人泣对亚之,亚之感咽良久,因题宫门诗曰:「君王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宫不复期。春景自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燕脂。」竟别去。命车驾送出函谷关,出关已,送吏曰:「公命尽此,且去。」亚之与别,语未卒,忽惊觉,卧邸舍。明日,亚之为友人崔九万具道之。九万博陵人,谙古。谓馀曰:「《皇览》云,秦穆公葬雍橐泉祈年宫下,非其神灵凭乎?」亚之更求得秦时地志,说:「如九万言,呜呼!弄玉既仙矣,恶又死乎?」
典故
移封酒泉

相关人物
姚馥


《拾遗记》卷九
及晋武践位,忽见(姚)馥立于阶下,帝奇其倜傥,擢为朝歌邑宰。馥辞曰:「老羌异域之人,远隔山川,得游中华,已为殊幸,请辞朝歌之县,长充养马之役,时赐美酒,以乐馀年。」帝曰:「朝歌纣之故都,地有美酒,故使老羌不复呼渴。」……即迁酒泉太守。地有清泉,其味若酒。

例句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典故
移家向酒泉


《拾遗记》卷九
及晋武践位,忽见(姚)馥立于阶下,帝奇其倜傥,擢为朝歌邑宰。馥辞曰:「老羌异域之人,远隔山川,得游中华,以为殊幸,请辞朝歌之县,长充养马之役,时赐美酒,以乐馀年。」帝曰:「朝歌纣之故都,地有美酒,故使老羌不复呼渴。」馥于阶下高声对曰:「马圉老羌,渐染皇化,溥天夷貊,皆为王臣,今若饮酒池之乐,更为殷纣之民乎?」帝抚玉几大悦。即迁酒泉太守。地有清泉,其味若酒。
典故 
虞海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
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太平御览》卷三
《淮南子》曰:薄于虞泉,是谓黄昏。

例句

将军树勋起安西,昆崙虞泉入马蹄。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

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

解泽皇风遍,虞泉白日沉。 权德舆 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之一

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钱起 中书遇雨

典故
杖出泉

相关人物
慧远(东晋)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六《晋庐山释慧远》
「及届浔阳,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始住龙泉精舍。此处去水大远,远乃以杖扣地曰:『若此中可得栖立,当使朽壤抽泉。』言毕,清流涌出,后卒成溪。」

例句

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 钱起 送赟法师往上都

典故
咒岭出泉

相关人物
昙无谶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二《晋西河昙无谶》
谶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咒师。后随王入山,王渴乏须水不能得,谶乃密咒石出水,因赞曰:「大王惠泽所感,遂使枯石生泉。」邻国闻者,皆叹王德。

例句

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 王维 游悟真寺

典故

《晋书》卷九十〈良吏列传·吴隐之〉~234~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史,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踰厉,常食不过菜及乾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
《國語辭典》:林泉  拼音:lín quán
林木泉石。比喻退隐的地方。《北史。卷六四。列传。韦孝宽》:「所居之宅,枕带林泉。」《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國語辭典》:泉石  拼音:quán shí
泉水和山石,泛指山水。《梁书。卷三○。徐摛传》:「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唐。郑损〈玉声亭〉诗:「世间泉石本无价,那更天然落景中。」
分類:泉石山水
《国语辞典》:清泉  拼音:qīng quán
清澈乾净的泉水。如:「这股冰凉、甘美的清泉,是村民们唯一的饮水来源。」唐。王维〈山居秋暝〉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國語辭典》:甘泉  拼音:gān quán
1.滋味甜美的泉水。《三国演义》第八九回:「倘上天不绝大汉,即赐甘泉,若气运已终,臣亮等愿死此处。」
2.县名。在陕西省。旧属延安府。
3.一座秦代的离宫。位于陕西省淳化县甘泉山上,汉武帝时曾有扩建。《文选。张衡。东京赋》:「乃构阿房,起甘泉,结云阁,冠南山。」
4.东汉扬雄所作赋名。记孝成帝祀于甘泉宫的威仪。《文选。徐敬业。古意詶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甘泉警烽候,上谷拒楼兰。」
《漢語大詞典》: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吕向 注:“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孝子思养其亲,故览咏是篇而有遗叹。”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託彤管於遗咏。”参见“ 寒泉之思 ”。
(3).犹黄泉,九泉。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销;乌鸟之诚,俯寒泉而思咽。” 蒋清翊 注:“寒泉,今指黄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阳县 境内。 唐 元结 《寒泉铭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阳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國語辭典》:寒泉之思  拼音:hán quán zhī sī
语本《诗经。北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比喻感怀母恩的深切思念。《三国志。卷三四。蜀书。二主妃子传。先主甘后传》:「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以慰寒泉之思。」
《國語辭典》:三泉  拼音:sān quán
深泉,地下深处。比喻人死后的葬处,犹言九泉。《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敢以垂绝之日,陈不讳之言,庶有万分,无恨三泉。」
《漢語大詞典》:虞泉
见“ 虞渊 ”。
《國語辭典》:虞渊(虞淵)  拼音:yú yuān
传说日落栖止之处。《淮南子。天文》:「至于虞渊,是谓黄昏。」清。陈曾寿 菩萨蛮。浮天渺渺江流去词:「寒日隐虞渊,虞渊若个边?」也称为「禺渊」、「禺谷」、「隅谷」。
分類:虞渊日没
《漢語大詞典》:酌贪泉(酌貪泉)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朝廷欲革 岭 南之弊, 隆安 中,以 隐之 为竹驤将军、 广州 刺史、假节,领平 越 中朗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 石门 ,有水曰 贪泉 ,饮者怀无厌之欲。 隐之 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 岭 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 齐 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踰厉,常食不过菜及乾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使不易。”后以“酌贪泉”谓磨砺节操。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酌 贪泉 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懽。”亦省作“ 酌贪 ”、“ 酌泉 ”。 唐 李白 《与赵宣城与杨右相书》:“宰剧惭强项之名,酌贪礪清心之节。” 唐 王维 《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谨当闭阁以思政,酌泉以励心。”
分類:磨砺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