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植牙  拼音:zhí yá
一种牙齿治疗法。以天然或人工制的牙齿移植到完全拔除旧牙的齿槽骨上。
《国语辞典》:疗伤(疗伤)  拼音:liáo shāng
治疗、调养伤势。如:「他的伤势不轻,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来疗伤。」清。徐珂《清稗类钞。艺术类。某鹾尹以辰州符治外症》:「项城袁端敏公甲三督师时,幕有杭州某鹾尹者,佚其名,以习辰州符,兼为将士疗伤,而性孤僻,不谐俗,寻即辞职。」
《國語辭典》:止血  拼音:zhǐ xiě
使伤口不再流血。也用以比喻使危机不再恶化。如:「他的伤口血流不止,必须立刻止血,否则会有生命的危险。」「这次事件要设法止血,不然公司的未来堪忧。」
《漢語大詞典》:养疮(養瘡)
因创伤而治疗休养。北史·西域传·悦般国:“养疮一月復常,又无痕瘢。” 唐 白居易 《叹鹤病》诗:“亦知白日青天好,未要高飞且养疮。”
《国语辞典》:补阳(补阳)  拼音:bǔ yáng
中医称治疗阳虚症的方法。
《國語辭典》:输血(輸血)  拼音:shū xiě
把健康人的血浆,移注到病人体内。一般多由静脉缓缓输入,但对于病势危急的患者,可由动脉进行输血急救。
《國語辭典》:手术(手術)  拼音:shǒu shù
外科医生用刀子、剪子、针线等医疗器具在病人身体进行切除、缝合等治疗的方法,以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
《漢語大詞典》:火针(火針)
中医外科治疗法之一。将特制的针烧红后刺入患部穴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火·火针:“火针者,《素问》所谓燔针、焠针也, 张仲景 谓之烧针; 川 蜀 人谓之煨针。其法:蔴油满盏,以灯草二七茎点灯,将针频涂蔴油,灯上烧令通赤用之。”
《漢語大詞典》:护治(護治)
(1).犹监造。新唐书·韦武传:“ 宪宗 时,入为京兆尹,护治 丰陵 ,未成,卒。”
(2).护理治疗。魏书·高允传:“马忽惊奔,车覆,伤眉三处。 高祖 、 文明太后 遣医药护治。”
《漢語大詞典》:治护(治護)
治疗护理。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封爵未下,会 蒙 疾发, 权 时在 公安 ,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
分類:治疗护理
《漢語大詞典》:主刀
担任手术治疗中的主要操作者。《新观察》1984年第4期:“神经外科主任 王象昌 大夫主刀,成功地切除了……舌下神经孔神经鞘瘤。”
《国语辞典》:金疮药(金疮药)  拼音:jīn chuāng yào
治疗刀箭疮伤的药物。《薛仁贵征辽事略》:「宣仁贵上帐,帝用金疮药涂之,仁贵誓死以报国。」《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唤行军医者用铁钳子拔出箭头,将金疮药敷掩疮口,疼不可当。」
《国语辞典》:热疗(热疗)  拼音:rè liáo
将热湿巾或热水袋覆盖在患处的治疗法。可以达到解痉镇痛,改善血液循环及促进新陈代谢等效果。也称为「热敷」。
《國語辭典》:医护(醫護)  拼音:yī hù
医疗护理。如:「由于医护人员细心的医治照顾,他的身体很快就康复了。」
《漢語大詞典》:胗治
诊断治疗。胗,同“ 诊 ”。《水浒传》第九八回:“小弟胗治 张清 脉息,知道是七情所感。”
分類: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