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53,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民生
民有
民情
民物
下民
小民
民事
安民
治民
流民
民安
细民
饥民
庶民
忧民
《國語辭典》:民生  拼音:mín shēng
1.人民的天性。《书经。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唐。孔颖达。正义:「惟民初生自然之性皆敦厚矣。」
2.人民的生计。如:「民生议题向来都是施政的重点所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
《國語辭典》:民有  拼音:mín yǒu
国家为全体人民所共有,即国家主权在于人民。系国父据美国林肯总统of the people一语翻译而来。为民主主义的要素之一,相当于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
《國語辭典》:民情  拼音:mín qíng
1.人民的心向、愿望。《荀子。大略》:「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实为幸甚。」
2.社会风气。如:「历史教训显示:新政如不符民情,必然失败收场。」晋。干宝晋纪总论〉:「盖民情风教,国家安危之本也。」
《漢語大詞典》:民物
(1).泛指人民、万物。 汉 蔡邕 《陈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图於丹青。” 宋 张孝祥 《与明守赵敷文书》:“执事以慈惠之师,有来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清史稿·世祖纪二:“朕亲政以来,夙夜兢业,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当天心,以康民物。”
(2).民众的财物。后汉书·翟酺传:“帑藏单尽,民物彫伤。”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天作淫雨, 冀州 水出,漂没民物。”
(3).犹民情、风俗。《宋书·武帝纪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览民物,搜扬幽隐,拯灾卹患。” 宋 苏舜钦 《先公墓志铭》:“既省政,恶民物之薄。” 明 申涵光《宿金提驿》诗:“暂宿 恆 南驛,重悲 蓟 北天。山河仍故国,民物忆初年。”
《國語辭典》:下民  拼音:xià mín
人民、百姓。《书经。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
《國語辭典》:小民  拼音:xiǎo mín
人民、百姓。《左传。桓公十三年》:「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朕深居九重,反不如小民直恁地快活!」
《國語辭典》:民事  拼音:mín shì
1.农事。《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
2.民政、政事。《左传。庄公二十七年》:「诸侯非民事不举,卿非君命不越竟。」《文选。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节理人情,恤隐民事。」
3.徭役。《书经。太甲》:「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
4.有关民法的各项事务,如财产、婚姻、雇佣等。
《國語辭典》:安民  拼音:ān mín
1.安抚民众。《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尽取小沛军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丧事。」
2.人名。生卒年不详。宋长安石工,熙宁间,蔡京书元祐党人碑,颁定州县刻于石上,安民被徵役参与其事,因乞免镌本人姓名于碑末,时人以为义。
《骈字类编》:治民
周礼司约见上正左传政以治民刑以 邪
分类:治民
《國語辭典》:流民  拼音:liú mín
流亡外地。《管子。四时》:「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史记。卷一○三。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元封四年中,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公卿议欲请徙流民于边以适之。」
《分类字锦》:民安
魏志郑浑传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
分类:民安京尹
《國語辭典》:细民(細民)  拼音:xì mín
1.小民,普通百姓。《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虽在细民,且知其安。」《大宋宣和遗事。元集》:「细民不胜愁苦,至有鬻妻卖子者不能偿。」
2.见识浅陋、器量狭小的人。《庄子。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閒。」
《國語辭典》:饥民(飢民)  拼音:jī mín
因饥荒而缺乏食物的人民。如:「北非因长年乾旱造成许多饥民饿死。」
《國語辭典》:庶民  拼音:shù mín
平民、百姓。《礼记。大传》:「庶民安,故财用足。」《三国演义》第六回:「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也称为「庶黎」、「庶众」。
《國語辭典》:忧民(憂民)  拼音:yōu mín
为民忧思。明。李贽〈与焦弱侯书〉:「但半山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