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士大夫画(士大夫画)  拼音:shì dà fū huà
文人所绘的图,与民间、宫廷职业画工所画的不同。其特色是结合诗、书、画以表现文人的精神内涵。也称为「士夫画」。
《国语辞典》:社会运动(社会运动)  拼音:shè huì yùn dòng
凡不经政府以法令强制施行而纯由民间部分人士,基于良知,协力提倡的社会改革行动。
《国语辞典》:社会福利(社会福利)  拼音:shè huì fú lì
政府或民间机构为改善人民生活而提供的社会支持或服务措施,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津贴等。
《国语辞典》:太公家教  拼音:tài gōng jiā jiào
1.书名。收集唐以前流行于民间的格言疏语,缀为一书,以教谕儿童。《玉照新志》卷三:「世传太公家教,其言极浅陋、鄙俚,然见之唐李习之文集,至以文中子为一律,观其中犹引周汉以来事,当是有唐村落间老校书为之。」
2.元时对家规的通称。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住住住!你也休闹,请你个太公家教咱!」
《国语辞典》:麒麟送子  拼音:qí lín sòng zǐ
民间传说麒麟会给人们带来儿子,使家族兴旺,称为「麒麟送子」。如:「新年他在厅堂挂上麒麟送子的字画,希望早生贵子。」
《国语辞典》:敲锣击鼓(敲锣击鼓)  拼音:qiāo luó jí gǔ
1.敲打锣鼓。多用于民间游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也作「敲锣打鼓」。
2.形容大肆宣扬。如:「这么一点小事,又何必敲锣击鼓,弄得人尽皆知。」也作「敲锣打鼓」。
《国语辞典》:畎亩之中(畎亩之中)  拼音:quǎn mǔ zhī zhōng
乡野、民间。《礼记。仲尼燕居》:「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已。」《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分类:乡野民间
《国语辞典》:国际贷借(国际贷借)  拼音:guó jì dài jiè
国与国,或国民与外国人民间因经济上、外交上及其他国际间的交通,而发生的借贷关系。
《国语辞典》:归真證果(归真證果)  拼音:guī zhēn zhèng guǒ
1.道教谓死后得道成仙。
2.民间宗教谓天界下凡投胎的神仙,死后重返天界。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待它业缘满足,那其间还将他二人召回仙界,归真證果。」
《国语辞典》:官商合办(官商合办)  拼音:guān shāng hé bàn
政府和民间合资经营的事业。如:「这家公司原是官商合办,近来才转型为纯粹的民间企业。」
《国语辞典》:福德正神  拼音:fú dé zhèng shén
民间对土地公的尊称。参见「土地公」条。
《国语辞典》:公益事业(公益事业)  拼音:gōng yì shì yè
民间机构为了促进群众或社会团体利益而提供的各种非营利服务。
《国语辞典》:金钱棒舞(金钱棒舞)  拼音:jīn qián bàng wǔ
一种民间舞蹈。参见「霸王鞭」条。
《国语辞典》:中山文艺奖(中山文艺奖)  拼音:zhōng shān wén yì jiǎng
民间为配合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所举行的奖项。奖助的文艺创作种类包括固有文化的文艺创作,如诗、词、歌曲、骈文、国剧剧本、国画、书法、篆刻等;新文艺创作,如文艺论著、散文、小说、剧本、摄影等。于每年国父诞辰或前夕举行颁奖典礼。
《国语辞典》: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  拼音:yáng liǔ qīng nián huà
一种中国北方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因在天津市西南杨柳青生产而得名。创于明朝崇祯年间,至清朝光绪年初,为最盛时期。以后因石印术兴起,逐渐衰落。多取材于传统戏曲、美女、胖娃娃,含有喜庆、吉祥之意。构图丰满,笔法匀整,色彩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