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àn
1.泛指国际间除武力冲突外的其他一切紧张、对峙的状态。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的崩溃、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产势力的扩张,乃形成美国领导的民主阵营与苏俄领导的共产集团非战非和的微妙关系。双方在意识型态、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均有冲突,只是没发动全面性的战争,称为「冷战」。
2.比喻人与人间,除肢体、语言的冲突外,任何紧张、对峙的状态。如:「他夫妻俩已冷战了个把月,至今仍无丝毫转圜的馀地。」
2.比喻人与人间,除肢体、语言的冲突外,任何紧张、对峙的状态。如:「他夫妻俩已冷战了个把月,至今仍无丝毫转圜的馀地。」
《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an
1.指国际间运用政治、经济、心理手段,取代武器的战争。为英语coldwar的意译。今也指人际间以冷默态度取代激烈争论的方式。如:「夫妻间一有争议就吵架或冷战,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2.因寒冷、惊吓或紧张而发抖。如:「寒风袭来,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酒意全消了。」《歧路灯》第四五回:「这『拐带人命』四字,把王中吓了一个冷战。欲待上前去问,却又苦于无因。只得倾耳细听。」《侠义传》第八二回:「包公冷笑道:『……你可晓得本阁的规矩么?』艾虎听了,暗暗打个冷战,道:『小人不知甚么规矩。』」也作「寒噤」。
2.因寒冷、惊吓或紧张而发抖。如:「寒风袭来,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酒意全消了。」《歧路灯》第四五回:「这『拐带人命』四字,把王中吓了一个冷战。欲待上前去问,却又苦于无因。只得倾耳细听。」《侠义传》第八二回:「包公冷笑道:『……你可晓得本阁的规矩么?』艾虎听了,暗暗打个冷战,道:『小人不知甚么规矩。』」也作「寒噤」。
《漢語大詞典》:侠毂(俠轂)
(1).指跟随在车子两侧担任护卫。亦指担任这种护卫的武装卫队。侠,通“ 夹 ”。《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 隆昌 元年,为征南大将军……敕留 西楚 部曲助镇 襄阳 ,单将白直、侠轂自随。”《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 显达 密启 西昌侯 鸞 , 鸞 徵 显达 为车骑大将军;徙 子懋 为 江州 刺史,仍令留部曲助镇 襄阳 ,单将白直、侠轂自随。” 胡三省 注:“诸王有白直,有夹轂队。侠,读曰夹。”
(2).比喻追随在左右。《公羊传·哀公四年》“蒲社灾,何以书?记灾也” 汉 何休 注:“是后, 宋 事彊 吴 , 齐 晋 前驱, 滕 薛 侠轂, 鲁 卫 驂乘。”参见“ 夹轂队 ”。
(2).比喻追随在左右。《公羊传·哀公四年》“蒲社灾,何以书?记灾也” 汉 何休 注:“是后, 宋 事彊 吴 , 齐 晋 前驱, 滕 薛 侠轂, 鲁 卫 驂乘。”参见“ 夹轂队 ”。
《漢語大詞典》:杆子(桿子)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毛泽东 《战争和战略问题》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何永鳌 《火焰山上四十天》:“跟在他后边的 吴胖子 用马鞭杆子挑了一团雪朝他甩来。” 朋斯克 《千里姻缘》:“没有棒子,没有套马杆子,连根小马鞭子都没有。”
《漢語大詞典》:弓箭社
北宋 边境人民的自卫武装组织。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今 河朔 西路被边州军,自 澶渊 讲和以来,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不论家业高下,户出一人。又自相推择家资武艺众所服者,为社头、社副、録事,谓之头目。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出入山坂,饮食长技与北虏同。私立赏罚,严於官府,分番巡逻,铺屋相望。”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北戎久和,边兵不试,临事有不可用之忧。惟沿边弓箭社兵与寇为邻,以战射自衞,犹号精鋭。”《宋史·兵志四》:“ 河北 州县近山谷处,民间各有弓箭社及猎射人,习惯便利,与夷人无异。”
《漢語大詞典》:土团(土團)
由当地人组成的武装集团。《新唐书·王式传》:“集土团诸儿为向导,擒 甫 斩之。”《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元年》:“军士八百,外有土团五百人。” 胡三省 注:“团结土人为兵,故谓之土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由此威声大震,远近避乱者从之如市,得土团三百餘人。”《花月痕》第四六回:“一日提督府兵丁,抢人家妇女,土团不依,闹起事来,幕中朋友説,须地方官弹压。”
分類: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