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营头(營頭)
营盘;营寨。《说岳全传》第三八回:“军士报説:‘前面有四五千人马扎住营盘,不知是何处兵马,特来报知。’ 牛皋 吩咐也扎住了营头,差人探听。”
(1). 清 代的低级武官。《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你们带来的营头,还有砲船那些统领、帮带、哨官、什长、那一个不是颜色顶子?”
(2).星名。《后汉书·天文志上》:“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 刘昭 注引《袁山松书》:“怪星昼行,名曰营头,行振大诛也。”《新唐书·天文志二》:“ 孙儒 攻 杨行密 于 宣州 ,有黑云如山,渐下,坠于 儒 营上,状如破屋,占曰:‘营头星也。’” 清 顾炎武 《春半》诗:“ 洪州 七月围,粮尽力亦殫;营头堕军中,旗纛沉江干。”
(1). 清 代的低级武官。《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你们带来的营头,还有砲船那些统领、帮带、哨官、什长、那一个不是颜色顶子?”
(2).星名。《后汉书·天文志上》:“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 刘昭 注引《袁山松书》:“怪星昼行,名曰营头,行振大诛也。”《新唐书·天文志二》:“ 孙儒 攻 杨行密 于 宣州 ,有黑云如山,渐下,坠于 儒 营上,状如破屋,占曰:‘营头星也。’” 清 顾炎武 《春半》诗:“ 洪州 七月围,粮尽力亦殫;营头堕军中,旗纛沉江干。”
《國語辭典》:狮蛮(獅蠻) 拼音:shī mán
1.宋朝重阳节时,于蒸糕上放置由粉制成的饰物。宋。孟元老《东京孟华录。卷八。重阳》:「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五。九月》:「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䌽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入麝香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色或如五色弹儿,皆入韵果糖霜,名之狮蛮栗糕。」
2.古代武官用的腰带,常饰有狮子、蛮王等图案。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按狮蛮拽札起锦征袍,把龙泉扯离出沙鱼鞘。」《三国演义》第三回:「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
3.节庆时人扮作狮子、蛮王的模样尽情跳舞。后泛指各种歌舞。《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2.古代武官用的腰带,常饰有狮子、蛮王等图案。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按狮蛮拽札起锦征袍,把龙泉扯离出沙鱼鞘。」《三国演义》第三回:「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
3.节庆时人扮作狮子、蛮王的模样尽情跳舞。后泛指各种歌舞。《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