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革出教门
基督教会当局正式作出的庄严诅咒或逐出教门。例如:被罗马教皇革出教门的人。
《國語辭典》:法定人数(法定人數)  拼音:fǎ dìng rén shù
以法令或会议所规定的人数,如须有若干人的出席始得开会等。
《漢語大詞典》:归标(歸標)
清 代谓列入军队正式编制。标, 清 “绿营兵”建制,相当于团,下辖协、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这甚么军是不归标的,另外立了名目。”
《漢語大詞典》:国事访问(國事訪問)
一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他国邀请而进行的正式访问。
《國語辭典》:彩排  拼音:cǎi pái
戏剧、舞蹈等正式演出前,最后一次的排演。所使用的服装道具皆与正式演出时一样。如:「这出戏已进入彩排阶段。」
《國語辭典》:白皮书(白皮書)  拼音:bái pí shū
若干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葡萄牙等国的官方公开文献,因书皮用白色,故称为「白皮书」。为英文White Book的意译。
《漢語大詞典》:被录取
经过事先满足加入的必备条件和成功地通过考试之后正式注册加入一个团体、协会或公共机构(如学院或大学)
《國語辭典》:党龄(黨齡)  拼音:dǎng líng
党员加入政党的年资。如:「他的党龄是所有党员中最资深的。」
《漢語大詞典》:地心说
古代西方认识宇宙的一种学说。由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正式建立。认为地球静止于宇宙中心,其他一切天体都绕地球转动,并提出“本轮”、“均轮”系统和偏心圆模型来解释行星的视运动中各种复杂现象。
《國語辭典》:代名词(代名詞)  拼音:dài míng cí
用来代替名词的词。如我、此、谁、者、它等,分人称代名词、指示代名词、疑问代名词、连接代名词四种。也称为「代字」、「代词」、「称代词」。
《國語辭典》:代词(代詞)  拼音:dài cí
替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数词、量词、副词等的词。可分为:一、人称代词。如我、你、他。二、指示代词。如这、那。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四、其他代词。也称为「代名词」。
《國語辭典》:垫话(墊話)  拼音:diàn huà
相声表演者在节目开始前的一段开场白,用来吸引观众或点明节目内容。
《漢語大詞典》:起股
八股文中的第五段文字,是正式议论的第一部分。 清 方飞鸿 《广谈助·谐谑》:“有人作《鱼我所欲也》题起股:‘鰻而长长焉,鱉而团团焉,非我所欲也;跳跳者虾焉,爬爬者蟹焉,非我所欲也。’”
《國語辭典》:片头(片頭)  拼音:piàn tóu
通常放在正式剧情前的片段,用以介绍影片的主角、编导等工作人员的姓名。
《漢語大詞典》:升工
(1).旧谓短工转长工或学徒工转正式工。
(2).指节假日加班高于日平均工资几倍的加班费。 茅盾 《子夜》十四:“工钱照旧发,礼拜日升工!米贴!” 茅盾 《子夜》十四:“厂方有什么减工钱,扣礼拜天升工那些事,也同工会说好了。”
《國語辭典》:开播(開播)  拼音:kāi bò
开始播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