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拼音:xíng zhèng yuàn wén huà jiàn shè wěi yuán huì
中央政府行政院所属的机关,于民国七十年十一月十一日正式成立。该会以委员制组成,直隶行政院,主要职责在统筹规划及协调、推动、考评有关文化建设事项。设有三个处,及国立台湾博物馆、国立台湾文学馆、国立台湾美术馆等附属机关。缩称为「文建会」。
《国语辞典》:巡回大使(巡回大使)  拼音:xún huí dà shǐ
受政府正式任命,但无固定驻外住所的大使。平常留在国内待命,当国外有紧急的偶发事件时,则以特使身分执行任务;处理完毕,再回国内继续待命。也称为「无任所大使」。
《国语辞典》:驻外使节(驻外使节)  拼音:zhù wài shǐ jié
两国之间有正式的外交关系时,所互相派驻的官员。使节可分为大使、公使、驻办公使及代办四种等级。如:「驻外使节中,大使对外代表国家及元首。」
《国语辞典》:衣衫不整  拼音:yī shān bù zhěng
衣著随便、穿著不正式或不整齐。如:「参加隆重的典礼,不可衣衫不整。」「半夜火警,许多住户急于逃难,衣衫不整地站在街头。」
《国语辞典》:影子政府  拼音:yǐng zi zhèng fǔ
正式政府成立前所组成的政府雏型。包括一套政府组织架构及重要职务安排等,以备未来执政时能迅速正常运作。
《国语辞典》:共识决(共识决)  拼音:gòng shì jué
一种议案表决方式。对于某些争议性低或已在正式会议上充分沟通过的议案,通常都会安排共识决的方式进行表决,以提升议事效率。表决时,与会者不需投票,而由会议主席对出席者徵询有无异议,除非有强烈反对意见,否则不影响「共识决」成立,亦即通过议案。
《国语辞典》:黄皮书(黄皮书)  拼音:huáng pí shū
1.法国政府所公布的正式文书。因封面为黄色,故称为「黄皮书」。
2.出入境时所需具备的个人防疫注射證明书。其封面为黄色,故称为「黄皮书」。
《国语辞典》:打领带(打领带)  拼音:dǎ lǐng dài
将领带系结在衬衫的领口上。多搭配于西装等正式穿著。如:「他平常邋遢惯了,难得看他穿西装打领带。」
《国语辞典》:飞虎队(飞虎队)  拼音:fēi hǔ duì
正式名称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抗日战争时,民国三十年由美国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e)将军创立以协助我军的空军队,总部设于昆明。
《國語辭典》:自助餐  拼音:zì zhù cān
将菜肴分别装盛,集中放在一处,每人各取盘、盒,自行选取菜肴食用,较一般餐馆价廉而简便。今宴会中亦多采此形式。
《国语辞典》:猎装(猎装)  拼音:liè zhuāng
1.专为打猎而设计的服装。如:「他穿著猎装,正要出门去打猎。」
2.后指款式设计较不正式的西装外套。如:「今年猎装的款式十分具有复古风。」
《国语辞典》:男伴  拼音:nán bàn
出席舞会、宴会等正式活动时,一起赴宴的男性夥伴。如:「她找不到合适的男伴,所以决定不参加明晚的舞会。」
《国语辞典》:附读(附读)  拼音:fù dú
1.在古代附入别人家塾读书,称为「附读」。《红楼梦》第七回:「我家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子弟们中亦有亲戚在内,可以附读。」也称为「附学」。
2.因特殊原因随班学习而无正式学籍者。如:「他非本校学生,目前为随班附读。」
《国语辞典》:附奖(附奖)  拼音:fù jiǎng
抽奖活动中,正式奖项外的奖品或纪念奖。如:「为了鼓励参选,主办单位增加了附奖。」
《国语辞典》:大妆(大妆)  拼音:dà zhuāng
妇女依礼节规定,穿著正式的礼服装束。《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按品服大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