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等子  拼音:děng zi
1.用来称金银、珠宝、药品等东西的小秤。《西游记》第七三回:「这些和尚,只怕也有些道行,须得三釐,快取等子来。」《里语徵实。卷中上。等子引李方叔友谈记》:「邢和叔尝曰:『子之铢两不差,非秤上秤来,乃等子上等来也。』」也称为「戥子」。
2.宋代御林军。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亲事官》:「次供营、下供营、御前佐军头引见司、押番十将、内等子、环卫官十员。」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一。故事。等子》:「等子之上,谓之忠佐军头,皆由百司人兵亲兵及随龙人年劳升为之。」
3.标准样本。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宣和殿有玉等子,以诸色玉次第排定。凡玉至,则以等子比之,高下自见。今内帑有金等子,亦此法。」
《漢語大詞典》:封叙
按等级次第晋爵或奖功。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官制:“ 天圣 中,詔每遇覃霈,朝臣中兄弟俱该封赠者,许列状陈乞,特比常例优加封叙。”
《漢語大詞典》:官叙
(1).官吏的等级次第。周礼·天官·宰夫:“七曰胥,掌官叙以治叙。” 孙诒让 正义:“《小宰·六叙》注云:‘叙,秩次也。’”
(2).谓官吏的行列。南史·王弘传:“﹝ 王弘 ﹞答曰:‘……若求者絶官叙之分,既无以为惠,又不微借颜色,即大成怨府,亦鄙薄所不任。’” 唐 沈既济 枕中记:“臣本 山 东诸生,以田圃为娱。偶逢圣运,得列官叙。”旧唐书·韦坚传:“ 坚 姊为赠 惠宣太子 妃, 坚 妻又 楚国公 姜皎 女, 坚 妹又为皇太子妃,中外荣盛,故早从官叙。”
《國語辭典》:秘辛(祕辛)  拼音:mì xīn
隐密不为人知的内情。如:「那位成功的企业家有一段艰苦奋斗的秘辛。」
《國語辭典》:顺叙(順敘)  拼音:shùn xù
顺序。《三国志。卷一二。魏书。何夔传》:「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闾,使长幼顺叙,无相踰越。」《文选。嵇康。琴赋》:「穆温柔以怡怿,婉顺叙而委蛇。」
《漢語大詞典》:进叙(進敍)
谓按等级次第以进职或奖功。汉书·刑法志云‘天秩有礼’,‘天讨有罪’” 唐 颜师古 注:“秩,敍也。言有礼者天则进敍之,有罪者天则讨治之。”新唐书·选举志下:“臣请五品以上及羣司长官、宰官进敍,吏部、兵部得参议焉。” 明 归有光 《三途并用议》:“今百餘年,寥寥未之见,而专以资格进敍。”
《漢語大詞典》:甲癸
(1).天干从“甲”起至“癸”止,为数凡十,因以“甲癸”指一旬。 唐 元稹 《告畬竹山神文》:“自十月季旬周甲癸而功半就。”
(2).引申为次第,逐一。 宋 梅尧臣 《读永叔〈集古录目〉》诗:“随田证讹甲癸推,青编是非皆究知。”
《漢語大詞典》:越录
超越次第。国语·吴语:“今大国越録而造于弊邑之军垒,敢请乱故。” 韦昭 注:“録,第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王侯通爵,越録受之。” 胡三省 注:“凡赏功者,録其功而加之封爵;无功而超越授之以爵,是谓越録。”
《漢語大詞典》:班叙(班敍)
亦作“班叙”。
(1).犹颁布,施行。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重之以明德,班敍海内,宣美风俗。”晋书·皇甫谧传:“且吾闻招摇昏迴则天位正,五教班敍则人理定。”
(2).班位的次第。 唐 马总《乞朝觐表》:“臣获蹈舞班叙,亲承德音,却归方隅,生死荣幸。”宋史·舆服志四:“已上品位职事,据令文,但言四品、五品,亦不分班敍上下。”
《國語辭典》:辈分(輩分)  拼音:bèi fen
亲族或世交中长幼的次序。如:「论辈分,由您入上座,当之无愧。」《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黑大叔又回过脸儿朝贾大少爷说道:『你父亲叫我大叔,你是他儿子,怎么也叫我大叔,只怕辈分有点儿不对罢?』说完,哈哈大笑。」
《國語辭典》:步韵(步韻)  拼音:bù yùn
仿他人的诗,依其作韵脚的原字及先后次第写诗唱和。始于唐,大盛于宋。也称为「次韵」。
《漢語大詞典》:分叙(分敍)
分别顺序、次第。《晋书·律历志上》:“是故郊祀朝宴,用之有制,歌奏分敍,清浊有宜。”
《國語辭典》:车次(車次)  拼音:chē cì
列车的编号或车辆行车的次第。
《漢語大詞典》:班第
朝班排列的次第。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旧制,学士无得以承旨为名者,应对顾问,参会旅次,班第以官为上下。”
《国语辞典》:级次(级次)  拼音:jí cì
等级次第。如:「这些水果分级次来卖,价格也相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