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檐 → 櫩檐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檐马(簷馬)  拼音:yán mǎ
悬挂于屋檐下的铃。也称为「风铃」。
《漢語大詞典》:丛玉(叢玉)
古时测风所用。以玉石为之,悬于檐下,风吹动则相触成声。也称“风马”。后改用铜铁,称“铁马”。 唐 李贺 《有所思》诗:“鸦鸦向晓鸣森木,风过池塘响丛玉。”一说丛玉指竹。 唐 李贺 《有所思》诗:“鸦鸦向晓鸣森木,风过池塘响丛玉。”一说丛玉指竹。
分類:玉石檐下
《漢語大詞典》:玉溜(玉霤)
(1).指冰柱。 南朝 齐 谢朓 《阻雪联句》:“珠霙条间响,玉溜檐下垂。”
(2).指清泉或流水。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六:“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 唐太宗 《冬日临昆明池》诗:“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宋 袁世弼 《题百丈山》诗:“琼田收把稏,玉溜注琅玕。”
(3).眼珠流转灵活貌。 明 无名氏 《犀佩记·剔目流芳》:“我见你秋波玉溜使我怜,一双俊俏含情眼。”
《漢語大詞典》:步櫩
檐下的走廊。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步櫩周流,长途中宿。” 颜师古 注:“步櫩,言其下可行步,即今之步廊也。”文选·左思〈魏都赋〉:“比沧浪而可濯,方步櫩而有踰。” 李善 注:“步櫩,长廊也。楚辞曰:‘曲屋步櫩,宜扰畜。’”梁书·萧恭传:“﹝ 恭 ﹞广营第宅,重斋步櫩,模写宫殿。”
分類:檐下走廊
《漢語大詞典》:水溜(水霤)
(1).谓水流迅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好好!若非遇着 贞娘 ,这 黄河 水溜,谁肯救人。”《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长江 水溜,进易退难。”
(2).水流。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夹 河 筑隄,高厚近水,使 河 身宽窄相均,水溜疾徐相均。”
(3).指向下流的水。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八:“窗外的雨正以倾盆的气势,猛烈地下着,檐角边的水溜,在檐石上敲击出一片清脆的回声。”
(4).方言。指湖与田汇通的水沟。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草间有一条人马踏成的路径。离路不远,有一个水溜。”
(5).见“ 水霤 ”。
水霤:亦作“ 水溜 ”。屋檐下接雨水的水槽。以竹或铁皮制成纵剖筒状,上仰。雨水由此经由水管下流。
《国语辞典》:承霤  拼音:chéng liù
置于屋檐下承接雨水的长形器具。一般用铝或塑胶制成。也作「承溜」。
《漢語大詞典》:金琅珰(金琅璫)
(1).金属制的铃铎。即旧时悬挂于殿、塔四角或屋檐下的风铃。 唐 杜甫 《大雪寺赞公房》诗之三:“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璫。”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檐马:“按金琅璫,谓金鐸也。”
(2).喻指葡萄。 唐 唐彦谦 《咏葡萄》:“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嚲金琅璫。”
《漢語大詞典》:悬乳(懸乳)
喻指檐下垂冰。 唐 韩愈 《苦寒》诗:“悬乳零落堕,晨光入前簷。” 方世举 注:“﹝悬乳﹞谓簷下垂冰。”
分類:檐下下垂
《漢語大詞典》:溜垂(霤垂)
屋檐下。 南朝 梁 沈约《郊居赋》:“渐沼沚於霤垂,周塍陌於堂下。”
分類:屋檐檐下
《漢語大詞典》:风铁
即铁马。悬挂在檐下的铁片,风吹时撞击有声。 宋 王安石 《和崔公度家风琴》之四:“风铁相敲固可鸣,朔兵行夜响行营。” 元 袁桷 《送曾编修》诗:“砖花窥日轮,井藻旋风铁。”
《漢語大詞典》:贼风(賊風)
(1).四时不正之风,或穴隙檐下之风。皆有害于人畜。《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王冰 注:“窃害中和,谓之贼风。”《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入岁已来,阴阳失序,屡有贼风暴雨,犯伤和气。”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喂养》:“其簷风者,贼风也。无论寒暑劳逸,马皆忌之,断不可拴之簷下。”《人民文学》1981年第12期:“夏天图凉快,跑到碾盘上去睡觉,受了贼风,这条右腿硬是伸不直,连活也干不成了。”
(2).贼人的凶焰。 明 无心子《金雀记·投崖》:“不料贼风忽起,扰乱 河中 ,奴身被掳,奋志投崖。” 清 蔡学海 《铸农器》诗:“思以浄贼风,是以祛民累。”
《漢語大詞典》:通廊
屋檐下的通道。犹回廊。 宋 苏辙 《北堂》诗:“通廊开十窗,爽气来四方。”
《國語辭典》:檐沟(簷溝)  拼音:yán gōu
屋檐下面横向的槽形排水沟。
《漢語大詞典》:承溜
屋檐下承接雨水的槽。亦称“ 承落 ”。礼记·檀弓上“池视重霤” 汉 郑玄 注:“承霤以木为之,用行水,亦宫之饰也……今宫中有承霤,云以铜为之。”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古之承霤,以木为之,用行水,即今之承落也。”
《漢語大詞典》:檐帷(簷帷)
檐下的帘幕。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阶轩日苔蘚,鸟雀噪簷帷。”
分類:檐下帘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