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楼兰飞馘
 
楼兰驰志


《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上·鄯善国〉~3875~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初,武帝感张骞之言,甘心欲通大宛诸国,使者相望于道,一岁中多至十馀辈。楼兰、姑师当道,苦之,攻劫汉使王恢等,又数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汉使。汉使多言其国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武帝遣从票侯赵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击姑师。王恢数为楼兰所苦,上令恢佐破奴将兵。破奴与轻骑七百人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暴兵威以动乌孙、大宛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恢为浩侯。于是汉列亭障至玉门矣。楼兰既降服贡献,匈奴闻,发兵击之。于是楼兰遣一子质匈奴,一子质汉。后贰师军击大宛,匈奴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时汉军正任文将兵屯玉门关,为贰师后距,捕得生口,知状以闻。上诏文便道引兵捕楼兰王。将诣阙,簿责王,对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上直其言,遣归国,亦因使候司匈奴。匈奴自是不甚亲信楼兰。……后复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介子轻将勇敢士,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既至楼兰,诈其王欲赐之,王喜,与介子饮,醉,将其王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杀之,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介子遂斩王尝归首,驰传诣阙,县首北阙下。封介子为义阳侯。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
典故
楼头佳丽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台城曲二首〉
〈台城曲二首〉其一:「整整复斜斜,随旗簇晚沙。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
典故

《说郛》卷三十二
宋。佚名《迷楼记》:炀帝晚年,尤沉迷女色。他日,顾谓近侍曰:「人主享天地之福,亦欲极当年之乐,自快其意。今天下安富无外事,此吾得以遂其乐也。今官殿虽壮丽显敞,苦无曲房小室,幽轩短槛。若得此,则吾期老于其中也。」近有友项升,浙人也,自言能构宫室。」翌日,召而问之。升曰:「臣先乞奏图。」后数日,进图。帝披览,大悦。即日诏有司,供其木材,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盾,互相连属,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户,上下金碧。金?伏于栋下,玉兽蹲乎户旁,壁砌生光,琐窗射日。工巧云极,自古无有也。费用金玉,帑府为之一虚。人误入者,虽终日不能出。帝幸之,不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
典故
明月南楼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8~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二〈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清·王琦注:「琦按《世说》、《晋书》载庾亮南楼事,皆不言『秋月』,而太白数用之,岂古本『秋夜』乃『秋月』之讹,抑有他传是据欤!」
典故
南宅楼桑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典故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乞巧楼〉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典故

《玉台新咏》卷一〈古乐府六首〉
〈古乐府六首〉其一:「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锄,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一解使君从南来,五马立歭躇。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二解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馀。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昭明文选》卷二十八〈诗戊·乐府下·乐府十七首·日出东南隅行〉~3~
日出东南隅行,或曰罗敷艳歌。唐·李善注引崔豹《古今注》曰:「陌上桑者,出秦氏女也。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嫁为邑人千乘王仁为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之歌以自明焉。」

例句

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李郢

空见水名敷,秦楼昔事无。 权德舆 敷水驿

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 长孙佐辅 关山月

典故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曹植·乐府·美女篇〉~43~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盻遗光采,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十九〈刘邈·万山见采桑人诗〉~890~
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逐伴西蚕路,相携南陌头。叶尽时移树,枝高乍易●。丝绳挂且脱,金笼写复收。蚕饥日已暮,讵为使君留。
典故 
玉阙琼楼
   
琼楼玉阙
 

《酉阳杂俎》卷二〈壶史〉
翟天师名乾祐,峡中人,长六尺,手大尺馀,每揖人,手过胸前,卧常虚枕。……曾于江岸与弟子数十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翟笑曰:「可随吾指观。」弟子中两人见月窥半天,琼楼金阙满焉,数息间不复见。
典故
珠沉金古
 
石崇楼下

相关人物
石崇
 
绿珠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列传·(子)石乔·(子)石崇〉~008~
及贾谧诛,崇以党与免官。时赵王伦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縠,曰:「在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建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囧以图伦、秀。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崇母兄妻子无少长皆被害,死者十五人。崇时年五十二。
典故
桃花扇底风
 
杨柳楼心月


《全宋词》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典故

《汉书》卷十《成帝纪》
「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还入作室门。」三国魏·张晏注:「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

例句

毛节精诚著,铜楼羽翼施。 独孤及 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典故
吐气成楼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338~
故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典故
无地楼台


《国老谈苑》卷二
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处士魏野赠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洎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执预焉。使者历视诸相,语译导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坐无答者。
典故
五侯门

相关人物
楼护


《汉书》卷九十二《游侠传·楼护传》
是时王氏方盛,宾客满门,五侯兄弟争名,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唯护尽入其门,咸得其驩心。结士大夫,无所不倾,其交长者,尤见亲而敬,众以是服。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母死,送葬者致车二三千两,闾里歌之曰:「五侯治丧楼君卿。」

例句

五侯贵门脚不到,数亩山田身自耕。 岑参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王维 不遇咏

《漢語大詞典》:门外楼头(門外樓頭)
南朝 陈后主 耽于声乐酒色,尤宠贵妃 张丽华 ,怠于政事。 后主 自居 临春阁 , 张贵妃 居 结绮阁 , 龚 孔 二贵嫔居 望仙阁 ,并复道交相往来。 隋 将 韩擒虎 率精骑五百,直入 朱雀门 , 后主 与 张贵妃 等宫人躲入井中,均为 隋 军所执,国亡。事见《南史·陈纪下·后主》《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张贵纪》《隋书·韩擒虎传》。 唐 杜牧 《台城曲》之一:“门外 韩擒虎 ,楼头 张丽华 。”后因用“门外楼头”指君主荒淫,国破家亡。 宋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词:“念往昔、繁华竞逐。嘆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國語辭典》:迷楼(迷樓)  拼音:mí lóu
1.隋炀帝建筑的宫殿。故址在江苏省江都县治西北七里。建筑富丽,穷极工巧。相传一入此楼,往往终日不得出,故称为「迷楼」。
2.借指类似迷楼的建筑物。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短短春衫双卷袖,调筝花里迷楼。」清。王士祯 浣溪沙。北郭青溪词:「香魂零落使人愁,澹烟芳草旧迷楼。」
《漢語大詞典》:乞巧楼(乞巧樓)
乞巧的彩楼。 唐 王建 《宫词》之九二:“每年宫女穿针夜,勅赐诸亲乞巧楼。”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嬪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谓之乞巧楼。”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綵楼于庭,谓之乞巧楼。” 明 梁辰鱼 《普天乐·咏时序悼亡》曲:“羡谁家乞巧楼头,笑声喧玉倚香隈。”参见“ 乞巧 ”。
分類:乞巧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國語辭典》:秦楼(秦樓)  拼音:qín lóu
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与丈夫萧史吹箫引凤的凤楼。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遂为歌舞场所或妓馆的别名。南唐。李煜〈谢新恩。秦楼不见吹萧女〉词:「秦楼不见吹萧女,空馀上苑风光。」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又不比秦楼夜宴金钗客,这的担著利害。」
《國語辭典》:青楼(青樓)  拼音:qīng lóu
1.指帝王住所,或豪贵之家豪华精致的楼房。多涂饰青漆,故称。《晋书。卷八九。忠义列传。曲允》:「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曲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
2.指妓院。南朝梁。刘邈〈采桑〉诗:「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唐。杜牧 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儒林外史》第三○回:「便是爱女色的要于青楼中求一个情种,岂不大错?」
《漢語大詞典》:玉宇琼楼(玉宇瓊樓)
(1).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 明 何景明 《嫦娥图》诗:“玉宇琼楼闭早秋,金蟾玉兔啼寒夜。”《花月痕》第五一回:“放洋遇风,吹入香海洋,玉宇琼楼中,父子重逢,翁媳再见。” 宁调元 《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玉宇琼楼最高处,一天霾雾拨难开。”
(2).形容覆雪的楼宇。 清 秋瑾 《齐天乐·雪》词:“玉宇琼楼,珠窗银瓦,疑在 广寒 仙府。”
《漢語大詞典》:琼楼(瓊樓)
亦作“璚楼”。 形容华美的建筑物。诗文中有时指仙宫中的楼台。 南朝 梁 陆倕 《天光寺碑》:“珉陛凌虚,琼楼鬱起,可使 龙城 愧饰, 雁塔 慙珍。”一本作“ 琼篱 ”。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诗:“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 明 张昱 《中秋望月》:“月里分明见九州,浮云西北是璚楼。” 清 龚自珍 《天仙子》词:“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
《國語辭典》:琼楼玉宇(瓊樓玉宇)  拼音:qióng lóu yù yǔ
形容精美华丽的楼阁。亦用以指月宫或神仙住的地方。宋。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作「琼台玉阁」、「琼台玉宇」。
《漢語大詞典》:琼楼金阙(瓊樓金闕)
犹琼楼玉宇。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 翟天师 名 乾祐 ……曾於江岸与弟子数十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 翟 笑曰:‘可随吾指观。’弟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闕满焉。”参见“ 琼楼玉宇 ”。
《國語辭典》:琼楼玉宇(瓊樓玉宇)  拼音:qióng lóu yù yǔ
形容精美华丽的楼阁。亦用以指月宫或神仙住的地方。宋。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作「琼台玉阁」、「琼台玉宇」。
《漢語大詞典》:铜楼(銅樓)
见“ 铜龙楼 ”。
《漢語大詞典》:铜龙楼(銅龍樓)
饰有铜龙的门楼。借指太子宫室。亦借指帝王宫阙。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价重 铜龙楼 ,声高重门侧。”亦省称“ 铜楼 ”。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凤闈宵静,阴灵宣王閫之华;鹤禁朝趋,离象峻 铜楼 之景。” 蒋清翊 注:“铜楼即‘龙楼门’之‘龙楼’。汉书·成帝纪:‘上尝急召太子出 龙楼门 。’注:‘ 张晏 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 唐 卢僎 《上幸皇太子新院应制》诗:“视膳铜楼下,吹笙玉座中。”参见“ 铜龙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