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修多罗(修多羅)
梵语音译,指佛教经典。也写作“修妬路”、“素怛囕”、“苏怛囉”、“修单兰多”。法门名义集·理教品:“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又亦省作“ 修多 ”。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盖闻 如来 説法,万万 恒 沙……岂直优波提舍、祗夜修多而已哉!”
《漢語大詞典》:善男子
梵语kulaputra意译。多指信奉佛法的男子。《天子所问经》:“彼佛答言,善男子,有佛世界,名曰娑婆。”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杀善男子,诈现慈德。” 鲁迅 《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法会不大的时候,和尚们便自己来飞钹、唱歌,给善男子、善女人们满足。”
《漢語大詞典》:忉利天
梵语的音意兼译。即三十三天。六欲天之一。佛教谓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合中央 帝释 所居天城,共三十三处,故云。即一般所说的天堂。 晋 法显 佛国记:“佛上忉利天三月,为母説法。” 清 洪升 《长生殿·补恨》:“我当上奏天庭,使你两人世居忉利天中,永远成双,以补从前离别之恨。” 赵朴初 《拟寒山》诗之三:“莫羡忉利天,转眼泥犂掉。”亦省作“ 忉利 ”。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影现须弥,香闻忉利。”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忉利……此译三十三天。”旧唐书·刘瞻传:“业累尽消,往生忉利。”
《漢語大詞典》:忍土
佛教语。娑婆世界。娑婆,梵语,意译为“忍”。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何因缘故名曰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是故彼界名曰忍土。” 南朝 梁 沈约 《光宅寺刹下铭》:“方当销巨石於贤劫,拯未来於忍土。” 清 许缵曾 《游峨眉山歌》:“金轮忍土, 震旦 推第一。赤髭白足,灵机妙道真难名。”
《漢語大詞典》:娑婆诃(娑婆訶)
梵语译音。有吉祥、息灾等义。多见于佛教的真言之末。《大悲咒》:“波夜摩那娑婆訶。”参阅《秘藏记抄》卷五。
《漢語大詞典》:须陀(須陀)
梵语的音译。指甘露。法苑珠林卷六:“四天王天并食须陀味。朝食一撮,暮食一撮。食入体,已转成身。是须陀味园林池苑并自然生。”大方便佛报恩经·优波离品:“天须陀食自然百味,百千伎乐以自娱乐。”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四:“须陀食,或云修陀,此天食也。修陀,此译白也。”
《漢語大詞典》:伽耶
梵语的译音。象。翻译名义集·畜生:“伽耶,或那伽,或那先,此云象。”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象:“伽耶,出北户録。”今本北户录作“伽那”。
分類:梵语译音
《漢語大詞典》:方坟(方墳)
(1).方形的坟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潩水:“山上有 郑 祭仲 冢,冢西有 子产 墓,累石为方坟。”
(2).梵语stūpa的意译。指舍利塔。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合窟为窆,方坟以堙。” 吴兆宜 注:“法苑珠林云:‘所云墖者,或云墖婆。’此云方坟。”
《漢語大詞典》:韦陀(韋陀)
(1).梵语Veda的音译。意为“知识”。古 印度 婆罗门所传经典名。参见“ 吠陀 ”。
(2).Vedda的音译。通译 维达 , 斯里兰卡 的一种原始民族。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从 薄墟曼 、 韦陀 、 印地安 以及别的民族引了他们的生活,狩猎,农耕,分配财货这些事为例子,以证原始狩猎民族实为共产主义的结合。”
(3).同“ 韦驮 ”。 艾芜 《荣归》:“兵士们一回到庙里休息的时候,不是躲在殿后 韦陀 足下去赌钱,便是坐在太阳晒着的石阶上捉虱子。”
《國語辭典》:吠陀  拼音:fèi tuó
用古梵文创作的宗教诗歌。为婆罗门教、印度教崇拜和祭祀用的赞歌、祭词、咒语。为梵语veda的音译。写作年代不详,大多数学者估计为西元前一五○○年至前一二○○年之间。最古老的《吠陀本集》有《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闼婆吠陀》四部。而《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则为吠陀的解释书。也作「皮陀」、「毗陀」、「围陀」、「韦陀」。
《漢語大詞典》:犍椎
亦作“ 犍槌 ”。 梵语的音译。意为“声鸣”。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 晋 法显 佛国记:“﹝ 于闐 ﹞国主安堵 法显 等於僧伽蓝。僧伽蓝名 瞿摩帝 ,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黑云若起,急击犍椎,我闻其声,恶心当息。” 宋 道诚 释氏要览·杂记:“今详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尔来一百年,復见大会设, 恒河 左右流,犍槌声不絶。”
《漢語大詞典》:肉髻
梵语嗢瑟尼沙的意译。 释迦牟尼 头顶有肉团隆起如髻,故称。为佛三十二相中的顶髻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上作如来经行之像,像形杰异,威严肃然,肉髻之上特出髾髮,灵相无隐,神鉴有徵。”
《漢語大詞典》:伊蒲塞
梵语优婆塞Upāsaka的异译。指在家受五戒的男性佛教徒。又称邬波索迦。 宋 赵叔向 《肯綮录·伊蒲塞非素馔》:“《东汉楚王英传》:‘詔还縑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饌……’当时用梵语已可笑,后人引见直以为素饌,尤非也。今讲僧以伊蒲塞为近住男也。”
《國語辭典》:阿旁  拼音:ā bàng
地狱的狱卒。译自胡语。《经律异相》卷四九:「诸阿傍是隶北方毗沙门天王。」《老残游记二编》第八回:「磨子上头站著许多的阿旁,磨子下面也有许多阿旁。」
《漢語大詞典》:优昙钵(優曇鉢)
梵语的音译。又译为优昙、优昙华、优昙钵罗、优钵昙华、乌昙跋罗。即无花果树。产 印度 ,我国 云南 等地亦有生长。其花隐于花托内,一开即敛,不易看见。佛教以为优昙钵开花是佛的瑞应,称为祥瑞花。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子良 启进沙门於殿户前诵经, 世祖 为感,梦见优曇鉢花。”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临摹》:“ 逸少 笔迹如优曇鉢花,近世罕见。”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优昙钵》:“今 广东 新兴县 有优曇鉢,似枇杷,无花而实,即所谓无花果也。”
《國語辭典》:辟支佛  拼音:pì zhī fó
佛教用语。梵语pratyeka-buddha的音译,意译作独觉或缘觉。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一种果位。这种果位是阿罗汉中的一类。由于辟支佛在他證悟的这一世,不是从佛陀或他人那里听闻佛法而修行成就,以自力了悟缘起,證涅槃。《瑜伽论记。卷八上》:「若依《智论》十六卷云:『辟支佛有两种义:一名独觉,二名因缘觉。』」也作「独觉」、「缘觉」。
《國語辭典》:三乘  拼音:sān shèng
佛教用语。梵语tri-yāna的意译。谓三种能使众生获得證悟,息灭烦恼的途径。即从他人听闻佛法而悟道的声闻乘;自己观察自然现象而悟道的独觉乘,和以成佛为目标的佛乘。独觉乘也称为「缘觉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称为「大乘」、「菩萨乘」。《大乘庄严经论》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漢語大詞典》:三乘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