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18,分10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偎琼树(又作:玉树连 ...)
庭阶映玉树(又作:玉树映阶 ...)
荆树
东堂桂树(又作:桂树)
指树曰(又作:李树周柱史)
绿蝉
绿树莺飞
马迁树立轻
桃李树(又作:树李 树桃李)
玉树后庭花
斫树收庞
菩提树
琪树
千树橘
钱王树
典故 
偎琼树
 
玉树连
 
琼树倚
 
蒹葭倚玉树
 
蒹葭琼树
 
身倚玉

相关人物
夏侯玄
 
曹睿(魏明帝)
 
毛曾


《世说新语》下卷上《容止》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志》曰:「玄为黄门侍郎,与毛曾并坐。玄甚耻之,曾说形于色。」
《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尚·(子)夏侯玄〉~295~
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不悦形之于色。明帝恨之,左迁为羽林监。正始初,曹爽辅政。玄,爽之姑子也。累迁散骑常侍、中护军。

例句

共济已惊依玉树,随流还许醉金觞。 刘威 晚春陪王员外东塘游宴

小小豫章甲,纤纤玉树姿。 孟郊 子庆诗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李昌符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李端 慈恩寺怀旧

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露重金泥冷,杯阑玉树斜。 李贺 答赠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杨凝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倚玉翻成难,投砖敢望酬。 卢纶 卧病寓居龙兴观枉冯十七著作书知罢摄洛阳赴缑氏因题十四韵寄冯生并赠乔尊师

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 钱起 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

皇枝双玉树,吏道二梅仙。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惟伯与仲有令誉因美之)

楚山清洛两无期,梦里春风玉树枝。 鲍溶 寄薛膺昆季

典故
一庭兰玉
 
庭列芝兰
 
庭有芝兰
 
庭阶映玉树
 
庭阶兰玉
 
满砌芝兰
 
玉树映阶
 
玉树枝
 
玉树芝兰
 
玉砌兰芽
 
砌底芝兰
 
砌玉
 
砌兰
 
种兰庭砌
 
绕庭兰玉
 
芝兰满砌
  
兰玉盈庭
 
兰砌
 
兰阶
  
谢砌芝兰
 
谢阶兰玉
 
阶庭联玉
 
阶庭兰玉
 
阶砌芝兰

相关人物
谢安之


《裴子语林》~32~
谢太傅问诸子侄曰:「子弟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其生于庭阶也。」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45~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典故
荆枝茂
 
荆树


《艺文类聚》卷八十九
周景式《孝子传》: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然聚,况我而殊哉』,遂还为雍和。

例句

虚说古贤龙虎盛,谁攀荆树上金台。 黄滔 贺清源仆射新命

到日荆枝应便茂,别时珠泪不须流。 黄滔 送人往苏州觐其兄

典故
一枝丹桂
 
一枝仙桂
 
一枝桂
 
一枝荣
 
一枝高折
     
昆山一片
  
手中有桂
  
折桂高枝
   
昆山一片
 
昆山玉
   
东堂桂树
  
桂一枝
   
桂树
   
桂苑一枝
 
桂香
     
郗枝
 
郤堂桂
 
郤家兄弟
 
郤枝
 
郤诜
 
郤诜丹桂
 
郤诜枝
 
郤诜第
 
郤诜策
 
郤诜联臂
 
郤诜高第
 
相关人物
郤诜


《晋书》卷五十二〈郤诜列传〉~443~
以对策上第,拜议郎。母忧去职。诜母病,苦无车,及亡,不欲车载柩,家贫无以韨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开户,朝夕拜哭。养鸡种蒜,竭其方术。丧过三年,得马八匹,舆柩至冢,负土成坟。未毕,召为征东参军。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吏部尚书崔洪荐诜为左丞。及在职,尝以事劾洪,洪怨诜,诜以公正距之,语在洪传。洪闻而惭服。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诜官,帝曰:「吾与之戏耳,不足怪也。」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四方声誉。卒于官。子延登为州别驾。

简释

东堂桂树:喻指科举及第。唐崔子向《上鲍大夫》:“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

片玉:喻贤才。唐李咸用《悼范摅处士》:“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


例句

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 于濆 思归引

东堂桂欲空,犹有收萤光。 于濆 感怀

见诵甘泉赋,心期折桂归。 刘商 送李元规昆季赴举

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 刘商 送杨行元赴举

稍类冲天鹤,多随折桂人。 刘得仁 莺出谷

桂枝攀最久,兰省出仍初。 刘禹锡 伤韦宾客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刘禹锡 送李中丞赴楚州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刘轲 玉声如乐

如何万里来,青桂看人折。 刘驾 送李殷游边

春风漫折一枝桂,烟阁英雄笑杀人。 司空图 榜下

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郤诜。 司马扎 送友人下第东游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 周匡物 及第后谢座主

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 周墀 贺王仆射放榜

登龙旧美无邪径,折桂新荣尽直枝。 姚鹄 及第后上主司王起

多此欢情泛鹢舟,桂枝同折塞同游。 姚鹄 和徐先辈秋日游泾州南亭呈三二同年

君子识不浅,桂枝忧更多。 孟郊 送别崔寅亮下第

桂枝妄举手,萍路空劳生。 孟郊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一枝犹挂东堂梦,千里空驰北巷心。 孙定 寄孙储一作下笔醉中寄储

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岑参 送縢亢擢第归苏州拜亲

新登郤诜第,更著老莱衣。 岑参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

名登郤诜第,身着老莱衣。 岑参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岑参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 崔子向 上鲍大夫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 崔峒 奉和给事寓直

闻君折得东堂桂,折罢那能不暂归。 张氏 寄夫

几出东堂谢不才,便甘閒望故山回。 张蠙 抒怀

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堂前折桂枝。 彭伉 寄妻

折桂早闻推独步,分忧暂辍过重江。 方干 上越州杨严中丞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方干 中秋月

高情不与俗人知,耻学诸生取桂枝。 方干 献王大夫

郤诜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 方干 送王霖赴举

珍重郤家好兄弟,明年禄位在何方。 方干 送缙陵王少府赴举

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 李咸用 悼范摅处士

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李咸用 赠陈望尧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李商隐 及第东归次灞上欲寄同年

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李商隐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守戎

长乐遥听上苑钟,䌽衣称庆桂香浓。 李商隐 赠孙绮新及第

青桂本来无欠负,碧霄何处有因依。 李山甫 下第献所知二首

桂树既能欺贱子,杏花争肯采闲人。 李山甫 下第卧疾卢员外召游曲江

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 李山甫 赴举别所知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 李端 元丞宅送胡浚及第东归觐省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李群玉 劝人庐山读书

所嗟芳桂晚,寂寞对汀洲。 李群玉 岳阳春晚

霄汉春风棣萼开,桂枝攀尽贾家才。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未折月中枝,宁随宋都鹢。 李群玉 送魏圭觐省

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

礼闱曾擢桂,宪府既乘骢。 杜甫 哭长孙侍御

不得同晁错,吁嗟后郤诜。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林藻 梨岭

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权德舆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 权德舆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武元衡 戏赠韩二秀才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 武元衡 送李正字之蜀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武元衡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

君是烟霄折桂身,圣朝方切用儒珍。 王霞卿 答郑殷彝

桂折因同树,莺迁各异年。 白居易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

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皇甫冉 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 卢尚卿 东归诗

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 卢纶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崔峒补阙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

郤诜为胄子,季札是乡人。 窦常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窦牟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窦牟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 罗隐 南康道中

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枝。 罗隐 和禅月大师见赠

还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 罗隐 商于驿与于蕴玉话别

红尘偶别迷前事,丹桂相倾愧后徒。 罗隐 寄徐济进士

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 罗隐 思归行

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尽取无因。 罗隐 东归

难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 罗隐 东归

邹律有风吹不变,郤枝无分住应难。 罗隐 东归别所知

丹桂无心彼此谙,二年疏懒共江潭。 罗隐 湘中赠范郧

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 罗隐 西京崇德里居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 罗隐 送蕲州裴员外

当年忆见桂枝春,自此清途未四旬。 罗隐 酬寄右司李员外

荆璞献多还得售,桂堂恩在敢轻回。 翁承赞 喜弟承检登科

不爱春宫分桂树,欲教天子枉蒲轮。 翁洮 赠方干先生

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胡曾 下第

位以穿杨得,名因折桂还。 薛业 晚秋赠张折冲

得意东归过岳阳,桂枝香惹蕊珠香。 袁皓 寄岳阳严使君

丹桂阻丹恳,白衣成白头。 许棠 投徐端公

丹霄空把桂枝归,白首依前着布衣。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谢八首

东堂曾受荐,垂白志犹坚。 许棠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

折桂文如锦,分忧力若春。 贯休 上宋使君

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 贯休 闻许棠及第因寄桂雍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郑谷 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

化伫还珠美,心将片玉贞。 钱起 送张中丞赴桂州

直矜鹦鹉赋,不贵芳桂枝。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 钱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片玉登科后,孤舟任兴行。 钱起 送虞说擢第东游

多才白华子,初擅桂枝名。 钱起 送郑巨及第后归觐

郤诜丹桂无人指,阮籍青襟有泪沾。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郤堂流桂景,陈巷集车音。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年年为献东堂策,长是芦花别钓矶。 韦庄 鄠杜旧居二首

谷水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 韩翃 别泛水县尉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颜真卿 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

芳桂君应折,沉灰我不然。 顾况 送韦秀才赴举

君兼莲幕贵,我得桂枝荣。 顾非熊 行经褒城寄兴元姚从事

东堂第一领春风,时怪关西小骥慵。 黄滔 寄杨赞图学士(学士与元昆俱以龙脑登选)

东堂岁去衔杯懒,南浦期来落泪频。 黄滔 新野道中

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宾席此时同。 黄颇 闻宜春诸举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

待折东堂桂,归来更苦辛。 齐己 赠孙生

典故
指树曰
 
李树周柱史

相关人物
老子


《神仙传》卷一〈老子〉
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阳。……或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例句

岁岁相传指树日,翩翩来伴庆云翔。 张说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

李树影笼周柱史,昴星光照汉酂侯。 徐夤 府主仆射王抟生日

典故
绿蝉

相关人物
莫琼树


《古今注》卷下《杂注》
魏文帝宫人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翼,缥缈如蝉翼,故曰蝉鬓。

例句

新客下马故客去,绿蝉秀黛重拂梳。 李贺 夜来乐

典故
绿树莺飞


《昭明文选》卷四十三〈书下·与陈伯之书〉~947~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典故
马迁树立轻

相关人物
司马迁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列传〉~2732~
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

例句

悼伤潘岳重,树立马迁轻。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典故
桃李成阴
 
桃李树
 
桃李阴
 
树李
 
树桃李
 
满城桃李
 
满庭桃李
 
满门桃李

相关人物
阳虎

参考典故
栽桃李


《韩诗外传》卷七~306~
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诗曰:「无将大车,惟尘冥冥。」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唐纪二十三·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655~
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汉·刘向《说苑》卷六《复恩》
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简子曰:「何哉?」阳虎对曰:「夫堂上之人,臣所树者过半矣;朝廷之吏,臣所立者亦过半矣;边境之士,臣所立者亦过半矣。今夫堂上之人,亲郤臣于君;朝廷之吏,亲危臣于众;边境之士,亲劫臣于兵。」简子曰:「唯贤者为能报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今子之所树者,蒺藜也,自今以来,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

简释

桃李:喻学生、弟子。唐李白《赠崔侍御》:“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荫。”


例句

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张谓 寄李待御

翳君树桃李,岁晚托深期。 李白 赠徐安宜

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典故
南朝旧曲
 

《陈书》卷七〈皇后列传〉~32~
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哥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309~
及后主嗣位,耽荒于酒,视朝之外,多在宴筵。尤重声乐,遣宫女习北方箫鼓,谓之代北,酒酣则奏之。又于清乐中造黄鹂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臂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薄。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例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泊秦淮

典故
斫树收庞
 
庞涓怯孙膑

相关人物
孙膑
 
庞涓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孙子〉~262~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救者不搏,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旻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毙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明日为五万,又明日为三万。」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例句

回军与角逐,斫树收穷庞。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

尔来但欲保封疆,莫学庞涓怯孙膑。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

典故
相关人物
释迦牟尼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八《摩揭陀国上》
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华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双。

例句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李群玉 法性寺六祖戒坛

典故

《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崙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门,门有开门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玕琪树、不死树。
《昭明文选》卷十一晋·孙兴公(绰)《游天台山赋》
「·建木灭景于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唐·李善注:《山海经》曰:昆崙之墟,北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

例句

诗因琪树丽,心与瀑泉清。 权德舆 送台州崔录事

琪树芊芊玉蕊新,洞宫长闭彩霞春。 武元衡 唐昌观玉蕊花

昆崙有琪树,相忆寄瑶华。 武元衡 早春送欧阳炼师归山

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 钱起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不知相忆处,琪树几枝花。 钱起 送柳道士

更怜琪树下,历历见遥峰。 钱起 开元观遇张侍御

故吾思昆崙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陈子昂 彩树歌

典故
千树橘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327~
谚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德者,人物之谓也。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封者食租税,岁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则二十万,朝觐聘享出其中。庶民农工商贾,率亦岁万息二千,百万之家则二十万,而更徭租赋出其中。衣食之欲,恣所好美矣。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閒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言不仕之人自有园田收养之给,其利比于封君,故曰『素封』也。」
《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卷八十六《刺客列传·专诸传》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馀、属庸将兵围楚之;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馀、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例句

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典故
钱王树

相关人物
钱镠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吴越世家·钱镠〉~835~
钱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镠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及壮,无赖,不喜事生业,以贩盐为盗。……昭宗诏镠图形凌烟阁,升衣锦营为衣锦城,石鉴山曰衣锦山,大官山曰功臣山镠游衣锦城,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衣锦将军」。
《漢語大詞典》:倚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魏明帝 使后弟 毛曾 与 夏侯玄 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案此言二人品貌极不相称。后以“倚玉”谓高攀或亲附贤者。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登龙有直道,倚玉阻芳筵。” 唐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唐 黄滔 《元薛推先辈启》:“虽惭陋质,粗抱丹心。既得地以戴丘,倍推诚而倚玉。” 明 李贽 《雨后访段严庵禅室兼怀焦弱侯旧友》诗之二:“兴来聊倚玉,老去欲抽簪。”
《國語辭典》:芝兰玉树(芝蘭玉樹)  拼音:zhī lán yù shù
比喻优秀的子弟。语出《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用作对别人子弟的赞美词。《再生缘》卷一:「人间富贵荣华尽,膝下芝兰玉树齐。」
分類:子弟优秀
《漢語大詞典》:谢庭兰玉(謝庭蘭玉)
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晋 裴启 语林:“ 谢太傅 问诸子姪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於阶庭耳。’”后遂用以“谢庭兰玉”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宋 曾巩 《庭桧呈蒋颖叔》诗:“ 汉 节从来纵真赏, 谢 庭兰玉载芳音。”亦省称“ 谢玉 ”。 清 王昶 金石萃编·唐〈杜君绰碑〉:“并光凌 谢 玉,彩嗣 韦 珠。”参见“ 谢兰燕桂 ”。
《漢語大詞典》:谢兰燕桂(謝蘭燕桂)
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 燕 桂,宋史·窦仪传载:“ 仪 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 儼 、 侃 、 偁 、 僖 ,皆相继登科。 冯道 与 禹钧 ( 竇仪 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縉绅多讽诵之。”时称 窦 氏兄弟为 燕山 五龙。后遂以“谢兰燕桂”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清 新广东武生 《黄萧养回头》卷三:“将来长大成人,定是 谢 兰 燕 桂。”
分類:兄弟
《漢語大詞典》:丹枝
丹桂的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唐 齐己 《贻王秀才》诗:“须教至公手,不惜付丹枝。” 唐 罗隐 《东归》诗:“唯将白髮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参见“ 丹桂 ”。
《國語辭典》:丹桂  拼音:dān guì
1.深黄色的木樨花。
2.木犀的别名。参见「木犀」条。
3.比喻登科及第的人。《宋史。卷二六三。窦仪传》:「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國語辭典》:丹桂  拼音:dān guì
1.深黄色的木樨花。
2.木犀的别名。参见「木犀」条。
3.比喻登科及第的人。《宋史。卷二六三。窦仪传》:「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漢語大詞典》:仙桂
(1).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称之为“仙桂”。语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宋 无名氏 《大圣乐·初夏》词:“轻紈举,动团圆素月,仙桂婆娑。”
(2).喻指科举功名。 宋 无名氏 《百字歌·寿张簿》词:“才华拔萃,早宜仙桂高折。”参见“ 仙人桂 ”。
《漢語大詞典》:仙人桂
旧时称举进士为折桂,因以“仙人桂”借指科举功名。 宋 王禹偁 《送鞠评事宰兰溪》诗:“科名旧捷仙人桂,县界遥看婺女星。”参见“ 仙桂 ”。
《漢語大詞典》:失桂
指科举落第。 唐 人谓登科为折桂,故称。 唐 卢纶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诗:“独归初失桂,共醉忽停杯。”参见“ 折桂 ”。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晋代郤诜曾以「桂林之一枝」对晋武帝比喻自己举贤良对策的才能,为天下第一。见《晋书。卷五二。郤诜传》。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唐。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也作「攀桂」。
《國語辭典》:昆山片玉(崑山片玉)  拼音:kūn shān piàn yù
比喻稀世珍宝或才能杰出的人。语本《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也作「昆山片玉」。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晋代郤诜曾以「桂林之一枝」对晋武帝比喻自己举贤良对策的才能,为天下第一。见《晋书。卷五二。郤诜传》。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唐。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也作「攀桂」。
《漢語大詞典》:擢桂
犹折桂。指科举及第。 唐 杜诵 《哭长孙侍御》诗:“礼闈曾擢桂,宪府旧乘驄。” 宋 杨万里 《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诗:“ 印山 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恩。”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高蟾:“明年 李昭 知贡,遂擢桂,官至御史中丞。”
《國語辭典》:攀桂  拼音:pān guì
比喻科举中第。参见「折桂」条。唐。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诗二首之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今试期日近,若但迷恋于此,不惟攀桂无分,亦且身躯难保。」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晋代郤诜曾以「桂林之一枝」对晋武帝比喻自己举贤良对策的才能,为天下第一。见《晋书。卷五二。郤诜传》。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唐。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也作「攀桂」。
《國語辭典》:昆玉  拼音:kūn yù
称人兄弟的敬词。《西游记》第四三回:「我且饶你这次:一则是看你昆玉分上;二来只该怪那厮年幼无知,你也不甚知情。」也作「昆玉」。
《國語辭典》:昆玉(崑玉)  拼音:kūn yù
1.昆崙山所产的美玉。用以比喻心志高洁、文章精美或人才杰出。《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琎则志烈秋霜、心贞昆玉。」
2.陆机兄弟生于昆山,后人便以昆玉来敬称别人兄弟。如:「多年不见,不知贤昆玉近来可好?」也作「昆玉」。
《漢語大詞典》:东堂桂(東堂桂)
晋书·郤詵传载: 郤詵 以对策上第,拜议郎。后迁官, 晋武帝 于 东堂 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因称科举考试及第为“东堂桂”。 五代 齐己 《赠孙生》诗:“待折 东堂 桂,归来更苦辛。” 宋 张先 《感皇恩》词:“第名天陛首 平津 , 东堂 桂,重占一枝春。”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词:“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 东堂 桂。”
《漢語大詞典》:东堂策(東堂策)
晋书·挚虞传:“ 武帝 詔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於王义,有益政道……’詔诸贤良方正直言,会 东堂 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 唐 颜真卿 《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诗:“全高 南越 蠧,岂谢 东堂 策。” 前蜀 韦庄 《鄠杜旧居》诗之一:“年年为献 东堂 策,长是芦花别钓磯。”参见“ 东堂 ”、“ 东堂桂 ”。
分類:策试策文
《漢語大詞典》:桂折
(1).桂枝折断。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北周 庾信 《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巴水 幽咽,猿鸣断絶。月落珠伤,春枯桂折。”
(2).折桂。喻登科及第。 唐 白居易 《东都冬日会诸同声宴郑家林亭》诗:“桂折应同树,鶯迁各异年。”参见“ 桂林一枝 ”。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國語辭典》:桂枝  拼音:guì zhī
1.桂木的树枝。汉。刘安〈招隐士〉:「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2.牡桂的枝,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四。木部。桂》。
3.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用桂枝指月。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漢語大詞典》:桂科
唐 人称科举及第为折桂或登科,省称“桂科”。 唐 李商隐 《为东川崔从事福谢辟并聘钱启》:“仰观莲幕,俯度桂科,卵翼不自他们,顶踵实非己物。” 唐 杜荀鹤 《辞郑员外入关》诗:“男儿三十尚蹉跎,未遂青云一桂科。”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江山之秀钟乎人,纯孝高节并其身,掬兹二美,摛为雄文,以之登桂科。”参见“ 桂林一枝 ”。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國語辭典》:桂籍  拼音:guì jí
科举考试登第人员的名籍。宋。徐铉 庐陵别朱观先辈诗:「桂籍知名有几人,翻飞相续上青云。」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漢語大詞典》:片玉
比喻群贤之一。晋书·郤詵传:“﹝ 武帝 ﹞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书》:“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虽登龙羣彦,同戴丘山,而附凤一心,偏投胶漆。”
《漢語大詞典》:芳桂
(1).香桂。 南朝 梁简文帝 《招真馆碑》:“柱削芳桂,岂俟 开阳 木飞;材选海檀,无劳 豫章 神拔。” 唐 卢照邻 《五悲文·悲才难》:“巖有芳桂,隰有棠棣。枝巃嵸兮相樛,叶翩翩兮相翳。”
(2).比喻科第功名。 唐 顾况 《送韦秀才赴举》诗:“芳桂君应折,沉灰我不然。” 唐 李商隐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诗:“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分類:科第功名
《漢語大詞典》:诜枝(詵枝)
晋书·郤詵传:“﹝ 詵 ﹞累迁 雍州 刺史。 武帝 於东堂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因以“詵枝”为颂扬政绩卓著者之典。 唐 罗隐 《寄大理寺徐郎中》诗:“事虽亡显报,理合有阴功。官序 詵 枝老,幽尘 范 甑空。” 雍文华 校辑:“《英华》全唐诗诗末注云:‘ 证圣 中, 徐有功 为大理少卿,执法平恕, 鹿城 主簿 潘好礼 论以美之也。’”
《漢語大詞典》:诜桂(詵桂)
喻练达能干的官吏。 唐 杜牧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诗:“七叶 汉 貂真密近,一枝 詵 桂亦徒然。”参见“ 詵枝 ”。
《漢語大詞典》:诜枝(詵枝)
晋书·郤詵传:“﹝ 詵 ﹞累迁 雍州 刺史。 武帝 於东堂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因以“詵枝”为颂扬政绩卓著者之典。 唐 罗隐 《寄大理寺徐郎中》诗:“事虽亡显报,理合有阴功。官序 詵 枝老,幽尘 范 甑空。” 雍文华 校辑:“《英华》全唐诗诗末注云:‘ 证圣 中, 徐有功 为大理少卿,执法平恕, 鹿城 主簿 潘好礼 论以美之也。’”
《漢語大詞典》:青桂
(1).桂树。桂树常绿,故称。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 元光 中,帝起 寿灵坛 ……四面列种软枣,条如青桂,风至自拂堦上游尘。”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青桂羞烈,沉水惭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掇恶名:“ 裴筠 婚 萧楚公 女,言定未几,便擢进士。 罗隐 以一絶刺之,略曰:‘细看月轮还有意,信知青桂近 嫦娥 。’”
(2).香料名。即青桂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苏恭 曰:“沉香、青桂、鷄骨、马蹄、煎香,同是一树,出 天竺 诸国。”参见“ 青桂香 ”。
《漢語大詞典》:青桂香
香木名。与沈香同出一树。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中:“案此八物(指蜜香、沈香、鷄骨香、黄熟香等)同出於一树也……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沈香﹝集解﹞引 苏颂 曰:“ 沈怀远 《南越志》云:‘ 交趾 蜜香树,彼人取之,先断其积年老木根,经年其外皮乾俱朽烂,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沈水者,即沈香也……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香。’”
《漢語大詞典》:玉树后庭花(玉樹後庭花)
(1).乐府 吴 声歌曲名。 南朝 陈后主 作。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 后主 每引宾客对 贵妃 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採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 张贵妃 、 孔贵嬪 之容色也。”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诗:“天子龙沉 景阳井 ,谁歌《玉树后庭花》?”
(2).指矮鸡冠花。 宋 杨万里 《宿化斜桥见鸡冠花》诗:“ 陈仓 金碧夜双斜,一隻今栖 纪消 家。别有飞来矮人国,化成玉树后庭花。”
《國語辭典》:菩提树(菩提樹)  拼音:pú tí shù
植物名:(1)桑科榕属,大乔木。叶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长尾状锐尖,边缘波状。隐头果扁圆形。也称为「觉树」、「思惟树」。(2)田麻科菩提树属,落叶乔木。叶为不等边心脏形或广三角形,先端尖,下面密生带白色茸毛。七月叶腋生细长苞,苞中央出花梗,分枝开黄褐色花。花后结圆形果实。核果可做念佛珠,植株供观赏。
《國語辭典》:琪树(琪樹)  拼音:qí shù
1.玉树,树挺秀洁白如玉。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建木灭景于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唐。白居易〈新乐府。牡丹芳〉:「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2.古时一种枝条如垂柳,果实如珠玉的树,三年一熟。唐。李绅〈琪树诗。序〉:「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绿,二年碧,三年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