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构 → 搆构”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大提琴  拼音:dà tí qín
乐器名,弓弦乐器。为提琴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的乐器之一。为英语Violoncello的义译,简称为Cello。琴身主要部分为木制的共鸣箱及琴颈所构成,张四根弦。演奏时置于两膝间,左手按弦,右手拉弓。音色壮丽,但较为低沉,为合奏中之重要低音乐器,亦可独奏。
《國語辭典》:地质学(地質學)  拼音:dì zhí xué
研究地壳中岩石或矿物种类、性质、成分、分布和结构的科学。如:「美国科罗拉多河的大峡谷,是研究地质学的好场所。」
《漢語大詞典》:地质作用
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不断形成和变化的作用。按产生的自然力可分为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前者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等;后者包括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等,是地壳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漢語大詞典》:地质力学(地質力學)
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构造,以便解决地壳运动问题的一门地质学的边缘学科。为我国地质学家 李四光 所倡导而建立。 徐迟 《地质之光》:“地质科学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发展。其中喷薄欲出的是 李四光 创建的一门科学:地质力学。”
《國語辭典》:倾角(傾角)  拼音:qīng jiǎo
一直线对于他直线的倾角,为其二直线间的角。一直线对于一平面的倾角,为此直线与其在此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平面对于他平面的倾角,为其两平面间的角,即在平面上垂直于两平面交线的两直线间的角。也称为「倾斜角」。
《国语辞典》:平衡觉(平衡觉)  拼音:píng héng jué
内耳前庭系统包含三个半规管及囊状构造,因个体所处的位置或重力方向发生变化而产生维持身体平衡及空间定向的感觉。
《漢語大詞典》:片理
变质岩中常见的一种小型构造型态。是由岩石中片状、板状和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在定向压力下重新结晶,垂直压力方向成平行排列而形成。是区别于其他岩类和识别不同变质岩的重要特征。
《国语辞典》:剖视图(剖视图)  拼音:pǒu shì tú
物体经平面剖切后,透视剖切面的构造图称为「剖视图」。
《国语辞典》:胚根  拼音:pēi gēn
种子胚轴下端之构造,包括根冠及胚根生长点,发芽时首先突破种皮,发育为轴根系,以固著植物体及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漢語大詞典》:螫针(螫針)
蜜蜂、胡蜂等尾部有螫刺作用的一种构造。它连接毒腺,能分泌毒液,注入被刺动物体内。因螫针有倒生刺,不易拔出,当螫刺时,有时致腹部内脏器官随之拔出,蜂虫亦死亡。
《國語辭典》:手风琴(手風琴)  拼音:shǒu fēng qín
乐器名,自由簧乐器。有风箱、簧片、键盘等装置,构造略同于风琴。演奏时用左手拉动风箱,右手按键盘,引入气流颤动琴内的簧片发声。为英语accordion的意译。
《国语辞典》:菌盖(菌盖)  拼音:jùn gài
真菌担子菌类子实体顶端呈帽状、盖状或伞状的构造,依种类不同各具不同形态及色泽。也称为「菌伞」、「菌帽」。
《國語辭典》:颊囊(頰囊)  拼音:jiá náng
某些啮齿类动物和猿猴的口腔内两侧的囊状构造,可暂时贮藏食物。也称为「颊嗛」。
《國語辭典》:假根  拼音:jiǎ gēn
不具维管束输导组织的根。单一细胞延长,形状如根毛,故称为「假根」。常见于苔藓类或原始之蕨类,如松叶蕨。
《漢語大詞典》:木椁墓
古代墓葬的构造形式之一。在土坑内用木材构成长方形或方形的椁室,将棺材放置其中。这种墓在 商 代已有, 战国 和 西汉 甚流行, 汉 以后则少见。 高至喜 《长沙烈士公园三号木椁墓清理简报》:“共计清理 楚 汉 等古墓十七座,其中三号木椁墓是形制较大的一座 楚 墓,出土有刺绣及其他珍贵文物。”